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
◆摘 要: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以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作為教學目標,而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應做到以學生為本,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開展審美教育。如,引導學生聽歌曲之后,鼓勵學生欣賞音樂作品,調(diào)動學生積極欣賞、審美。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播放音樂教學視頻以供學生欣賞,引導學生對比欣賞、分析不同的歌曲,有利于提高全體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進而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審美
1前言
現(xiàn)階段,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應高度重視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立體的音樂視頻,引導學生聽音樂后欣賞,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欣賞不同風格不同旋律的歌曲,使學生在學生欣賞過程中認真分析歌詞含義,并總結音樂抒發(fā)的情感,進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欣賞音樂作品滲透的寓意,同時理解、掌握歌詞大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欣賞水平、理解能力、總結能力。
2播放音樂視頻,引導學生欣賞、審美
小學音樂教師在開展欣賞教學時,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以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功能。如,在網(wǎng)上查找音樂教學視頻,并在講解音樂知識時,借助投影儀播放直觀的視頻,呈現(xiàn)立體的畫面,成功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主動欣賞、審美音樂視頻,并在審美的過程中了解音樂風格,同時理解樂理知識,進而扎實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和歌曲的旋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學習效率??梢姡蕾p教學過程中教師喚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積極審美的欲望,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十分有利。例如,在學習《粉刷匠》時,教師引導學生跟著視頻播放的旋律唱歌,之后要求學生自主歸納歌曲的旋律特點、節(jié)奏、風格和歌詞含義,學生按照要求主動欣賞、觀察視頻展現(xiàn)的畫面、圖片,認真欣賞、分析、思考、審美,進而快速歸納歌曲蘊含的音樂知識,且明確歌曲節(jié)奏歡快,給人一種積極向上、樂觀的感覺,說明學生審美能力和對歌曲的欣賞能力不斷提高,有效提高音樂欣賞教學質(zhì)量。
3引導學生欣賞唱歌表演
小學音樂教師應詳細分析小學生的性格,如,小學生對唱歌表演比較感興趣,因此,教師在欣賞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為四人一組,引導各組學生結合歌曲的旋律編舞蹈,邊跳邊唱的過程中能夠活躍氣氛,并且,學生認真觀看各組同學的唱歌表演,邊看邊欣賞和審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品位和審美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激發(fā)學生主動審美,可以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歌曲,先聽音樂后編排舞蹈動作,要求各組學生將舞蹈動作與歌曲節(jié)奏融合起來,之后依次表演歌舞節(jié)目,在此過程中,學生積極按照要求唱歌、跳舞,學生不僅積極表現(xiàn)自我,同時也能夠認真觀察各組同學的表現(xiàn)力和唱出的旋律,并在觀察過程中認真審美、分析,既使學生了解歌曲的表現(xiàn)形式,又提升學生的唱歌水平、審美能力,可見,引導學生欣賞、審美唱歌表演是非常重要的。
4引導學生對比賞析不同的歌曲
不同的歌曲節(jié)奏,風格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歌曲時,可以播放不同的歌曲以供學生審美,要求學生對比欣賞歌曲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也可以結合音樂作品向?qū)W生提問,通過引入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求知欲,使學生積極分析、審美、欣賞歌曲的旋律、節(jié)拍、歌詞大意,整個過程中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并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例如:學習《找朋友》《幸福拍手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唱歌之后,提出兩首歌曲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歌詞含義是什么?如何快速學會唱兩首歌曲?設置懸念后,魏學生預留幾分鐘時間思考、審美,驅(qū)使學生認真聆聽音樂,邊聽邊唱,同時自主歸納兩首歌曲旋律特點、歌詞含義、風格特點、節(jié)拍速度、節(jié)奏變化等等,促進學生審美能力不斷得到提高。此外,學生懂得如何審美以及如何學會唱歌曲,能夠促使學生依照歌曲旋律和風格進行審美,且跟著節(jié)奏反復唱歌,進使學生學會演唱歌曲,有利于提升學生審美水平和演唱水平。
5鼓勵學生自主欣賞音樂作品
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應多鼓勵學生自主欣賞音樂作品,在教師的激勵下,學生能夠認真審美和欣賞音樂的節(jié)奏,并在審美過程中了解音樂節(jié)拍、旋律,如,明確音樂節(jié)奏非常之快,唱歌時應跟著節(jié)奏和旋律唱歌,這樣才不會跑調(diào),明確這一點以后,學生在唱歌過程中認真聽音樂中的鼓點和節(jié)奏唱歌曲,邊唱邊審美歌曲的風格和歌詞抒發(fā)的情感,自主欣賞和審美的整個過程能夠加強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同時學生對于自主審美和獨立欣賞也會更加有自信心,進而調(diào)動全體學生積極審美歌曲每一段歌詞的含義,不斷理解歌詞大意,且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快速掌握歌曲滲透的寓意和歌曲蘊含的樂理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學習效率。
例如:欣賞《中國人民共和國國歌》時,教師在彈奏國歌的曲調(diào)之后,鼓勵學生舉手表述自主欣賞、審美過程中所總結的旋律特點,激勵學生踴躍舉手發(fā)言表述,有效提高全體學生的表述能力和審美能力。
6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調(diào)動全體學生積極欣賞和審美,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并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播放音樂教學視頻,激發(fā)學生主動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另外,教師還應注重引導學生欣賞唱歌表演和不同音樂的旋律、風格等等,不僅能夠陶冶學生情操,同時培養(yǎng)學生欣賞、審美能力,從而提高音樂欣賞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慧芳,陳鵬.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音樂欣賞教學[J].大眾文藝,2019(07):178.
[2]蔡小俊.談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黃河之聲,2019(05):102.
[3]侯海燕.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華夏教師,2019(06):58.
[4]王華.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策略[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9(0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