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敏英
【摘? 要】 伴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建立完整的教學框架體系,要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作為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的基本指標,有效應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全面提升英語學習水平奠定基礎。本文從優(yōu)化課堂結構、建立互動教學機制以及應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三個層面對具體教學過程展開了討論,僅供參考。
【關鍵詞】 學習興趣? 小學高段英語? 課堂結構? 互動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結構
對于語言類課程的教學過程,教師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對課程結構進行集中調(diào)整,確保能建立健全的課程導學機制,優(yōu)化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潛移默化的教學引導機制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從而和教師建立良好的學習互動。
1. 創(chuàng)設英語氛圍
教師要盡量在課堂用語方面進行統(tǒng)一,主要是應用英語指令性用語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和教師形成英語互動,并且也能提升學生動嘴說英語的意識。一方面,教師可以為每個學生設計英文名字,并且在課堂教學中直接稱呼學生的英文名,提高學生的課堂代入感。另外,教師要利用一些簡單的英語指令為學生形成英語意識,例如,Class begins / Sing a song / Ready go等,都是較為簡單的課堂英語指令,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教師每堂課都進行英語指令性語言的灌輸,就能在學生心中形成反復記憶的效果,這對于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具有較好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應用“體態(tài)語言”,在一些英美電影或者是電視劇中,外國人在說話時往往會摻雜一些動作,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也可以利用這種“仿真”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引導學生在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中獲取相應的知識體驗。
2.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教師在課堂結構設計過程中,要保證教學情境設計的合理性,尤其是在小學高段英語教學中,五、六年級的學生處于青春期的邊緣,學生開始對一些“游戲教學”或者是“虛擬情景化教學”產(chǎn)生抵觸情緒,此時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心理,創(chuàng)建與其生活場景更加相似的情景教學模式,確保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例如,在六年級上冊Unit 1 What are those farmers doing?教學過程中,因為課程主要是引導學生了解大自然和農(nóng)場的生活常態(tài),因此,教師可以將教學情境設置為農(nóng)場。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以往的知識進行回顧,在農(nóng)場中可能出現(xiàn)什么人、什么動物等,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利用A:What?蒺s in this field? B:There are fruit trees in this field. 的句型進行替換練習。需要注意的是,在這里教師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假設是在參觀農(nóng)場的兩個人,可以針對對話進行詞匯添加,并且引導學生對對話進行擴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因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中包括“名詞變復數(shù)”,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游戲,將名詞變復數(shù)的詞匯進行分類。主要分為:一是一般情況在詞尾加-s;二是以s,x,ch,sh,結尾的詞加-es;三是以輔音母加y結尾的詞變“y”為“i”再加-es;四是以o結尾的詞加es或者s;五是以f或fe結尾的詞,多數(shù)變f為v再加-es;六是少數(shù)不規(guī)則詞匯復數(shù)形式,如man-men, tooth-teeth等。教師可以結合現(xiàn)在較為廣泛的小游戲開展教學活動,假設不同的詞匯就是“荒野行動”中不同的資源包,學生要將詞匯進行分類后才能獲得資源,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興趣,也能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內(nèi)化能力。
二、建立互動教學模式
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自主性和積極性的培養(yǎng),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和研究問題,將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作為教學重點,結合五、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優(yōu)化教學互動的實時性,并且也要升級相應的互動模式。尤其是在計算機技術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數(shù)字化平臺建立更加有效的互動教學體系,在指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的基礎上,借助網(wǎng)絡平臺完善小組討論機制,確保學生能和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
首先,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要結合課程教學目標形成獨立的階段性教學目標,并且將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轉(zhuǎn)變?yōu)樵掝},教師要強化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并且也要引導學生能在小組中針對學習任務展開討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水平和分析能力,為學生判斷思維以及推理思維的綜合優(yōu)化奠定基礎,真正意義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也為教學效果的全面優(yōu)化提升奠定基礎;其次,教師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進行實時互動。例如,在講解 Unit 3 Where are you from? Let?蒺s talk.的過程中,這節(jié)課本身就是要求學生進行交流的課程內(nèi)容,教師可以事先布置學生選擇一個國家作為研究對象,要求學生查詢該國家的相關資料,并且對該國家的一些風俗人情有所了解。在教師呈現(xiàn)出對應國家國旗時,學生就能利用簡單的英語對該國家進行描述,這不僅能提升學生知識面的廣度和深度,也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本節(jié)課還有語法知識,在講解Use the song “If you are happy” to present you and your.時就能指導學生理解you和your之間的區(qū)別,也能借助歌曲教學引導學生對相關內(nèi)容進行討論;最后,為了在課堂中提升學生的互動水平,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對文化知識有進一步的理解和認知,真正意義上在教師的教學引導下優(yōu)化學生的思考能力,確保學生能參與到實際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應用多媒體教學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
在小學高段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應用更加有效的教學框架體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水平。其中,多媒體教學模式較為有效,教師要將多媒體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框架進行融合,確保教學過程能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動力,在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環(huán)境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認知形式。
1. 課堂導入應用多媒體技術
在課堂導入階段應用多媒體技術,主要是應用微課課件,能有效將課堂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壓縮在幾分鐘的微課課件中,確保學生能直觀了解相應的學習任務,并且借助有效回放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也為學生后續(xù)開展相應學習活動奠定基礎,真正意義上建立完整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生的知識認知水平。最重要的是,利用微課課件時教師能在短時間內(nèi)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確保學生能和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
2. 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
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多媒體教學的引導效果,切忌將多媒體教學作為全部的教學工具,而是要將教學時間進行合理性的分配,確保能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價值和優(yōu)勢,提醒學生需要緊跟教師的課程步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課件能能有效呈現(xiàn)出教學重點句型、教學重點對話以及單詞等,并且利用多媒體課件也能形成相應的游戲模式。例如,教師在講解單詞的過程中,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設置“炸彈”的倒計時軟件,教師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拼寫單詞,否則就要接受“炸彈”的懲罰,這能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3. 課后應用多媒體技術
教師可以利用手機軟件或者是微信平臺等和學生建立有效的互動教學體系,教師布置相應的語音作業(yè),要求學生在回家練習后發(fā)送到教師的指定終端內(nèi),教師對學生的語言進行糾正。在不斷的磨合過程中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也為學生全面提高學習效果奠定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家校互動教學體系也能借助多媒體技術完成,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對話直接轉(zhuǎn)化為視頻,在家長會上進行播放。能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并且引導家長在家中督促學生進行聽說練習,一定程度上為小學高段英語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小學高段英語課堂中,教師要積極應用有效的教學機制和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確保學生能愛上英語,并且在互動中逐漸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能,優(yōu)化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為學生順利過渡到初中英語學習打造良好的學習平臺。
參考文獻
[1] 張姝.論小學英語課堂中游戲教學的應用意義及原則策略[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6(12):131-132,147.
[2] 白鶴.芻議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5(19):90-91.
[3] 華瑩.肢體語言——小學英語課堂的“活教具”[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7(10):190-191.
[4] 楊豐毓.淺議如何組織輕松活躍的小學英語課堂[J].校園英語(中旬),2015(3):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