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龍勝
摘 要:由于微課所具備的精短和針對性強等特點,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學生知識體系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得到了非常有效的加強。通過微課的使用,教師為學生構建了一個更為寬松而且高效的生物學習平臺,學生能夠通過微課的學習更好地完善自身的生物知識體系,為自己在生物學習過程中收獲更多的學習成果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關鍵詞:微課;高中生物;教學應用
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五分鐘左右時間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音頻或視頻。在教育教學中,微課所講授的內容呈點狀、碎片化,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jīng)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微課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同樣也是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
一、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思路
首先,做好預習工作。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當中,科學有效的預習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設計相關的微課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例如,在學習“分子與細胞”這一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課件更加具體地了解每個細胞結構所具有的功能,也可以借助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本節(jié)內容知識點的學習,引導學生先進行教材內容的學習,再結合相關的教學視頻來提高知識的預習效果。
其次,做好導入工作。在進行微課應用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通過科學的方法,借助學生熟悉的話題,展開科學的教學導入,例如,可以通過播放事先錄制的教學視頻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迅速進入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學習內容。在講解“細胞中的無機物”這一節(jié)課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拋出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在日常的生活中哪些事物和無機物有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為后續(xù)的課堂教學進行鋪墊。
再次,答疑解惑。通過微課視頻,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一些教學的難點與重點。例如,關于生物學中的光合作用、細胞的呼吸、染色體變異等方面,就可以借助視頻等形象的表達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理解。在講解“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節(jié)”這一節(jié)課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動畫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更加細致的思考,從而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傳導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
最后,做好總結與復習。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當中,通過使用微課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科學地選擇課件,來進行相應知識點的復習與鞏固,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符合自己現(xiàn)狀的課件資源。教師也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進度,將相關的教學課件上傳到網(wǎng)上,供學生進行日常的學習。
二、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1.微課設計與制作
首先是目標的確定。教師在設計課件時所需要做的,就是要對這種課堂面授時的教學目標進行修改,使之適用于微課。確定之后,這個目標將會成為指導整個后續(xù)微課設計的核心指南,起到引導整個微課設計和開發(fā)過程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受眾分析。受眾分析就是對微課所指向的特定對象的原有認知水平、群體特點、學習風格等因素進行剖析和了解,為后續(xù)的微課結構設計確定指導思想。事先了解和分析微課的受眾群體的基本特征、喜好和態(tài)度,是一個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準備工作;最后是結構創(chuàng)建。結構創(chuàng)建就是為微課構思整體的技術結構和框架,提出微課的基本模塊構成及其相互關系,包括學習路徑、超鏈接及內容跳轉等。在實際的微課設計中,由于學科內容、微課類型、受眾群體和設計者技術能力等方面的差異,不同微課的結構各有特色。
2.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利用微課降低宏觀知識與微觀知識的難度
微課可以通過視頻教學的方式將微觀的、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和生動化,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學習中不易理解的微觀知識;也可以將宏觀化的知識微觀化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例如,在“分子與細胞”一課中“細胞器的基本結構”屬于微觀的知識,教師在講解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將本節(jié)內容制作成微課,通過微課將微觀的細胞結構宏觀化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有利于學生對細胞各個結構的理解的同時也解決了教師在這部分知識的教學存在的困難。教師可以將“細胞器之間的協(xié)調與配合”這一微觀知識制作成微課,將細胞器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宏觀、動態(tài)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促進學生的理解。
(2)利用微課進行高中生物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
微課可以通過以視頻為主的方式讓學生理解生物各個知識之間的內部關聯(lián),構建起生物知識的系統(tǒng)體系,化繁為簡,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知識。教師可以根據(jù)知識點的分類,開發(fā)微課資源,構建微課資源庫,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進行獨立預習。例如,在“細胞的基本結構”中關于細胞膜、細胞器、細胞核以及細胞壁這些知識點,學生在學習起來容易混亂,教師可以將各個細胞結構制作成微課,構成“細胞的基本結構資源庫”,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對這一資源庫中的知識點進行選擇性學習,既節(jié)省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又為學生將細胞的基本結構進行關聯(lián),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三、結語
微課作為一種嶄新的教學形式和高效的學習資源已經(jīng)在越來越多的課堂中使用,微課的出現(xiàn)不但讓信息技術課堂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而且有效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果。而針對微課在課堂應用的研究只有不斷實踐和探索,才能使其更加適應網(wǎng)絡時代的需要,讓課堂更美好!
參考文獻:
[1]肖安慶.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5(28).
[2]梁朋.高中生物微課應用現(xiàn)狀及策略:以玉林市一中為例[J].廣西教育,2018(4).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