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當前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的古箏教學也要及時跟上改革的步伐,創(chuàng)新教學的模式,轉變教學思想觀念,為提高學生學習的專業(yè)素質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诖耍疚南染透咝9殴~教學的重要性和教學問題加以闡述,然后就高校古箏教學創(chuàng)新的作用和教學優(yōu)化措施進行詳細探究,希望能借助此次理論研究為實際教學發(fā)展提供一定的有益教學思路。
【關鍵詞】高校;古箏教學;教學問題
【中圖分類號】J632.32?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古箏是我國特有的民族樂器,高校開展古箏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現,通過古箏教學能有助于弘揚傳統(tǒng)文化。通過從理論上對古箏教學當中的問題進行探究,并提出相應解決措施,對實際古箏教學改革就有著積極意義。
一、高校古箏教學重要性和教學問題
(一)高校古箏教學重要性
當前,我國的教育正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方向轉變,高校教學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加強高校學校教育改革的力度,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就要從實際的教學上落實。音樂是民族的重要文化內容,古箏作為我國的樂器種類,通過高校的教學下,有助于將古箏音樂走向國際化,弘揚傳統(tǒng)民族文化,所以要充分重視古箏的教學[1]。古箏距今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作為我國特有的民族樂器,樂曲中也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高校古箏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授學生技巧,也要能讓學生對古箏樂曲的文化內涵有深刻的理解,這樣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
(二)高校古箏教學問題
從當前高校古箏教學的現狀能夠看到,其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有待解決,這些問題影響著學生進一步學習古箏知識技能,主要的教學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其一,過度注重技術。古箏的教學中不僅需要技術,同時在藝術美的呈現上也比較關鍵。在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因素的影響下,高校古箏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學生古箏技術的教學,而沒有加強對古箏藝術美的重視[2]。專業(yè)音樂學院和高校在古箏教學的目的上有著不同,音樂學院注重演奏技巧,教學方式單一化,高校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而高水平古箏演奏者要想實現高水平演奏藝術,技術絕不是最終的目的,藝術美的呈現才是最為重要的。但當前高校古箏教學也刻意地模仿專業(yè)音樂院校,只注重技術的演奏,而沒有注重古箏藝術美的呈現,這就必然失去了原本的教學初心。
其二,不注重集體合作。高校古箏教學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沒有重視學生集體合作性培養(yǎng),只注重單獨的教學,這就不利于學生的集體合作意識養(yǎng)成。當前古箏演奏和古代獨奏有著很大不同,主要是多種樂器結合演奏,這就必然要求學生能夠形成集體合作的意識,所以,培養(yǎng)學生集體合作能力就顯得比較重要[3]。而在實際的古箏教學當中,一對一單獨教學成為了教學的重點方式,只是單獨地進行教學,這就會對集體演奏默契有著不利影響。
其三,沒有重視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從當前高校古箏教學的現狀能夠發(fā)現,教學當中沒有充分重視對學生自主性的培養(yǎng)。高校古箏教學需要培養(yǎng)走向國際化的古箏演奏者,不是培養(yǎng)固定交流圈的演奏者,這就需要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也要讓學生在原有技巧上創(chuàng)新。而實際古箏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講解為主,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沒有鮮明的突出,學生和教師之間互動不強,這就使得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比較依賴教師,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比較薄弱[4]。古箏教學的實踐性特征是比較突出的,而在具體的教學當中沒有充分重視實踐就必然會影響學生基本的動手操作能力。高校古箏教學中在理論課程的教學上花費的時間比較多,有的在實踐上只是單一的演奏,而沒有從舞臺實踐方面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舞臺實踐能力薄弱。
二、高校古箏教學創(chuàng)新的作用和教學優(yōu)化措施
(一)高校古箏教學創(chuàng)新的作用
高校古箏教學創(chuàng)新是教學改革的動力,通過教學創(chuàng)新能夠提高古箏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古箏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得到知識技能,還能獲得更多的樂趣,這對激發(fā)學生學習古箏課程知識就有著積極作用。通過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有助于節(jié)省教學資源,采用集體授課方式能擴大學生數量,減少成本消耗,也能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讓學生之間相互的學習和借鑒,從而共同的進步發(fā)展[5]。古箏教學的創(chuàng)新對提高學生古箏舞臺表演能力也有著積極的作用,集體課堂中教師采用合奏以及重奏等方式來講述,這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有著積極意義。
(二)高校古箏教學優(yōu)化措施
高校古箏教學的優(yōu)化,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可從多方面進行考慮,筆者就此提出幾點教學優(yōu)化措施:
注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高校古箏課程的教學中,為提高整體課堂教學質量,在要充分注重從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方面加強重視,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將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轉變成互動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中要充分發(fā)揮引導的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中能主動地思考和嘗試。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主動和學生溝通交流,改變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再有就是要能夠將傳統(tǒng)的一對一的教學方式轉變成一對多的教學方式,這樣能夠擴大學生數量,讓學生通過集體合作方式來學習古箏知識技能,從而能夠使教學資源充分發(fā)揮其作用。
創(chuàng)新古箏教學的方法。高校古箏實際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是比較重要的,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和興趣的關鍵。面對新的教學改革發(fā)展環(huán)境,需要高校的古箏教學及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只有在興趣的基礎上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6]。古箏教師要和學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的特點能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行編制完善的教學規(guī)劃,充分注重教學方法的合理選用。當前在古箏教學方法的應用中示范方法以及啟發(fā)方法的應用比較廣,示范方法是教師為學生示范動作以及演奏形式等,這一方法的應用直接性比較強。古箏是比較抽象音樂藝術,為能把音色以及節(jié)奏加以充分展示,就要進行示范演奏,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重情感的豐富,能激發(fā)學生進入到學習的氛圍中去,并能夠通過細致的引導來讓學生思考,帶動學生學習。
注重模擬舞臺實踐訓練。高校古箏教學中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水平,就要充分注重模擬舞臺實踐訓練,將基本教學的內容完成后,給學生布置演奏的作業(yè),讓學生在班級開展模擬舞臺訓練活動,沒有演奏的學生作為評委,為演奏的學生提意見,這樣在舞臺實踐的訓練過程中,學生就能不斷進步,而學生在觀察演奏的過程中也能和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相對比,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勢和不足,從而針對性地去突破。教學中要充分重視課程的排練,能積極爭取時間演出的機會,為學生創(chuàng)造舞臺演出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當中提高集體協作能力,這對學生更快地進步有著促進作用。
三、結語
綜上而言,高校在開展古箏課程教學中,要針對教學當中的不足之處積極進行改善,注重新的教學理念以及方法的應用,為學生學習好古箏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上文中主要是對高校古箏教學當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提出了相應優(yōu)化措施,希望能對解決實際問題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潘瑤.淺析古箏教學中音樂與技術的交融[J].赤子(上中旬),2015(19).
[2]朱丹.當前高校古箏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及解決的對策分析[J].大眾文藝,2017(6).
[3]李海燕.古箏教學中審美素養(yǎng)的思考[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7(5).
[4]張晶晶.淺談古箏教學中的幾個基礎問題[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8(30).
[5]徐文鳴.論古箏教學中音樂與技術的相互交融[J].藝術科技,2016(2).
[6]李雙燕.淺析對成人古箏教學的思考及教學探索[J]. 戲劇之家,2015(6).
作者簡介:李雙燕,講師,山東菏澤人,中共黨員,古箏表演碩士研究生,現任玉溪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專業(yè)古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