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兵
【摘 ? ?要】小學作為學生打基礎的一個階段,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很重要的影響,而且在這一時期正確的學習語文知識可以讓學生在以后學習的時候擁有更多的優(yōu)勢。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打好基礎,讓學生能夠在這一時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學習更高難度的內(nèi)容打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 ?有效提問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153
對于大多數(shù)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并沒有真正的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也沒有把學習放在心上,所以他們在學?;臼潜患议L所要求,而在學校中是受教師的影響,但是如果學生長期處于這種情況下,他們并不會正確地對待學習,甚至會有一些學生因為教師和家長的過于要求而產(chǎn)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并且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一件大事,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小學階段認真學習知識,而在課堂中實施提問教學法,開展有效的提問,可以讓學生逐漸的找到語文知識的魅力,進而愿意學習語文知識,所以教師必須要合理的實施這一策略,讓所有的學生都可以主動地接觸語文知識。
一、在小學語文課堂采取有效提問的意義
(一)推動語文教學的進展
學生在這一時期雖然學習的內(nèi)容比較基礎,但是對于現(xiàn)階段的學生而言也有一些難度,尤其是語文知識本身就比較枯燥,很多學生并不想要學習這些內(nèi)容,但是在課堂中采取有效的提問,可以很好的推動語文教學的進展,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而教師也可以更加高效地開展教學。在課堂中開展有效的提問可以讓學生通過問題的方式來了解語文知識,而且教師也可以結(jié)合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問題中找到語文知識的樂趣。除此之外,教師選擇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可以涵蓋很多語文知識,這樣課堂效率自然而然會有所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獲得很大的進步,以此來有效地推動語文教學的開展。
(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階段教師必須注重的內(nèi)容,由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影響,很多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比較低,所以教師必須要在課堂中逐漸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讓他們能夠更加全面的發(fā)展自己。而在課堂中采取有效提問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讓學生能夠在提問中完善自己,因為教師在選擇提問的問題的時候會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且也會盡量彌補學生的缺點,所以這樣學生在課堂中可以全面的提升自己,以此來有效地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
二、有效提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的策略
(一)適當?shù)靥岢鰡栴}
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不夠清晰,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也比較弱。所以,教師在提出問題的時候要適當,盡量選擇適合現(xiàn)階段學生的問題,不要過高的要求學生,小學終究是打基礎的一個階段,選擇過高難度的問題會讓學生感到吃力,而且他們的學習效率也不會特別高,甚至會對學生的信心產(chǎn)生影響,讓學生逐漸的想要放棄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而且在選擇問題的時候,教師要盡量將語文知識涵蓋在其中,讓學生能夠在適合自己能力的問題中多學習一些語文知識,以此來幫助學生掌握更多語文知識。
(二)選擇較為清晰的問題
這一時期的學生各方面能力都比較弱,他們辨別問題的能力也不會很強,所以,教師在選擇問題的時候要選擇較為清晰的問題,盡量不要讓學生思考一個非常迷惑的問題,畢竟教師現(xiàn)在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興趣,如果讓他們解決比較困難,并且非常迷惑的問題,會讓學生覺得語文知識并不是教師所說的那樣簡單,進而不想學習。當然,教師也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要超過學生的能力,要讓學生能夠清晰地知道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不過,這并不代表教師要選擇比較基礎的問題,畢竟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所以教師必須要結(jié)合語文知識選擇真正適合學生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看到問題的時候擁有較為清晰的思路,而且也可以適當?shù)靥嵘麄兊恼Z文水平,這樣的問題才是最適合現(xiàn)階段的學生的。
除此之外,教師在學生思考問題的時候要適當?shù)慕o予學生一些提示,不過,這是在學生沒有思路的情況下,如果學生擁有較為明確的思路,知道該如何解決,那教師就要完全放開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讓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解決問題,以此來有效地提升他們的語文水平,而且可以充分的發(fā)揮新課程改革的內(nèi)容,畢竟現(xiàn)在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能夠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科學的提出問題
不同的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程度是不同,每個階段都會有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同樣也會有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所以,教師在選擇問題的時候,要照顧到所有學生,盡量讓他們都能夠在課堂中有所收獲。因此,教師要科學地提出問題,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這些問題帶給自己的好處,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小學階段更加科學有效的學習語文知識,以此來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在選擇問題的時候,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盡量將本班的學生分為幾個層次,然后根據(jù)層次來提出問題,語文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在高的層次,能力一般的學生在中等層次,而能力較差的學生在低層次,在課堂中提出問題的時候,教師要一個層次一個層次的提出問題,讓他們能夠解決不同的問題,這樣可以很好的解決學生之間的差異。不過,在真正實施這一教學方式之前,教師需要讓家長和學生知道,自己這樣做并不是歧視成績不好的學生,而是讓他們能夠更好的發(fā)展,盡量讓他們在小學階段學好語文知識。除此之外,教師要讓學生和家長知道以后還會做出調(diào)整,畢竟小學階段的學生能力在不斷的提升,每隔一段時間會舉行一次考試,根據(jù)考試來判斷學生的能力,然后重新進行分層,讓所有學生都可以在語文課堂上受到公平的對待,最重要的是,這樣可以有效的激勵學生,讓他們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提問式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新課程改革的內(nèi)容,所以,教師必須要盡快地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內(nèi)容,讓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能夠逐漸地被取代,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知識,進而可以讓學生在小學階段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并且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吳永軍.再談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J].語文教學通訊,2010(30).
[2]姜洪利.淺談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提問策略[J].華章,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