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貴燕
[摘 ?要:翻轉課堂不僅是一種教育理念,它的出現(xiàn)更讓我們開始關注課堂的現(xiàn)實狀況。文章從三個方面入手對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具體闡釋,包括拼音教學翻轉模式、識字教學翻轉模式和寫作教學翻轉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是一種教學思想和教學形式,它主張“先學后教”,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方式。就語文學科而言,翻轉課堂的模式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文章類型,教學要求,教學目標等靈活應變。年級不同,語文課堂的側重點有極大區(qū)別。因此,我將按拼音、識字、寫作三項教學內容分別設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一、拼音教學翻轉模式
拼音教學是低年級上半學期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為“識字學拼音”。漢語拼音作為識字的工具,只要求認讀,不要求會寫,這部分內容是我認為最不需要在課堂上用傳統(tǒng)方式新授的,因為效果并不好,會的學生早會了,不會的學生來不及記,課堂上老師不可能關注到每個學生的發(fā)音和掌握度。所以,面對學生間學前基礎的差異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基礎和速度學習拼音。
目前網上已經出現(xiàn)許多免費的拼音學習軟件,學生可以在家進行學習。這些拼音軟件不僅有教學音頻,形象的動畫,還有互動游戲,從視覺、聽覺、操作三方面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果。拼音學習軟件每課都有檢測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通過做游戲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游戲通關才算學會。
課堂上,老師不用再花時間新授拼音,而是用互動游戲的方式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并提高學生的拼讀能力,將拼音與識字相結合,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有需要時會使用漢語拼音。
最后,老師對本堂課所學的拼音做一個羅列,并區(qū)分檢測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容易搞錯的拼音,總結拼讀法則,引導學生掌握拼讀的規(guī)律。
二、識字寫字教學翻轉模式
識字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重點和難點。所以,在生字教學時,我更傾向于將識字和寫字兩者分開教學,使兩者的目標更容易落實。課前和課堂上以識字活動為主,寫字活動要求學生能靜心,且所需時間較長,放到課堂最后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小學生在掌握拼音的基礎上,有自主識字和學習課文的能力,因此我把學生的自主學習內容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自主識字,學生回家自學完成;第二部分是自學課文,在課堂上完成。
課堂上,老師不再進行生字的新授,而是進行快速檢測,主要聽學生的讀音是否正確,因為識字軟件還沒有能檢查學習者讀音的功能。在班級所有學生都已認識生字的基礎上,可引導學生組詞,積累詞語,擴大學生詞匯量。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動作快的學生可以試著把課文背出來。然后通過個人展示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教師隨機指導。
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運用,在學生掌握生字、熟悉課文后,可通過練習指導學生運用詞語或句式。練習設計應體現(xiàn)分層,使不同基礎和能力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發(fā)言,且在交流中相互啟發(fā)。
識字寫字的教學形式多樣,游戲穿插其中,課堂氛圍活躍,因此在所有教學內容完成后,學生精神也比較疲憊,此時讓學生靜下心來,開始寫字練習再好不過。寫字前,首先應讓學生看清每個字的間架結構,記住正確的筆順。
三、寫作教學翻轉模式
作文是語言水平和語文修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傳統(tǒng)課堂上,習作課的上法通常為:審題——構建框架——學生交流——教師點評——梳理總結。其中,除了“學生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其他都是老師講,學生聽為主。這會造成幾種現(xiàn)象。
1.學生寫的內容雷同,沒有個性。
2.部分學生聽了但是沒懂,寫作發(fā)生困難。
3.學生缺少獨立構思的經驗,考試時寫作出現(xiàn)問題。
所以,作文課對學生來說沒有吸引力,一篇作文的反復批改也讓老師心力交瘁。
我從管建剛老師的《我的教學革命》一書中受到啟發(fā),嘗試把作文翻轉教學。首先讓學生自己審題、寫作,基于學生差異的考慮,老師可以給有需要的學生輔助提示,幫助他們整理寫作思路;寫作完成后,教師先收上來概覽一遍,了解情況,然后組織學生根據(jù)文章題目和要求進行互相評閱;建議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作文點評——小組四人一同審閱文章,由小組長綜合組員意見,在文章上做批注(注明好的語言及有疑問的語句等),并用一兩句話寫下該組對這篇文章的修改建議;學生審閱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選擇寫得好或點評的好的文章做范例,給學生更專業(yè)的建議,并總結審題方法、寫作方法和修改方法。
接著,學生根據(jù)同學的建議和老師的點評進行文章的修改,在此過程中,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文章修改好后,也不直接交給老師,而是繼續(xù)交由寫點評的小組復議;直到文章過關了,再交給老師審核。學生在自己思考、寫作的基礎上,通過批閱同學作文再次審題,在點評他人作文的過程中反思自己的作文,感受更為深刻、真切。知道老師怎樣批改作文,讀者怎樣讀作文,才懂得自己作為作者時,該如何寫作文,這個互相點評的體會是非常重要的。經過這樣的互相點評,學生修改作文時思路會更清楚。
最后讓小組評審跟進作文修改,負責到底,是為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一篇好文章是如何煉成的,所有的文章都是經過反復修改的,沒有一蹴而就的。經過這樣的琢磨和修正,能幫助學生理解寫作這項文學創(chuàng)作的過程,愛上作文課。
雖然作文翻轉課堂最初開始階段很耗費時間,但是與傳統(tǒng)作文課堂上講解,課后花很多時間反復修改的情況相比,翻轉課堂所用時間并不見得更多,且花費的時間都是有成效的。
從長期來看,學生經過這樣多次的自審互審,寫作水平會提高很快,習作課所用時間也會縮短,事半功倍。
四、結語
以上是我對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模式的一個總結,但是翻轉課堂的模式并不止于此。只有當我們以不固定的模式與方法來指導課堂實踐,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才能得以發(fā)揮。只要牢記翻轉課堂的理念,老師們可以自由玩轉翻轉課堂,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也使學生在翻轉課堂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魅力。
參考文獻
[1]孫火麗.“翻轉課堂”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2017,(36):91-92.
[2]寧衛(wèi)東.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33):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