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連梅
關鍵詞:機械基礎 ?理實一體化 ?教學模式 ?探索
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教學方法滯后
機械基礎課程中涉及非常多機械原理知識,對學生的教學要以學生自身的理解為主,但我國的機械基礎教學仍然沒有擺脫傳統(tǒng)模式下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教師以自己的教學進度為主體,對學生的基礎教學采用了理論知識的灌輸式培養(yǎng),這樣不僅沒有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對機械基礎原理的認知還處于課本層面,而且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的興趣,影響學生今后的機械專業(yè)學習。
2.教師實踐知識缺乏
機械基礎課程雖然屬于技術專業(yè)的基礎知識,但是也需要一定的機械技術能力,很多內容都來源于生產生活中的機械設備,進行機械基礎教學要具有一定的機械原理的實踐知識,一些教師自身就不熟悉機械原理,對學生教學也就一帶而過。學生很難對機械基礎的特點構造進行學習。知識理論層面的教學難以對學生的機械基礎知識實現(xiàn)有效培養(yǎng)。
3.學生喪失學習興趣
機械專業(yè)的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學習一般存在厭煩心理,學生對于課本內容很多都沒有學習興趣,所以要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組織教學,一方面提升了技工院校對機械基礎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使得學生對機械基礎原理有了更加形象的認識。
4.教材與就業(yè)要求脫節(jié)
目前我國的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方式,一方面由于教學模式的落后,另一方面機械基礎課程的教材內容并不適合進行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應用,理論知識為主的教材內容反而會影響學生技術能力的發(fā)展,造成學生的機械知識與工作崗位要求出現(xiàn)偏差,教材的理論知識無法有效地應用到實際的機械操作上。
所以,為了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各種弊端,提出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策論,主要通過從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內容改變等全面提升學生的機械基礎學習效果,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將專業(yè)理論與基礎實踐進行相互融合,使得學生對機械基礎知識的學習更加全面,將機械基礎的技能訓練作為教學的主體,突出學生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為學生在以后的機械專業(yè)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動手能力。
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1.課堂教學上構建“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方法
將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主要通過專業(yè)的機械專業(yè)課,教師既能進行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學,也要承擔起學生的專業(yè)技能訓練,理實一體化也就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的整合教學,理論教學部分盡可能地使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通過其他教學資源的補充使得理論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實踐操作教學要給學生提供專業(yè)的實習訓練室,學生在完成了理論學習后進行應用學習,將理論內容進行重新分解、組合、利用,最終使理論與操作融合為自己的應用能力。真正發(fā)揮出“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
如機械基礎課程中的“差動螺旋傳動”教學內容,傳動是最基本的機械動力傳輸機制之一,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中學生往往對差動螺旋傳動的原理有一個準確的認知,雖然明白它們之間的傳動調節(jié)方式,但定義、公式的學習永遠代替不了真正的機械原理效率?!袄韺嵰惑w化”教學模式在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非常全面,大部分機械理論都需要采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體系。
首先,機械基礎課程的開始肯定是基礎理論教學,學生的理論教學還是進行技術操作的前提。但是與理論知識相關的教學課件、多媒體視頻進行理論內容的預先了解,讓學生后面的理論學習中有一定的認知,也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同時多媒體的教學視頻也使得學生對于機械理論的學習更加直觀,使得抽象、難以理解的專業(yè)理論內容在大腦中提前有了一個準確的機械構造,為之后的實踐操作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次,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本身就是以學生的能力成長為主,其教學內容也與生活中的機械設備聯(lián)系緊密,很多教學內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實例。例如,根據理論內容要求學生列舉生活中與之相關的機械設備,或者設計一些簡單的機械原理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設計,實現(xiàn)“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機械基礎課程內容是很枯燥,但只要結合一定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互動參與,也是可以做到學生的高效學習與應用能力的發(fā)展。
學生在進行積極、有趣的理論學習后,對自身的機械理論知識已經有了充分的理解,然后就需要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應用的第二部分,對學生進行實踐動手操作的教學。而且機械基礎課程的很多內容都處于基本的機械原理,有充足的實踐學習空間。如可以讓學生設計一些簡單的機械原理,或者通過對生活中的機械設備進行學習。同時進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學,一是提升學生對機械基礎的學習效果,能夠充分學習到一些基礎機械的設計原理。二是讓學生通過交流思考,開發(fā)學生對機械基礎的興趣,加上學生對機械原理設計創(chuàng)新的能力,在機械專業(yè)以后的學習中乃至從事機械技術相關的工作后,良好的機械理論與實踐都能夠為自己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提供良好的基礎能力。
2.開發(fā)“理實一體化”教學資源
隨著我國社會生產生活的快速發(fā)展,各種機械設備也迎來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目前教材與機械技術的脫節(jié),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資源存在理論過多與內容陳舊的情況。因此,“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應用也要對相關的教材信息進行改進,使得教材的機械基礎內容更加符合理實一體化教學體系的開展。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就是通過教師與學生跳出傳統(tǒng)的學習環(huán)境,借助信息化條件下豐富的教學資源,如機械設備的運行視頻、急切原理的構造等,“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對學生的促進可以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展開。以前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僅僅通過課本,很多教學內容都無法高效學習,還會造成學生的興趣下降與厭煩情緒,雖然現(xiàn)在已經有了相應的幻燈片教學,但是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資源還不夠全面,應從機械基礎知識的實際情況引出相對應的理論知識,因此通過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使得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更加多元化、全面化。同時豐富的教學資源也可以作為理論與實踐橋梁,理論知識內容與學生的動手實踐并不是直接就能進行連接的,需要借助一定方式的過渡才能實現(xiàn)學生理論內容對操作能力的良好應用。學生可以先借助一些機械基礎操作的視頻教學,讓自己對機械操作提前有一定的認識,然后再進行實踐操作技能的教學。
三、“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理實一體化表面上是指將學生的機械基礎教學轉變?yōu)槔碚撆c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但是要從教師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方式、機械基礎的教學環(huán)境進行同時改革,同時還要結合相應的教學任務與目標,對學生的機械基礎的學習能力進行檢測,使得理實一體化教學實現(xiàn)對學生綜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要對教師的專業(yè)能力與教學模式進行改進,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的教師要盡可能體現(xiàn)“雙師型”的要求,承擔起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雙重任務,但是這種教師培養(yǎng)還存在一定的難度,我國的機械課程通常會分為理論教師與實踐教師,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加強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使得學生的實習操作與理論內容進行結合。同時加強對教師教學方式的改進,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教師培訓,讓教師可以更加快速地融入理實一體化的教學中,要求教師從理論教學與操作教學兩方面作教學成績評定。從“理實一體化”應用的主體也就是教師層面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
根據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培養(yǎng)要求,對學生的機械基礎課程考試安排理論知識與操作能力兩方面的考察,制定一個相對完善的機械課程教學流程。并且逐漸將學生機械基礎課程的培養(yǎng)由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轉變,著重以學生機械基礎的學習素養(yǎng)為主,發(fā)展學生對機械學習的興趣。發(fā)揮機械基礎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對機械課程的教學功能外,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索思考也是很好的促進,可以幫助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全面思考、理實結合的行為素質。
四、小結
綜上所述,我國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對于我國機械專業(yè)的教學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社會發(fā)展都是很好的促進。同時相關的教育人員還需要不斷地探索研究,使得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機械課程中的教學有很廣闊的應用空間。
參考文獻:
[1]邱妍興.淺析一體化教學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2(16).
[2]黃娟花.中職《機械基礎》課程的理實一體化教學[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1(1).
[3]張榮.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10).
(作者單位:南陽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