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代惠
摘 要 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良好的基礎知識,還必須要讓學生能夠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過程中,應將德育教育融入課程教育,合理運用課程教學內容對學生展開德育教育。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教學滲透 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小學生的德育培養(yǎng)是時代的要求,是傳承古老文明,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的需要,也是當前進行和諧社會構建的要求,有利于傳播社會正能量。在新課程改革中,學校更加重視學生德育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學的現狀分析
(1)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嚴重存在重智育而輕德育的現象: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升學壓力,很多的教師和家長主要重視學生的智育,忽視了學生的德育。
(2)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灌輸的德育模式,缺乏情感的注入:我國德育存在的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就是并不考慮學生是否真正接受了家長或教師所講的道理,而是機械地向學生灌輸一定的德育知識。
(3)師生交流過少,配合不默契。當前,很多教師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缺乏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學生總是認為教師高高在上,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中出現了問題都不敢和老師溝通。因為缺乏交流,所以很多情況下學生和教師配合不默契,學生只是機械地完成教師們的教學指令,不會自主探究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低。
(4)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德育教學工作也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效開展,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傳統(tǒng)教育觀念以及各方面原因的影響,我國的德育教育工作做得遠遠不夠,德育教育教學工作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有待教師進一步的加強和完善。
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意義
(1)首先小學語文學科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學生語文知識。語文既具工具性,又具人文性,所以思想道德教育也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年齡較小,思想、三觀都尚未成熟,所以對他們傳授知識反而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先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2)有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小學時期是學生各方面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對小學生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小學時期正是學生性格形成的階段,學生的性格怎樣并不是由先天決定的,而是后天培養(yǎng)的,那么要使小學生今后成為一個有道德、有素質的人,就要充分重視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
(3)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實現平等交流,促進教師和學生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教學改革的深入,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飛躍。為此,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本領,讓學生在平時的教學中能夠全身心地融入課堂,和教師進行良性互動,繼而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1)構建德育教育情景,強化德育教育。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小學生比較容易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筆者認為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時可以結合學生的這個心理特征,根據語文知識構建一定的德育教育情景,借以來強化學生的德育教育。
(2)采用多種教學形式滲透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去再現情境,精心設計,誘發(fā)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使之喚起各種感覺、知覺,在腦海中形成鮮明的形象,從而獲得真切的感受和體驗,使其道德水平顯著提升,綜合素養(yǎng)逐漸進步。
(3)識字中進行德育教育小學階段,學生需要完成將近2500個漢字的字形認識、字音識別,并要對每個字詞的意思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需要結合美學教育原則,滲透德育教育。新課改以后,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生字很多,使教學產生極大的難度。受現代社會計算機興起等相關因素的影響,現在網絡化進程速度持續(xù)增大,導致學生對漢字學習的重視度降低,學習態(tài)度也不是很認真,部分學生甚至在平時的練習中字跡潦草。所以,想要培養(yǎng)學生對漢語的熱愛,就要在寫字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相關內容。
(4)在朗讀訓練中滲透德育教育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容易使學生產生共鳴,能深深地感染學生,陶冶學習的思想情操。因此,朗讀不僅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有效途徑,也是向學生滲透思想教育的好方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抓住課文中重點詞、句、段落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讀中悟,悟中讀,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
(5)挖掘教材中德育教育素材。小學語文課程豐富多彩,每一篇文章的設置都有其重要的教育意義。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對字詞、語句進行深入理解,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內獲得積極的情感認知,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明白偉大寓于平凡的道理。道德的力量是不可戰(zhàn)勝的,是從日常生活的點滴中逐漸積累起來的。適時進行課內拓展延伸,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談體會,簡評生活中的現象,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融德育教育于無聲,從而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袁蘭.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
[2] 王梅.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4).
[3] 董靈芝.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學周刊,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