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的歷史教育教學觀念和方法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步伐,不但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要關注學生素質教育的提升,只有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才能真正意義上完成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才能為國家的建設和時代的需求輸送綜合性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歷史教學;提升;身心素質
中圖分類號:TD4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5-0159-01
歷史學科是一門傳承學科,不但記載了人類社會每次微小進步,也記載了人類自身的偉大——創(chuàng)新。社會在進步中的滄桑巨變,人的堅毅和剛強的品質形成,以及人類對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和追求,都涉及到人類自身身心素質的提升,這些都是對當代中學生進行身心素質教育很好的題材。
一、通過培養(yǎng)良好習慣,提升學生身心素質
歷史學科屬于人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記錄了過去和現(xiàn)實的時事,學習歷史能讓學生學會理性思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有方向、有目標地去研究西方人文主義思想怎樣從神向自然、人和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演變,使他們能明確時代賦予他們的使命和任務。通過學習史學知識和真理,使學生激發(fā)情感,激勵斗志,明道德之善和科學之真。
二、通過學習史學名人的生活與事業(yè)范例,促使學生身心素質的提升
歷史學科,不但記載了歷史的發(fā)展演變、社會的進步,更多的體現(xiàn)了人的突出價值。要想使歷史得到傳承創(chuàng)新,必須要培養(yǎng)出能夠既注重傳承又能創(chuàng)新的人才,培養(yǎng)這樣的學生,單靠知識的塑造是難達目的,他們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同時還應當有強大的身心素質。身心素質不高的人,不但創(chuàng)新不了歷史,連傳承歷史可能都很難做到,更別說是踐行使命。我們要運用史學成功名人的生活案例,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感悟人生,總結體會,達到歷史學科發(fā)展的內在需要。
在教學活動中,老師可以有針對性設計情感理論和身心健康方面的問題,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意育情、以行育情、以體育情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情感價值觀,認識身心素質提高的重要性,以史為鑒。不明歷史就無法正確分析現(xiàn)狀和規(guī)劃未來,歷史寶庫充滿著人類優(yōu)秀工作者的生活與事業(yè)范例,有著巨大理性的和道德的銳氣、榜樣的和情懷的力量,體現(xiàn)著道家的大氣、佛家的靜氣和儒家的正氣。足以引起共鳴,鼓舞斗志,沁人心扉,使學生對歷史課產生心神馳往的激情和終生難忘史實,喚起學生對歷史內容本身的親近感。
三、通過培養(yǎng)學生開放的性格,促使學生身心素質的提升
性格是一個人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態(tài)度,以及與這種態(tài)度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xiàn)出來的人格特征。心理特性和性格和能力的關系是很密切的,積極的性格特征,能激勵人求實上進,促進人樹立正氣,發(fā)揮正能量;而消極的性格特征有礙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要培養(yǎng)學生有團體意識,能接受耐挫和打擊的能力。學習和生活中學會與他人協(xié)作,去感受與他人協(xié)作的愉悅,這都與學生的身心素質的提升息息相關。沒有一個良好的身心素質,將很難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與需求,使自己英雄沒有用武之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運用歷史課的獨特優(yōu)勢,用科學的理論知識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引導學生理性認知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把史實與時事相結合,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導學生面對現(xiàn)實,奢望未來,追求高尚理想。給學生以精神的力量,把他們的趣向引入更高更開闊的精神境界,使學生明白個人的成長并非一片坦途,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也不是一帆風順,一個人只有睿智和熱情是不夠的,還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才能克服困難,迎難而上,才能在智力的常青樹上結出智慧之果。
四、通過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促使學生身心素質的提升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所面對龐雜的信息和思想,要想成功的區(qū)分和選擇,就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一個健全的人格對其一生成長和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我們要力求提高學生身心素質,促使其內在精神與外在行為的和諧統(tǒng)一。引導學生健全人格,樹立奮斗目標和理想追求,要把理想人格目標具體化定位在對人類和社會做出巨大的貢獻者的崇拜上,把歷史名人巨匠的偉大人格作為自己的楷模,在學習中努力仿效和追求。歷史學科記述了祖先創(chuàng)造與智慧,我們可以利用中華寶庫的優(yōu)秀文化成果,以其知識的芳香沁其心扉、陶冶情操,增強身心素質、完善健全人格。學習世界他國的先進文化,適應國際的風云變幻,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科學地借鑒他國人格建設中的科學合理成分,促進自身人格健全,對自己的“三觀”能有一個科學的定位。
總之,當今社會的競爭激烈,對我們的生存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我們的歷史教育教學觀念和方法也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步伐,不但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要關注學生素質教育的提升,只有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才能真正意義上完成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才能為國家的建設和時代的需求輸送綜合性的高素質人才。
基金項目:本論文是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課題《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GS[2018]GHB2839,負責人:趙應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