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陳玲
摘要:當前,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于小學語文學科來講,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有效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并結合筆者多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實際出發(fā),探索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有效結合教學策略,為推動學生有效學習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
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活動中, 教師要注重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 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這門學科,并建立起來學習的自信心。 并且,通過閱讀和寫作相互的促進,讓學生逐漸了解語文學習給自己提出了哪些要求,并且為了適應語文的學習該做哪些充分的準備和努力。 語文寫作和閱讀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學習語文這個科目的優(yōu)秀與否。 具體來說,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兩者的結合工作。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閱讀的好習慣,使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的素材和技巧
對于小學生來說, 寫作是他們一個重要的難點。 很多學生說話說得非常流暢,但是要寫作的時候卻感覺非常困難,甚至一說到寫作就恐懼萬分。 用心分析學生在寫作中遇到問題的具體情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之所以認為寫作難,自己不會寫作, 是因為缺乏寫作的方法技巧, 也缺乏寫作的素材。 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入手,讓學生認識到閱讀可以給他們帶來很多的好處, 其中就包括他們可以從閱讀中學會寫作的方法和思路, 也能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 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目前的閱讀水平安排閱讀材料由淺入深的逐漸提高, 使學生對閱讀感興趣,并獲得一定的掌握能力。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識字量有限, 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最基本的繪本閱讀開始,再加上一些圖畫,這樣使學生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把興趣培養(yǎng)起來,從而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 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總結,從閱讀材料中學習自己在寫作時該如何進行模仿??傊?,閱讀的過程是一個小學生積累認知策略、心智技能的過程,也是一個他們豐富閱讀素材的過程。閱讀的素材涉及方方面面,小學生能夠從作者描寫的方法中學會一些技巧。 這樣,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他們也能夠留意那些看似很尋常的事物和場景, 從而提高了他們寫作的意識和主動性。
2小學語文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雖然寫作對于有很多學生來說,是有一定困難的,但是他們也知道自己只要努力學,就能提高寫作的水平。閱讀和寫作是相互促進的,因此,我們可以讓學生建立起對閱讀的興趣,增強他們寫作的自信心。 要想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活動來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必須要讓學生做到主動參與閱讀。 因此,教師需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體會閱讀的樂趣所在,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寫作能力。由于小學生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經(jīng)驗不足,知識儲備也很有限,所以,他們在寫作的時候經(jīng)常不知道該寫些什么, 一個意思該怎么用書面語來表達。 他們對此感到非常的困惑,甚至是焦急。 那么在進行寫作練習的時候, 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他們可以閱讀的書籍,并告訴學生,可以閱讀其中的某一篇來掌握其中的寫作特點,然后在自己寫作的時候試著進行模仿。這樣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并會促進他們在課下主動地進行拓展閱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也要監(jiān)督學生在閱讀中的獲得情況,要讓他們將自己閱讀中的所思所想、學會的技巧和方法運用在自己的作文當中, 讓學生能夠非常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不斷進步。 而寫作水平的提高與廣泛的閱讀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只要小學生深刻認識到兩者之間的關系,就能提升他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從而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3小學語文教師要在評點學生作文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小學語文的閱讀和寫作活動可以相互促進,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因此,語文教師在評點學生作文的過程中,就可以把那些可圈可點的優(yōu)秀作文單獨地給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白這樣的作文為什么優(yōu)秀,優(yōu)點在什么地方,并提示學生以后在閱讀的時候要注意從哪些方面進行有意識的閱讀。也就是說, 教師在給學生傳授學習經(jīng)驗的過程要有一個有意識,就是讓學生能夠把寫作和閱讀緊密聯(lián)系起來。教師在兩者相結合的方法方面講解得越清楚,學生也越能夠抓住閱讀和寫作兩者相結合的本質(zhì)。相對于教師來說,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比較缺乏,因此教師要注意采用比較直觀的方式來教授給學生科學的方法。這是一種心智技能,從教師頭腦中外化呈現(xiàn),并且進一步讓學生理解掌握內(nèi)化的過程。小學生在閱讀中和寫作活動中會非常自然地在兩者之間進行切換。 一開始,學生對于相關技能應用并不熟練,但是熟練之后就可以非常方便快速地應用這個過程。所以,這也提示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加強寫作的練習,同時要關注學生寫作的質(zhì)量,注重寫作課的高效講評。 寫作講評中,學生能夠獲得很多的經(jīng)驗。 從寫作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及發(fā)現(xiàn)的優(yōu)點, 都能讓小學生在今后的閱讀活動中有更多的思考,帶著思考和問題進行閱讀,就能從閱讀中有更多的收獲,從而有效提高綜合能力。 同時,也需要教師盡量增加學生寫作的頻率,并且有效監(jiān)督他們在課下進行拓展式的閱讀。 拓展式的閱讀活動開展得越頻繁,學生對閱讀和寫作本身的感性認識也會越來越豐富。 這樣,正如古人所言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只有這樣, 學生就能感知到自己語文綜合素質(zhì)在不斷提高,從而進一步提升自信心。
4結論
總而言之, 教學改革活動把語文學科教學進一步引向創(chuàng)新高效的方向。因此,教師要從了解小學生的語文思維發(fā)展特點入手,讓學科的不同組成部分相互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系統(tǒng)整體,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 此外,教師要注重從語文學科自身的特點進行教學改革的嘗試, 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這樣,學生能夠在語文綜合素質(zhì)方面獲得培養(yǎng)和訓練,讓他們更能夠體會到語文這門學科的工具性價值,更有助于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效應用語文這個工具去分析解決問題,達成自己的目標,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娟玉,沈書凝.讓思維可視——閱讀教學中落實思維發(fā)展的實踐探索[J].基礎教育課程,2020(1):34-38.
[2]席小華.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5):14-15.
[3]吳朝明.淺談新課改下的小學閱讀與寫作教學[J].學周刊,2020(5):107-108.
[4]丁懿.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名師在線,2020(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