冷冰
摘 要:高中地理是一門基礎綜合性學科,包含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學科特征。而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具有應用便捷、共享性強等優(yōu)點,那么如何將微課教學更好地融入高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將二者合理有效地結合起來,成為現(xiàn)階段高中地理教學研究的重點之一。
關鍵詞:高中地理;微課教學;運用
一、高中地理課堂中融入微課教學的重要意義
微課教學具有取長補短的優(yōu)勢,可以有效融合各優(yōu)秀教師地理教學的優(yōu)勢,通過網(wǎng)絡實現(xiàn)交互功能,促進了教育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通過微課制作與實踐研究最終促進教師、學生、學校以及教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具體表現(xiàn)為:
1.對教師
青年教師的課,需要經(jīng)過一次次的打磨,才能成為一節(jié)成熟的課,而我校青年教師超過了三分之一,微課的出現(xiàn)給青年教師一個“試講”的機會,幫助其了解自己課堂教學的優(yōu)劣,及時改進。同時還可以突破時空限制,下載并觀看各個地方的微課資源,提升自己課堂教學水平,促進地理知識專業(yè)發(fā)展。
2.對學生
立足于學生的現(xiàn)狀,學生基礎差,課堂上所講的內容不能完全掌握,需課下抽時間鞏固;學生習慣差,學習主要表現(xiàn)在被動學習。依托微課視頻教學能有效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使其能及時檢查泄漏和填補知識空白處,更好地滿足學生對地理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
3.對學校
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對高中地理微課的制作與實踐研究,使地理微課成為地理組教學的特色,其他學科教師可以借鑒使用,達到資源共享。推廣全校,使微課教學成為特色。
二、高中地理微課制作與運用的具體實踐
1.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步驟
(1)微課內容的分析與定位
主要分為教材內容與學習者需求分析兩方面。在教材內容方面,老師首先要評估教學地位和內容的重要性,明確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各種教學方法的具體實施。例如,在必修一教材中“常見天氣系統(tǒng)”中提及的“鋒與天氣”“氣旋與反氣旋”等知識點較抽象,因而微課可著重根據(jù)這兩個重難點開展,加入視頻動畫和結構圖的設計,注重舉例應用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幫助學生理解,將教學重難點內容進行合理的碎片化劃分,讓學生可以利用多個連接性的微課完成學習任務。
(2)微課的規(guī)劃與設計
微課內容的規(guī)劃與設計,主要針對兩個方面:微課類型的選擇和制作設計時需要的軟硬件條件。為適應多樣化的教學目標,微課類型多種多樣,在教學方法層面中共有11種微課類型,根據(jù)之前的分析具體選擇相應的類型,比如高中地理課堂上需要實驗類操作,即選擇實驗類微課,如需要進行深入的問題探究,即選擇探究型微課。同時,視頻錄制的方法多樣,不同的微課需要的軟硬件條件也不同,錄像形式的微課需要錄像機、錄播設備和聲音輸入設備等,錄屏形式的微課則需要錄屏軟件和視頻剪輯軟件等,微課的設計過程不能因為想要節(jié)省時間或成本就一概而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保證每一節(jié)微課的質量。
(3)微課的開發(fā)與制作
在整理優(yōu)選素材資源時,因為微課時間有限,重點明確,所以應挑選合理優(yōu)質的文字、圖片等資源加入,保證其大小、分辨率、顏色和頁面布局設置的合理性,素材的創(chuàng)新性、新穎性和針對性以及視頻錄制方法的多樣性。如講解火山的噴發(fā)過程時,可以采用近期劇烈噴發(fā)的知名火山噴發(fā)視頻和音頻作為素材,在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貼近生活實際。在制作過程中,教師要關注自身的教姿教態(tài)、用語規(guī)范和語調語速,保證教學內容的嚴謹性和邏輯性,通過鏡頭的遠近切換和后期軟件的剪輯制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微課設計的具體應用
(1)利用微課導入課程
地理課程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在導入新課程的時候,教師必須要加強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路跟上教師,尤其是講解自然規(guī)律和宇宙天體運行的規(guī)律。教師可以在回顧完復習課程后,利用微課中的圖片、視頻和動畫等多種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只展示過程而不做講解,讓學生認真看過后,自主思考并復述過程,在觀察過后讓學生說出其中的差別和疑問,最后再由教師整理問題,并引出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知識。通過微課,學生可以獨立地觀察和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積極參與課堂,成為課堂的主體,為之后的講解奠定基礎,也激發(fā)學生的質疑意識和解題思維。
(2)利用微課總結課程
微課短小精悍,知識點全面,總結到位用來做課堂總結是最合適不過的了。課后的總結是非常重要的,盡管短短幾分鐘但是涵蓋了一整節(jié)課的重點,但一般即將下課時學生的注意力會渙散,而利用微課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再次讓學生加強對知識的回顧與記憶,對于高中地理這種抽象,知識點瑣碎的科目,理解和記憶同樣重要,在總結的過程中,學生能利用圖片再次梳理知識。
(3)利用微課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高中地理課程由自然地理、社會地理以及人文地理三大板塊組成,這些地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較大,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搜集日常中常見的地理問題,讓學生在課外自己思考,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討論探究,由此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思考能力,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總之,微課作為一種信息化的教育資源,具體運用于地理教學就是能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和分析能力。并且隨著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的不斷發(fā)展,新時期的教師應與時俱進,將微課滲透到教學中,如此才能正確認識微課在地理學科教學中的價值,探索出源源不斷的優(yōu)秀教育資。
參考文獻
[1]張云喜.高中地理微課的設計與制作:以《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水平地域分異規(guī)律》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5(4).
[2]林偉.運用微課資源變革地理課堂教學的幾點嘗試[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4).
[3]郭宇涵.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探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