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華
摘 要 教學難點是指大多數(shù)學生難理解、難掌握或者教師難教的知識和技能。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一些重要的、難懂的概念、規(guī)律,一直是部分學生學習物理的嚴重障礙,影響了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和進取精神,所以,突破物理教學中的重點及難點,對于提高物理的教學質(zhì)量和提高教師的業(yè)務(wù)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guān)鍵詞 物理教學;重難點;物理概念;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1-0103-01
新課程改革與教學倡導的“以探究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基礎(chǔ)上,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用自己主觀的知識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獵取新知識、新技能,從而培養(yǎng)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如何在探究的教學理念下,有效地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作為物理教師我們應(yīng)該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尋找好的途徑,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使學生增強學好物理的信心。下面簡單地談?wù)剛€人的看法。
一、加強對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學是幫助學生突破物理學習難點的有效方法之一
學生熟練地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才能很好地利用這些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實際物理問題,或解決較復雜的物理計算,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學生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掌握不好,就盲目的給學生加難度,則老師講授時的難度會相應(yīng)的增大,學生就算掌握了一個物理問題的解決辦法,而不能真正理解物理的本質(zhì),就不能做到舉一反三,不能從根本上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物理的難點。所以在進行物理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透過物理現(xiàn)象揭示其物理本質(zhì),讓學生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對物理原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學生做到“五會”:(1)會表述:能熟記并能正確的表述概念、原理的內(nèi)容;(2)會表達:明確概念、原理的表達公式及公式中每個符號的物理意義和單位;(3)會理解;能掌握公式的應(yīng)用范圍和使用條件;(4)會變形:會對公式進行正確的變形,并理解變形后的含義;(5)會應(yīng)用:會用公式和概念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和計算。
二、用實驗法來突破教學中的難點、重點
眾所周知,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chǔ)的學科。許多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都是通過實驗的手段再現(xiàn)某種物理現(xiàn)象并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歸納得出概念,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中建立和總結(jié)出來的。所以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實驗可以使推導過程再現(xiàn),而且實驗比較直觀,既生動又有趣。所以做實驗會收到比語言描述更好的效果。加強實驗,一方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實驗還掌握了基礎(chǔ)知識,同時加深對物理概念、公式、定律的理解。那么,做好實驗,對學生突破難點、重點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一步,教學實踐證明做好實驗,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實驗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一)可以幫助克服學前概念的干擾
物理中的許多現(xiàn)象盡管在日常生活中、生產(chǎn)勞動中屢見不鮮,但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心理發(fā)展和認識上尚存在局限性,常常根據(jù)粗淺的生活經(jīng)驗取得一些錯誤的觀念,造成對建立正確的概念的障礙,給教學帶來一些困難。例如,針對有的同學認為“上浮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下沉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小”,有的同學認為“重的物體就下沉,輕的物體就上浮”。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shè)計一些實驗,讓學生真正認識到物理現(xiàn)象的本質(zhì)。
(二)實驗幫助學生改抽象為直觀
在物理中有許多定律和公式非常抽象,難以理解。這樣給學生理解帶來了很大困難。會打消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但我們可以用實驗的方法將抽象的知識變?yōu)橹庇^,同時通過實驗提高對物理的興趣。
(三)實驗幫助學生克服對有些物理概念的錯誤認識
在物理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些物理概念與我們所聽到的看到的是有差別的,甚至是錯誤的,有同學認為質(zhì)量大的物體比質(zhì)量小的下降快;體積大的物體比體積小的質(zhì)量大;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密度有關(guān)等等。遇到這些問題我們可以用簡單的實驗就能矯正學生的錯誤認識,只有克服對物理概念的錯誤認識,才能理解應(yīng)用問題。
(四)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對重、難點的恐懼心理
有些章節(jié)老師在講課時就告訴學生是重點或是難點,有些學生就產(chǎn)生恐懼心理?,F(xiàn)在的孩子一旦有了恐懼心理則就緊張,聽課效率下降,從而無法去理解相關(guān)的概念、規(guī)律。但用實驗的方法來講解這樣的問題,就會活躍課堂氣氛,孩子也就自然變得輕松,聽課效率自然就會提高。
三、講究方法,注重實用
良好的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發(fā)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老師講課要注重方法的實用性,使學生盡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如:類比法是物理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可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難懂的概念、規(guī)律和方法。不少學生對用比值定義的物理量常常理解不正確(如場強、電容、電阻),其原因是只注意了數(shù)學形式,忽視了物理意義。怎么辦呢?我想絕大部分學生對初中物理中的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比較清楚的,它是用比值定義的,我們就以此為例,進行類比,以加深其理解。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根據(jù)教學難點形成的原因,及學生的實際特點和情況,適當調(diào)整,靈活掌握,切不可生搬硬套,用最易于學生理解、掌握的方法,去講解、分析,以便突破物理知識的難點,提高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