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長期存在“應試問題”,小學生長期處于機械記憶的狀態(tài)之中,導致小學生逐漸喪失了自主學習能力,難以自覺展開有效的語文學習。這就從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小學生的可持續(xù)進步與語文課程的教育效果,所以新課改提出了實施探究改革的基本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組織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的語文探究活動,促使小學生在探究中形成終身成長所需要的語言能力與學習能力。本文將從設計問題情境,激發(fā)探究欲望;設計探究任務,推動探究行為;設計實踐活動,深化探究程度這三個角度分析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如何以自主探究活動優(yōu)化小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探究;實施策略
在最開始,探究活動是發(fā)生在科學領域之中的,指代的是科學家為了驗證某條科學規(guī)律而展開的一系列自主發(fā)現(xiàn)、資料學習、問題解決、知識創(chuàng)新等多個活動。后來,人們意識到探究行為實則反映了人類的認知規(guī)律,同樣適用于學校教育活動之中,也由此提出了實施探究教學法的具體要求。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也要積極組織語文探究活動,全力保障小學生的話語權與能動性,為小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成長做好準備。
一、
設計問題情境,激發(fā)探究欲望
從探究活動的發(fā)生情況來看,每一輪探究活動都是以學習主體所產(chǎn)生的疑問為基礎的,后續(xù)的一系列探究行為也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展開的。這就說明探究的基礎與中心便是問題。針對這一特征,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設計語文問題,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下產(chǎn)生探究欲望,從而促使學生根據(jù)一系列問題來實現(xiàn)有意義學習。當然,小學生雖然十分好強,但也極其脆弱,所以教師所設計的問題不宜過難,也不宜過易,而是需要根據(jù)小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水平”合理選擇。
如在《爬山虎的腳》一課教學中,我就用多媒體播放了爬山虎的實物照片,讓學生明確爬山虎這類植物的基本成長方式,并借此設計了一系列閱讀問題:請問你對爬山虎的印象是什么?作者使用了什么樣的觀察順序來逐步描繪爬山虎的腳的?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描寫爬山虎的腳的?作者在描寫爬山虎的腳時使用了哪幾種描寫手法,請從文章中找出例句進行解釋說明;爬山虎有什么特征?等等。這些問題可以引導小學生逐層剖析課文內(nèi)容,使其從整體角度學習景物描寫文章的寫作特點,然后再從細節(jié)處分析《爬山虎的腳》一文內(nèi)容,促使學生實現(xiàn)有效閱讀。
二、
設計探究任務,推動探究行為
小學生正是處于認知發(fā)育初期,他們善于通過觀察、模仿與創(chuàng)新等活動產(chǎn)生某種認識,也渴望通過他人的肯定與賞識證明自己的發(fā)現(xiàn)行為是正確的、有效的。在這個成長階段,小學生十分好勝,既會在明確的探究任務驅(qū)動下自主學習,也會為了取得正確的探究結果而備受鼓舞。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探究教學活動時要設計明確的探究任務,全面解放學生,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促使學生在探究學習中提升自己的原有認知水平。
如在《長城》一課教學中,小學生就要通過閱讀學習了解長城這一世界唯非遺文化遺產(chǎn),感受長城的特點,然后根據(jù)圖畫與文字總結相應的閱讀規(guī)律。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幾個明確的探究任務,即識讀并書寫“蜿蜒盤旋、屯兵、堡壘、凝結、奇跡、氣魄雄偉”等重點詞語,積累基礎知識;通讀課文,概述文本,訓練自己的抽象概括能力;總結長城的特點,歸納作者在《長城》一文中所抒發(fā)的真情實感。之后,小學生便需展開自主閱讀,憑借自己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展開有效閱讀。然后,學生需在4人小組內(nèi)共同探究閱讀結論,對比閱讀思路與解題結果,由此展開討論,拓展探究范圍。
三、
設計實踐活動,深化探究程度
從語文這門語言學科的本質(zhì)來說,培養(yǎng)與提升小學生的語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目的,且只有保證語文教育作用于小學生本身,才能證明語文教育是成功的、有效的。值得一提的是,探究教學本就包含一系列的應用行為,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組織語文應用活動,鼓勵小學生借助生活資源進一步深化探究程度,從而進一步提高探究教學的實施效率。
如在《觸摸春天》一課教學結束之后,我就鼓勵本班學生借助本文的寫作特征與文本結構展開仿寫練習,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景物展開景物描寫,抒發(fā)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這個仿寫應用練習可以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觸摸春天》一文的寫作結構與語言特色,使其嘗試用文字來抒發(fā)自己對生活、自然的熱愛之情。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推行探究教學改革是為了進一步保障小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促使小學生掌握學好語文的客觀規(guī)律與有效技巧,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學會學習,切實提高小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組織探究活動,為小學生的全面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任守兵.探索模式下的小學語文自主課堂教學策略淺析[J].學周刊,2018(35):31-32.
[2]張艷.踐行生本理念,實施自主學習——小學語文生本理念下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43-44.
作者簡介:
董士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清濱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