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京姐
[關鍵詞:轉換視角;學生;品質]
在“如何更好地借助教育心理學做到正面管教”的培訓中,授課老師在談到學生問題時,構建了挑戰(zhàn)與品質兩個模塊,分別填寫教學管理中遇到的學生“挑戰(zhàn)”和期待學生成年后的品質。與會教師踴躍發(fā)言,林林總總列了很多條。這時,授課老師把兩個模塊進行對比、聯(lián)系,提出了一個觀點:我們能不能從挑戰(zhàn)中找到學生今后可能會具備的優(yōu)點呢?比如固執(zhí)己見。乍聞此言,覺得這兩者之間毫無關聯(lián),細細思量,意義深遠,這讓我忽然想起了剛擔任班主任時發(fā)生的一件事情。
唐同學,中等個子,壯壯的,頭腦比較靈活,對自己要求不高,但行事懶散,卻很愿意“管閑事”。在一次生物課上時,老師說,答題又快又好的前三名同學有獎勵。學生們聽了很興奮,都低下頭很認真地做題。十分鐘后,陸續(xù)有學生舉手,經(jīng)過老師批改后,第一位學生又快又準確,第二位李同學做的也很快,可惜錯了兩個題目,在他后面的第三位、第四位同學則完全正確,于是老師就把獎勵給了第一、三、第四名同學。這時,唐同學站起來說:“老師,李明(化名)是第二個做完的,為什么不給他獎勵?”老師解釋道說“只有又快有準確的才能給獎勵,錯題的不能算”。但是他仍舊不依不饒地說:“李明是第二個做完的,也應該有獎勵”。老師解釋了幾次,他還是不肯罷休,非要給李同學“討公道”,大有不給獎勵不罷休的架勢,弄得同學們都無法進行練習。下課后,老師很生氣地把他領到我辦公室,說了事情的經(jīng)過,交給我來處理。
我一聽不僅擾亂課堂秩序,還打擾同學們學習,讓老師無法進行課堂教學,就劈頭蓋臉地把他訓了一通。誰知他還是梗著脖子,拒不承認自己的做法有什么問題,還嘟囔著說老師不公平,說話不算話。他這種態(tài)度更是讓我火冒三丈,心想,這個學生怎么回事,聽不進去話嗎?剛開學就這樣,以后還了得!權威受到了嚴重“挑戰(zhàn)”。作為新班主任的我,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既想趕緊處理完,又想保住自己的顏面。我一邊大聲訓斥他,一邊焦急的想辦法。
身邊的同事看出我的難處,便出來給我解圍。她先讓唐同學上另一邊去想想自己有沒有問題,自己總結一下,有什么地方做得好,又有哪些做得不好。然后告訴我遇事要冷靜,吼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反而會弄得越來越僵,要善于疏導,然后細細的幫我分析了問題。唐同學愿意幫助同學“出頭”,看到自己覺得不公平的對待能夠大聲說出來,這說明他是善良的、正直的,這是優(yōu)點,要給予肯定。再給他分析這種行為的失當之處,第一不尊重老師,第二干擾課堂秩序,降低課堂學習效率,這種做法在課堂上是不可取的。
我冷靜下來,組織了一下語言,心平氣和地與唐同學交談了一番。果然,他認識到自己行為存在的問題,不應該在課堂上與老師頂撞,應該課下跟老師交流,并且主動提出要去給老師道歉。這種結果是作為班主任最想看到的,不是被強壓去認錯,而是發(fā)自內心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去改正它。在我轉變了視角與唐同學交流之后,事情很順利的解決了,而且唐同學在以后的課堂中再沒有出現(xiàn)這種問題。
通過這一次事情,我意識到,遇到問題不能急于求成,只要結果,更不能因為學生挑戰(zhàn)了老師的權威、不服從老師的說教,就認為學生無可救藥。轉換視角看問題,這不僅體現(xiàn)了教育機智,更是要求自己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在學生“挑戰(zhàn)”老師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隱藏的品質,以此為切入點進行教育,效果往往會更好。還可以借此機會擴大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讓這些品質能夠在學生以后的生活中起到積極作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看待事物的態(tài)度更加多樣化,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還會不斷的遇到來自學生的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但這種轉換視角看問題的方法,讓我在處理班級管理問題時不會再茫然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