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平
【摘要】 ?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下,現(xiàn)代教育對高中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模式已然無法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需求,在新時期下,高中政治教育要基于學生學習需求視角,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靈活、富有生命力的教學手段,構建高中政治“生命”課堂,從而加強學生對生命觀和情感價值觀的感悟,使學生在掌握高中政治知識的同時,促進其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本文對高中政治“生命”課堂構建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 ?高中政治 “生命”課堂 對策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3-052-01
珍惜生命、關愛生命是高中教師教學任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高中課堂教學的根本性質。因此,在當今社會人們愈來愈重視生命教育的背景下,增強高中政治課堂的“生命力”也是促進高中政治教學效率提升的有效措施。讓高中政治課堂成為現(xiàn)代社會中高中生追求自我的主要陣地,促使學生形成愛護生命的意識,是高中政治教師實施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高中政治教育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一、構建高中政治“生命”課堂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的高速發(fā)展,高中教學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下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并在現(xiàn)階段的社會大背景下,諸多教育工作者愈來愈重視對生命的培養(yǎng),而高中政治教學作為高中階段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綜合成績以及未來發(fā)展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構建“生命”課堂是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需要重視的教學模式,同樣這也是高中政治教學革新的發(fā)展方向,高中政治教師根據學生學習需求以及個體情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和生命觀,激發(fā)高中政治課堂的生命潛能,促使學生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發(fā)揚自我,能夠對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產生著積極影響,同時,這是現(xiàn)代教育中新時代高中政治教學的基本特征。
二、構建高中政治“生命”課堂的對策探究
(一)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高中政治教師首先要明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自身是促使學生探究文化知識的引導者。在教師實際開展“生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由于高中生已經形成對外界感知的自我意識,同時也因各方面的因素影響,導致學生的理解能力、興趣愛好等各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而這些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就要尊重各個學生之間的差異,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中盡可能多的掌握有效知識。
(二)巧妙融入“生命”課堂教學理念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升學壓力的影響,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學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課堂氛圍的重要性,無法調動學生對政治知識探究的熱情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就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符合現(xiàn)代教育需求的教育方式,將“生命”課堂的教學理念有機融入政治教學中,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深入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使學生形成自主探究政治知識的意識。
比如,教師在教學《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相關內容時就可采用自主探究教學法。在課前,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核心思想,并在課上以此為主要教學內容開展“學生選舉大會”。教師引導學生在有效時間內,整理自身作為政府人員的優(yōu)勢,并擬定實際城市建設計劃,模擬選舉大會進行選舉言論發(fā)表。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熟悉教材,并探究“選舉權、決策權、管理權、監(jiān)督權”的切實意義,同時,教師要整理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行為,但在游戲進行時不過分干擾。在游戲結束后,教師要從學生的偏差行為出發(fā),展開課堂內容的講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中,能夠不斷的挖掘教材中蘊藏的趣味知識點,使學生根據教師引導、師生互動形成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有效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技術
現(xiàn)代科技在不斷的發(fā)展,信息化技術在給人類生活帶來諸多便捷的同時,也對教育領域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就要為課堂注入“新的生命力”,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綜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利用價值最大化,使原本較為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論知識,通過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具體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全面激發(fā)。同時,教師也能夠通過互聯(lián)網整合各種優(yōu)秀教學資源,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比如,教師在教學《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相關內容時,就可采取多媒體教學法。在課前,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多元化的手段收集自己感興趣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如,傳統(tǒng)樂器、人文習俗、音樂舞蹈等等。在課上,教師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為學生展示國外傳統(tǒng)文化,同時引導學生根據視頻內容剖析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國外傳統(tǒng)文化的異同點。接著,教師根據學生結論引導學生了解傳承我國優(yōu)秀文化的必要性。在課后,教師也可讓學生將自己規(guī)劃的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措施發(fā)布到班級學習群中,與其他同學在互聯(lián)網中展開討論和探討。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有效的拓展自己的視野,同時能夠在良性競爭中革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從而大大提升了高中政治教學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構建高中政治“生命”課堂對提升高中政治教師教學效率和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有著極為深刻的積極影響,是加強高中學生生命體驗的有效措施。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必須要深入挖掘“生命”課堂的實質和內涵,不斷革新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貫徹“理論結合實際”的教學理念,以豐富、有趣、富有生命力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傳播情感價值觀的真諦,從而達到提升高中政治“生命”課堂實效性的目的。
[ 參 ?考 ?文 ?獻 ]
[1]盧建英.淺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生命化教育[J].當代教研論叢,2016,(10).
[2]黨興華.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J].文教資料,2019,(04).
[3]何欽.情感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探討[J].內江科技,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