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運興
摘 要:課堂評價是反映課堂教學的重要指標,也是提高學生對自己認識的關鍵。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以生為本,以師為導”的教學理念已經(jīng)逐漸融入教學中,并成為教學中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在小學教學階段也是如此。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該結(jié)合“以生為本,以師為導”的基本理念進行專業(yè)化的教學評價,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構(gòu)建高效課堂。結(jié)合小學教學實際,針對性地提出幾點專業(yè)化的課堂教學評價策略。
關鍵詞:小學;課堂教學評價;專業(yè)化
隨著我們對課堂教學認識的提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已經(jīng)不再適應小學課堂教學評價,“以生為本,以師為導”的教學評價方式正在逐漸走進課堂當中,并成為指導專業(yè)化課堂教學評價的一個主要趨勢。同時,新課標中也指出,教師要結(jié)合不同年齡的學生特點,結(jié)合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抓住重點,突出引導,以提高課堂評價的效率。這也在告訴我們,教學中要“以生為本,以師為導”,結(jié)合實際出發(fā),科學引導學生提升自己。筆者針對教學實際,認為小學課堂評價教學中可以遵循以下幾點策略展開。
一、學生缺乏自信時鼓勵式引導
新課標要求教師在評價的時候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此,以生為本的理念就顯得至關重要。教育的本職在于激勵學生和喚醒學生。因此,教師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時而異,在學生缺乏自信的時候,以溫暖的話語激勵學生、鼓勵學生,幫助學生重新找回自身的價值,燃起自信的風帆。
例如,一名學生在回答學習中的難點的時候,由于缺乏自信,雖然七七八八能回答上來,但是連貫性不好,聲音很小。很顯然,這名學生缺乏自信。這時候,教師不要急于否定學生,也不要著急批評學生,而是要以鼓勵的話語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直到學生表達完畢為止。
之后,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表現(xiàn)先表揚學生的優(yōu)點,針對學生犯下的錯誤和存在的問題,要盡量采用淡化處理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在一次次回答中燃起自信心,繼而轉(zhuǎn)變消極情緒,更加積極地回答問題。
二、學生需要表揚時高要求引導
在每一個班級中都有表現(xiàn)非常突出的一些學生,他們或許是基礎比較好,對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了如指掌。這時候,教師不要急于用“你真好!”“你很了不起”的語言評價學生,而是要在表揚中引導學生,對這類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幫助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中提升自我。
例如,在一次課外活動課上,由于一次偶然的機會和同學們聊到了著名的拳擊選手泰森。這時候一名學生脫口而出:“我有點喜歡他,有點不喜歡他。喜歡的是他拳擊很厲害,不喜歡的是在拳擊比賽中打不過人家,就咬別人的耳朵?!边@時候教師就可以評價他:“任何一個人并非是十全十美的,我們也一樣,看人能夠一分為二,你很不簡單。不要驕傲,要一直努力,才能看得更遠?!?/p>
三、學生回答錯誤時辯證評價
在課堂中,教師要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動態(tài),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并通過科學的評價引導學生。學生并不是神仙,犯錯在所難免,如何處理是關鍵。如果教師能夠科學地引導學生,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學生發(fā)展。
比如,在教學中,一名學生對于一個非常簡單的知識不是很理解,提出自己的問題,話音剛落,其他同學就開始哄堂大笑,甚至覺得學生這樣做是錯誤的。這時候,教師一定要理清問題的所在,認識到評價的重要意義。首先,教師要感謝學生:“非常感謝你,能夠鼓起勇氣提出這個問題。”然后,教師給予學生指引性的回答,這樣能夠讓學生在認識自己的問題之后自主學習并探索知識的內(nèi)涵。最后,教師再邀請班級中其他同學和這位同學一起研究,共同得出正確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消除學生的自卑感,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繼而提高教學效率。
四、學生感到迷茫時層層引導
在教學中,感到迷茫是學生常見的問題。如果教師能夠恰當引導,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消除不良情緒,還能夠在評價中幫助學生找到前進的方向,讓學生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因此,在教學評價中,層層引導是關鍵。
如,在學習中學生對于一些簡單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如果直接告訴學生答案,或許學生今天學會明天就將相關的知識拋在腦后了。那么,教學中教師就需要結(jié)合知識的內(nèi)容,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先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在每一個關鍵點設置問題,鼓勵學生思考。然后讓學生在小組中分享成果。最后,教師總結(jié)評價。通過層層引導,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前進的方向,體會到柳暗花明的感覺。
總而言之,良好的評價如同春風,蕩漾在學生的心中,如同航帆,指引著學生前行的方向。因此教學中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學生的狀態(tài),遵循“以生為本,以師為導”的理念進行評價。在這樣的評價中,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挑戰(zhàn)自我、提升自我,繼而成就自我。
參考文獻:
[1]翟羽,樊宏孝,黃繼東,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研究及評價維度的重構(gòu)[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6(4):30-35.
[2]龐麗麗.“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4,10(3):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