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曾經(jīng)提出一個教學理想,就是大家普遍認為的“少教多學”理論的前身。福建開展的“指導—自主學習”實驗研究,探索的是“先學后教”的理論與實踐;還有“以學定教”……這里提到的“少教”“后教”不是不教,核心都是“精教精講”。
關鍵詞:語文;精講教學;教學目標
教師的“精講”如果教在關鍵點,可以為學生提供非常充分的機會,使學生有更多的學習、探究的活動,讓學生主動地思考、提問、合作、共享,有利于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所學知識和必備的各種能力。那么,教師“精講”的內容應該是什么?筆者認為無論是哪個學科“精講”的內容都應該是“精講”教學目標中的內容。因為教學目標不僅是教學的出發(fā)點而且也是歸屬地,同時還是教學評價的依據(jù),一切教學活動都應是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和展開的。具體地說“精講”的內容應該是以下幾點:
一、“精講”教學重點
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就是教學的重點,也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知識?!熬v”教學重點的重要性,有很多人都論述過,這里就不贅述了,考慮到“精講”內容的全面性,筆者認為不能缺少它,所以在這里就簡單提一下。
二、“精講”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是指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或者容易出現(xiàn)混淆的地方。難點就是化難為簡,使大多數(shù)學生都感到學習困難的內容和方法,教師就要著力想出各種化難為簡的“精講”方法加以突破,否則不但這部分內容學生聽不懂、學不會,還會對理解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難?!熬v”教學難點的重要性,前人都有經(jīng)驗,但是老師很多時候還是把握不準,做得不夠好,這里為了引起老師們的重視提出來,也不贅述了。
三、“精講”教學關鍵點
所謂關鍵點,就是指教材中起決定作用的知識、內容和方法。學生掌握了它,其他有關的知識、技能就能比較順利地理解和掌握。解決了重點中的關鍵點,突出重點的教學目的也就容易達到了;解決了難點中的關鍵點,難點也就變得不那么難了。五年級語文《巨人的花園》這篇課文學生重點要懂得文章揭示的“快樂應當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深刻道理。而這則童話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jié)、揭示道理。課文中有多處進行了對比:如巨人砌墻與拆墻后花園情景的對比;巨人砌墻與拆墻后態(tài)度的對比、感覺的對比等等。所以,教師抓住三個對比關鍵點,讓學生通過對比,反復品讀,邊讀邊感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巨人的花園冬天時的荒涼與冷清,巨人在心理上的孤獨以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孩子進入花園后的熱鬧場景,體會巨人態(tài)度的轉變。這一關鍵點的解決,直接影響學生對后面重點語句“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這句話的理解。因此,找到關鍵點,處理好關鍵點,對有效處理教學重點非常有益處。
四、“精講”教學情感點
即在課堂教學中,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情感點進行教育、滲透。教師情感目標的滲透不能生硬,要從教材的內容出發(fā),深入了解教材和學生的特點,讓情感點自然地附著于知識的講授和訓練之中,使學科的科學性、能力培養(yǎng)與情感點的思想性緊密結合,這樣才易于學生接受,才能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如《“諾曼底”號遇難記》一課有這樣一個片段:教師出示課文內容,船長問:“爐子怎么了?”“被海水淹了?!薄盎鹉兀俊薄皽缌??!薄皺C器怎樣?”“停了?!薄斑€有多少分鐘?”“20分鐘?!薄皦蛄恕!蓖ㄟ^這段對話,學生細讀了解爐子被海水淹了,火滅了,機器已經(jīng)停下來了,船頭就要沉沒了,輪船最多能堅持二十分鐘了。教師說:“堅持20分鐘確實很重要,因為哈爾威船長說20分鐘——‘夠了。同學們請把‘夠了多讀幾次,說說船長為什么說‘夠了,是否時間真的‘夠了?你讀出了什么?要用怎樣的語氣讀?”同學們回答的是當災難突然降臨時,船上大多數(shù)的人都處于驚慌失措之中,作為一名船長,控制好局面、組織好救援無疑是最重要的事情,這時從威嚴的船長口中說出20分鐘“夠了”,會使幾乎絕望、驚慌的人們看到一線生存的希望。所以要讀出希望、生機、自信……教師隨后引導學生再讀,讀得更自信些,讀出希望來。“夠了?!边@極其簡短的一句話,學生在讀中一下子就體會出了船長豐富的經(jīng)驗和過人的智慧。所以,這就是“精講”情感點的絕妙之處。
五、“精講”教學生成點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出的新困惑、新疑慮就是生成點。學生有疑慮的時候,教師必須要給予適時的點撥、恰當?shù)囊龑Ш汀熬v”。四年級下冊《中彩那天》一課在理解課文時,學生提出了一個“把父親寫了個記號‘K的那張彩票,處理一下看不出痕跡來,那這輛汽車不就可以歸父親所有了嗎,他家很窮,他為什么還那么誠實呢?”教師隨后聽到了幾名同學們的附和:“是呀,是呀!”教師聽后抓住這一生成點問學生:“什么才是真正的貧窮和富有?你可以通過課文中的內容來談談,也可以通過現(xiàn)實生活當中的事例來談談。”學生聽后紛紛舉手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互相爭論和表達,課堂氛圍一下子活躍起來,最終同學們一致認為“人活得誠實和有信用才是最大的財富?!苯處熥プ×诉@節(jié)課的生成點,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在同學們的質疑和爭論中就這樣輕易解決了。
總之,筆者認為凡是脫離教學目標的“精講”或者講授,都是無效的課堂。教師要想做到“精講”,就必須認真學習新課標,弄清課程框架,全面了解教材內容的設計,準確地把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各部分教學內容的要求,把教學目標確定準確后,才能講,才能講得更好。
參考文獻:
耿會賢.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精講如何體現(xiàn)[J].散文選刊(旬刊),201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