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響
摘 要:現如今,我國教育體制不斷發(fā)生改革變化,數學學科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愈加密切。這就對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生活化提出了要求,教師要明確以往實施生活化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并加以分析研究,制定出形式有效的改革對策,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生活化目的,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當代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本文結合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qū)的分析,探討了幾點可行的改革措施,旨在通過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發(fā)展。
關鍵詞:教學生活化;小學數學;改革對策
教學生活化是一種順應時代進步發(fā)展的現代教育新理念,也是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足的一種新教學形式,它的提出是基于新課改實施背景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所應運而生,簡單來說就是保證教學可以更加貼近學生日常生活,有助于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發(fā)展,可以在生活中自主觀察、積累更多數學知識經驗,運用數學綜合能力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應用價值和重要意義。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具體實施中,存在一些誤區(qū),如何走出教學誤區(qū),強化生活化教學質量,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育工作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存在的主要誤區(qū)
(一)教學目標與生活脫節(jié)
每節(jié)課開始前,教師都要確定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并且以此為設計教學的基本起點,給教學活動、教學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和指導作用。因此,教學目標的生活化,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教學生活化的質量[1]。然而,現階段有些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目標過于重視知識技能方面的培養(yǎng),忽略了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兩個維度的教學目標,沒有充分的在教學目標中滲透“以生為本”理念,導致數學課堂無味無趣,呈現出教學目標與生活脫節(jié)的問題,不利于學生在親身經歷中獲取和探索數學知識,難以培養(yǎng)學生形成樂觀學習、主動觀察的生活態(tài)度。
(二)教學內容與生活脫節(jié)
很多小學數學教師認為教學生活化,就是給學生多舉幾個生活中的數學案例即可,教學內容看似與生活有密切關聯,但通常是教師習慣性使用的生活案例,和現代社會發(fā)展脫節(jié)嚴重,比如教師很少引入當代社會科學技術和數學在生活中共同便利于人們生活的實際應用,而是依舊使用“購物買賣案例”、“創(chuàng)設單一生活情境”等存在滯后性方式,難以與時俱進的更新生活化教學內容,教師創(chuàng)新思維的缺失,直接導致了學生數學生活化學習和應用中,創(chuàng)新思維的缺失,無法充分發(fā)揮出教學生活化應用的價值。
二、走出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無趣的有效對策
(一)思想觀念要更新,保證教學目標生活性
小學數學這門課程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在實施新版教材后,課程的教學目標隨之發(fā)生變化,在教學目標中滲透教學生活化理念,能夠促進教師思想觀念的更新,更加重視學生的實際學情,結合學生現階段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特點,從三維目標角度出發(fā),保證教學目標既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也與學生學情相符可以彰顯“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同時具有一定的生活性,能夠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的轉化,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探索發(fā)現數學原型,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并且將掌握的數學知識積極實踐應用到生活實際問題中,讓生活和數學可以在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指導下,真正融合為一體[2]。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一年級上冊《6~10的認識和加減法》過程中,教師在課前為了讓備課工作更加充分,并且實現對以往教學目標不全面的彌補,可以在網絡教育資源中,搜集本課程的優(yōu)秀公開課教案,從中獲取革新教學觀念的思路。綜合對優(yōu)秀教案的分析研究和班級學情現狀,最終明確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有以下幾點:①知識目標:熟練讀寫6~10各數,可以正確使用這些數字表達生活事物的位置或者順序;②能力目標:熟練掌握10以內的數字連減、連加、加減混合計算能力;③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本節(jié)課中通過滲透講衛(wèi)生、保護環(huán)境、熱愛自然、熱愛家鄉(xiāng)和祖國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三重目標的設定為接下來了教學生活化夯實了堅實基礎,強調了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質意義。
(二)創(chuàng)新生活化教學方式,增強教學生活化實效
教師要樹立起創(chuàng)新理念和終身學習理念,在課堂上結合小學生愛玩的天性,采用活動游戲式教學法、問題探索式教學法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將教學方法為聯系數學和生活的橋梁,便于學生挖掘探索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和知識,提升生活化教學的趣味性。
例如,在部編版《分數的初步認識》一節(jié)課中,考慮到這是三年級的教學內容,需要結合這以年齡段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學習特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設計了“走出去”的游戲活動,讓學生組成四人小組,在教師帶領下走出教室來到校園中,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包括記錄員、組長、交流員等,一起探索發(fā)現校園中的分數現象,以10分鐘為例,看看哪個小組發(fā)現最多、最有趣。學生小組提出了一名老師水杯中的水沒有超過一半(1/2)、校園垃圾桶中的垃圾大概有4/5那么高、一名學生跑了操場1/3圈等生動形象的現象,實時發(fā)生的生活現象,不僅增強了學習分數的興趣,也體會到分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應用價值。
三、結束語
總之,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要全面推進教學生活化發(fā)展,結合目前教學生活化中存在的誤區(qū)問題,積極探尋可以帶領師生走出教學生活化誤區(qū)的對策,并且推廣到教學實踐中,積累更多教學生活化經驗,提升教學生活化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宇清.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9(24):55.
[2] 趙淑琴.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思考[J].考試周刊,2019(5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