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倩
摘 要: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初中物理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nèi)容都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對于物理教學非常實用,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首先分析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意義,然后分析了如何在物理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學習提出了幾點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有效學習
前言:初中物理是初中階段的一門重點科目。但是,由于物理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再加上邏輯的高要求和教師的教學方式不當,很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也不理想。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行為更加具有有效性。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
初中物理這門科目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很多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常常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也僅僅限于字面。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法不恰當,學生對物理知識不能很好的理解,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受到影響。在物理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使這個問題得到有效的改善[1]。物理知識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展示出來,用實際生活中的現(xiàn)象將抽象的內(nèi)容變得更加具體化,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代入感
物理學科這門科目與實際生活有很大的關聯(lián)性,很多物理知識都是從生活中總結(jié)出來的。同時,這些物理知識又能夠被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然而,在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他們又不能很好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教師并沒有采取合適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課堂上。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都是非常被動的。但是,教師在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之后,可以將抽像的知識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在自己所熟悉的情境中去學習物理知識。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與學生有效學習的策略
(一)巧用生活實踐導入新課
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牢牢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學習思路跟上教師的講課思路。初中生所學的科目很多,課節(jié)之間的休息時間很短[2]。因此,在課堂開始階段,他們很容易受到上一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或者課間所發(fā)生事情的影響,不能夠快速的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在初中物理中,很多學習內(nèi)容都和生活有非常密切的關聯(lián),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時融入生活案例。在課堂導入中,通過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問題能夠促使學生更加主動的去思考,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的調(diào)動起來,從而使課堂教學能夠順利的進行。比如,在學習“熱脹冷縮”的相關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剝雞蛋殼的經(jīng)歷。當?shù)皻ず茈y剝開的時候,可以將熱雞蛋放到冷水中,這樣就能夠更加容易的將蛋殼剝落,并且還能保持雞蛋的完整性。通過這個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例子,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會高漲起來,同時也會產(chǎn)生更多的學習興趣。
(二)活用生活實踐豐富課堂內(nèi)容
物理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內(nèi)容學習起來都比較枯燥。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很好的理解物理知識,在課下也不能更好的消化和吸收[3]。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應用生活案例來豐富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去學習物理知識,加深學生對物理的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并且在備課的時候多方面搜集資料,將教學內(nèi)容和生活案例相結(jié)合。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將生活案例向?qū)W生展示,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比如,在學習“浮力”的相關內(nèi)容時,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浮力現(xiàn)象,知道浮力的定義,明確浮力產(chǎn)生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學會用測量法計算浮力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樂于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想一想煮餃子的場景:當把餃子倒入鍋中之后,餃子會先沉入鍋底,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餃子的體積會越來越大,密度也隨之減小,并且比水的密度要小,逐漸漂浮到水面上。這樣的教學案例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浮力的含義,并且產(chǎn)生更多的學習動力。
(三)將生活與實驗和作業(yè)結(jié)合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大量的實驗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物理,還能夠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比如,在學習“杠桿原理”的相關內(nèi)容時,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杠桿,掌握有關杠桿的概念,經(jīng)歷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過程,學習分析實驗現(xiàn)象,樂于在周圍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分析各種杠桿。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杠桿原理與蹺蹺板游戲之間的關系。然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到運動場地,帶領學生做蹺蹺板的游戲。游戲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物理實驗的過程,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杠桿原理,同時也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在課后,教師為學生布置一些與生活聯(lián)系十分緊密的作業(yè)能夠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感受到物理學科在生活中的實用價值,并且有效的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只有動手操作才能夠內(nèi)化物理知識,提升實踐能力。比如,在學習“質(zhì)量”的相關內(nèi)容時,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知道質(zhì)量的初步概念,通過實際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學會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協(xié)作精神。在學習這一課的內(nèi)容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這樣的課后作業(yè),讓學生獨立測量雞蛋、蘋果這些生活中常見物品的質(zhì)量,并且進行對比,分析質(zhì)量與體積之間的關系。通過這樣的作業(yè),學生不僅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還能夠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基礎。
結(jié)論: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合理導入新課,結(jié)合生活實際,掌握物理知識,貼近生活實際,開展物理實驗,根據(jù)生活實際,布置物理作業(yè),從而將物理教學和實際生活有效的聯(lián)系在一起,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初中物理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蘇偉鋒.關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36):173-174.
[2]羅朝武.試論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30):155-156.
[3]姜芳.關于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