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薇
【摘 要】數學師生理答是指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對學生回答的反饋。廣大數學教師應重視課堂理答的有效性,注重理答策略的研究。從而,為學生營造積極探索和求知的學習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數學課堂;師生;理答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6-0216-02
理答不能簡單的等同于課堂上常說的評價?!八侵附處煂W生學習活動的反應。通常告訴學生所思、所答、所做的結果如何,告訴他們學習的正確、充分、恰當的程度,給予評價,從而幫助他們調整、控制后繼的學習行為?!币簿褪钦f,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及時加以評價。這里所指理答是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對學生回答的
反饋。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如果課上老師的理答恰當且貼切,就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探索和求知的良好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不然,易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可能下降,嚴重的導致師生關系破裂。因此,數學教師應重視課堂理答的有效性。
1 數學課堂理答所存在的問題
新課程提出,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在課堂評價中教師應顯示平等,其中包括對學生的講話方式,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但是,目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理答仍然存在評價語言單調、評價方式單一、缺少評價藝術等。如有的老師在課堂理答時,針對同一個問題,讓許多學生回答,看似很熱鬧,實際是課堂理答的效率低下,一些年輕教師在課堂上非常注重理答的激勵作用。但是只是簡單的表揚,語言也比較平淡。作為教師不僅要對學生作簡單的表揚,更要讓學生知道自己什么做的比較好,為什么做的好,好在哪里,表揚要具體。
在理答時,教師需要耐心傾聽學生的想法,仔細挖掘其中錯誤的價值。分析出原因,是教師講解不當,還是學生理解有問題。然后采取適當的方法,進行有效調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此外,在一些公開課上,有些教師為了避免在理答上出現問題,只是提問成績較好的學生,表面看一切順利,但實質上削弱了其他學生的思維活動。在這個課堂上自然也就看不到真正平等的師生對話和交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不應拘泥,應該因人而異,因課而異,創(chuàng)造性地對學生進行理答,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充滿動力。
2 教師理答應遵循的原則
2.1 平等交流
教師應意識到自己不再是數學知識的復讀機,課堂權威者。在新的課改要求下,教師會通過與學生的對話交流來完成教學任務。如果教師一直處于權威的角色,就會影響學生主動學習,影響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應該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發(fā)展?jié)摿?。對學生提問的評價,要有針對性,使學生自主地學習,主動地
發(fā)展。
2.2 因人而異
對學生評價反饋也要因人而異,要求不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追問或引導。尤其對于少數反應遲緩和信心不足的“學困生”。教師可設計一些容易的問題讓他們回答,給與他們鼓勵性評價或探問式理答等形式,幫助他們一步步走向成功,享受快樂。
2.3 方式多樣
教師應避免長期使用一兩種理答方式。這樣會讓學生逐漸感到枯燥而失去它應有的作用。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多樣化,不斷推陳出新,變化花樣,讓學生感到驚奇,他們會樂于接受。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利用鼓勵,發(fā)現學生的閃亮點,進而對學生進行適時的贊美。因為“積極地鼓勵比消極的刺激來得好”。鼓勵可以鞭策先進,激勵后進,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智慧的課堂理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良好求知的氛圍。
3 塑造智慧的課堂理答
白居易曾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一言……”恰當的言語表達能夠傳遞美好的感情和期望,能夠產生良好的情緒互動效應。而師生問答的過程就是教師借助各種言語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進而產生情感的互動,形成積極有效的課堂理答,構建智慧的課堂理答。如特級教師的課堂上,學生學得很輕松和愉快,究其原因就是他們的課上得比較幽默、風趣。師生之間的交流很自然和流暢,師生之間的關系達到了和諧、平等。課堂上教師精彩、智慧的理答對學生學習和心理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因此,積極有效的課堂理答最大的受益者是學生。此外,智慧的理答應是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教師只有運用不同的理答策略,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并有高效率。同時,在不同的情境下,即使相同的問題也可以給予不同的理答。因此,教師只有在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觀察,并總結反思,才能讓課堂因智慧理答而更加彰顯要表達的教育思想。
教學活動是一個知情相依、共存的過程,師生的對話要以愛為起點和終點。教師的理答不僅要讓學生的知識技能得到提高,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感情,以“培養(yǎng)美好情感,陶冶審美情操”為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春光.追尋智慧的課堂理答[J].小學教學參考:語文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