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興
【摘要】小學階段教育是啟蒙性基礎性的教育,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有決定性的作用。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完善和深入,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中的地位越來越表現重要。小學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的課程,能夠很好地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德育教育是在潛移默化的條件下進行的,很多時候我們并沒有很完善的德育教育機制,本文主要討論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中是如何體現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教育,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和學習對于學生的整個語文學習乃至人生成長都有著重大的意義,理應得到社會和家長老師們的高度重視。但就目前來說,有很多小學老師和家長對于小學語文中的德育教育不是很關注,再加上整個社會升學環(huán)境的壓力之下,很多小學語文唯成績論,關于德育教育也就是一句口號而已,并不能夠很好地得到執(zhí)行。部分家長和老師雖然重視德育教育,但是就整體環(huán)境而言,重視的還是考試成績而不是孩子的其他能力。德育教育在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語文思維能力以及應用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故而我們應該重視小學語文中的德育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知識水平和道德素養(yǎng)。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中不能夠很好地進行德育教育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如此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小學生的德育教育跟不上社會發(fā)展需要,德育教育的效率難以提高,影響學生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其中有一部分重要原因是教師為了提高升學率,毫不留情地把語文中的德育教育這一關鍵部分用知識教育占用。對于德育教育的重視度不夠,具體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對語文考試成績的過分重視
第一,很多家長對于自己孩子語文成績的重視遠遠要高于自身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以至于在輔導孩子學習過程中忽視了德育教育這一關鍵步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基礎語文知識的提高上,導致了學校德育教育的時間非常少。
第二,因為語文是基礎性、關鍵性的教育課程,這就導致很多教師都是區(qū)別對待德育教育和知識教育的,認為德育教育在小學的語文教育中不能夠占用過多的時間,而是應該把大把時間都用在小學語文基礎知識上面,老師對于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第三,為提高學校的升學率和知名度,很多老師都是將小學成績作為學生的唯一指標,故而導致小學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得不到重視。
(二)教師對于德育教育的重視度不夠
在考試這一方面,我國歷來都是執(zhí)行的考試制度,即用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好與壞,這就使得很多成績不是很好的同學不能夠得到很好的評價以及來自學?;蛘呱鐣馁澩?。在提出素質教育之后,此情況稍微得到緩解,但是沒法從根本上改變。
所謂的素質教育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在后天通過環(huán)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內在的、相對穩(wěn)定的、長期發(fā)揮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基本品質結構,通常又稱為素養(yǎng)。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質、審美素質、智力素質、身體素質、勞動技能素質等。學校要改變以往應試教育的思路,注重對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能夠終身受益,而不是為了考試而努力學習。
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的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都集中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這就導致了只有考上好的學校才有機會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這也就為實施德育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干擾。唯有改變招生的標準,分數不再是唯一的評判指標,才有可能從學校這個方面改變德育教育的困境。從家長和社會方面說;家長普遍的意識是認為基礎知識成績要大于一切,不能夠有效地重視德育教育,這就導致了家長忽視了德育教育在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學校提供的資源又有限。在這兩種情況下,導致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基礎知識,能夠滿足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但是在道德方面的建設就顯得捉襟見肘了,不能夠很好地參與我國文化和道德的建設和傳播,這種知識水平和道德的不匹配顯而易見,在這種環(huán)境中成長的孩子往往自私自利,不能夠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考慮問題。有些孩子具有很強的知識素養(yǎng),但是毫無道德底線,以致做出危害社會安全的事。這是一種比較危險的社會隱患,希望家長和老師還是要早點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二、促進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中滲透的策略
德育教育雖然在小學語文中的運用有著一些不可忽視的障礙,但是這種教育方式的實施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教育的改革是必須要開刀的。我們要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問題,道德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俗話說:人無德而不立。道德建設是我們能在社會中生存的最為重要的一條準則。因此,小學語文滲透德育教育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一)小學語文教師的選拔要經過嚴格的考試
教育本身在個人和社會發(fā)展中起著一種引導的作用。將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引導在正確的道路上,這是作為一個教師最為基本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條。往往最簡單的東西是最難的。這句話看著簡單,但是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對于小學教育來說,由于受教人群為小學生,沒有形成固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的思想行為和語言往往能夠對孩子的“三觀”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久而久之,老師的思想行為就會在一定的條件下顯示在孩子的身上,就會成為影響孩子形成“三觀”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師的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假如說個別老師因為學生沒有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yè)而對學生進行體罰,這種行為不僅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久而久之,學生也會產生厭學逃學的情況,更有甚者可能會逃避現實而沉迷于網絡世界,荒廢學業(yè)。
(二)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的上課模式
語文教育中我們需要文字的素材較多,課本中的素材基本都是來源于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和翻譯家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適當添加一些關于作者的逸聞趣事,或者關于寫作的背景知識等,由于小學生生性好奇,好玩和好動,在此基礎上適當地添油加醋能夠起到很好的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此外,由于孩子們酷愛課外讀本,尤其是小故事之類的課外書,我們可以從這兩方面加強德育教育,讓學生能夠在無形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這些做法在語文教學中還是比較好實現一些。
(三)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堂互動
相對于語文比較枯燥的教學方法,課堂的互動是很好的吸引學生參加討論的方式之一。通過結合小學教學的具體要求,適當地在此基礎上添加一些趣味互動,能夠更加吸引小朋友參與其中。比如說在講解《坐井觀天》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鼓勵同學從自己喜歡的角度來解讀青蛙的想法,拿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青蛙的眼界為什么只有那么大。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中的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生活和人生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要突破傳統(tǒng)思維,從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的角度來出發(fā),讓思想之花能夠得到很好的開放。對于國家來說,經濟發(fā)展至關重要,但是道德建設一定也要跟得上經濟建設的腳步。小學教育是根本,德育教育不單單是一句口號,更要我們行動起來。
參考文獻
[1]顏云霞.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J].才智,2019(2).
[2]周忠.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華夏教師,2018(33).
[3]何穎梅.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探析[J].名師在線,2018(20).
[4]高飛.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分析[J].才智,2018(16).
[5]李見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