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珊珊
【摘要】 小學語文教師可將素質教育理念與創(chuàng)新教學元素融合起來,通過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與課堂教學思路的調整,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在積極思考中養(yǎng)成良好探究習慣。另外,小學語文教師還要通過多媒體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整理一些重要內容,引用一些新穎材料,給學生豐富知識儲備、開闊視野范圍、提升認知水平提供有力支持。這樣,既能夠去除學生的抵觸情緒,也可以打消他們的成長顧慮,方便教師實施各項人才培養(yǎng)計劃,助推基礎教育長遠規(guī)劃進程的持續(xù)加快。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多媒體教學 合理應用 研究 思考
引言:
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積極性,通過教學活動的組織、教學方案的設計、教學內容的補充,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為他們今后的全面發(fā)展鋪平道路,這是語文教師值得深思的首要問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盡顯無余,它變抽象內容直觀化,理論知識形象化,學生被動思考為主動研究;它給予了學生不一樣的情感體驗,構建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它以不同的形式,提高了教學質量,優(yōu)化了教學效果,符合素質教育提倡的以生為本、因材施教。
一、變抽象知識具體化
小學生的思維形式需要具體化,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充分活躍學生的邏輯思維,值得教師付出更多努力。在實踐中,教師一定要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完善,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加視覺的體驗,聽覺的刺激,讓學生在良好氛圍中去感知語文課程的魅力所在,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望。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不可多得,教師運用得當,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教師運用不當,就會阻礙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可以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研究,發(fā)揮多媒體的各項功能。如在學習詩歌部分時,可先引導學生對其詩歌語言進行分析,對語言的具體詩詞含義試著進行理解,然后可借助多媒體重現(xiàn)詩中的形象,讓學生感受詩人當時的情境氛圍,讓學生嘗試著換位感受詩人的思想情懷,然后逐漸升華學生的情感與思想,進而學會品讀和欣賞詩歌。再如,教學《小小竹排畫中游》課文時,可借助多媒體對竹排進行介紹,通過這些精彩、形象、生動且具有吸引力的圖片,為學生呈現(xiàn)出山水的奇、秀、險,并引導學生透過文字并結合多媒體播放的圖片感受到這幅風景畫的優(yōu)美,并配上一些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引領學生走入了仙境般的畫卷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情感,不斷打開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二、明確教學難點重點
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活動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多媒體特征和教學內容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使教學內容可以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現(xiàn)在小學生面前,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小學語文課程學習。如在學習《鋤禾》《憫農(nóng)》這兩篇古詩時,教師可以將多媒體圖畫引入課程內容,播放農(nóng)民們耕種的紀錄片,讓學生能夠沉浸到農(nóng)民群眾耕種的畫面中,感受到農(nóng)民群眾在耕種時候的辛苦。也可以用動畫形式或者朗誦動圖,運用真人朗誦配音為孩子們朗誦景點的古詩句。古詩雖然簡單,孩子們要對其進行背誦和學習難度也并不大,但是要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到詩詞中的含義,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情懷和文化情操,就需要對他們的思維進行多重的培養(yǎng)。多媒體的教育方法就是重要的輔助手段,因而教師應該對多媒體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研究和思考,提高小學語文教育質量。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在課文教學時,學生如果能通過大屏幕看到栩栩如生的課文圖片,然后再結合自己的感知,通過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那么教師在此基礎上再去講授課文就不困難了。如《三峽之秋》是一篇寫景散文,文中描繪了長江三峽四季的風光之美,抒發(fā)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贊美之情。班里的大多數(shù)學生是沒有去過三峽的,即使有去過的,對景色的描述也不盡人意,其他學生也無法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也許講完這一課后,學生只能抽象地概括說“三峽很美”,僅此而已。由于學生對三峽景色缺乏直觀認識,即便引導他們根據(jù)字面意思發(fā)揮想象也無法準確描繪出畫面之美。所以,我在教學時運用多媒體展示長江三峽的圖片,并配以簡潔的文字解說,學生被三峽美麗的景色深深吸引,難點語句“月光,從山頂上,順著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瀉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憑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起”等也因此而變得容易理解了。課文講解完后,我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課文,給他們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在孩子們聲情并茂的朗讀中,我想他們已經(jīng)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對三峽的感知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此外,我還讓學生課下去網(wǎng)上瀏覽有關三峽的圖片、視頻,查找一些描寫三峽的文章,用這種方式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四、巧妙運用網(wǎng)絡資源
為了讓學生進步的空間更加廣泛,將多媒體教學與網(wǎng)絡資源進行結合顯得重要。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翻轉課堂。這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能夠給教師當前的教學提供新的景象以及更多可能。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引導學生尋找網(wǎng)絡資源,如課前查找相關資料,課后解答各種疑問。比如,在學習《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過程中,不妨結合網(wǎng)絡資源將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雄偉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了解我國民族的偉大景觀,從中提升自己的民族素養(yǎng)。
結語:
總之,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廣泛地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對于學生能力的發(fā)展與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都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為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更多地學習關于多媒體的相關知識,對多媒體技術以及相關知識進行研究,尤其是在課間制作方面,應更多地學習課件制作技巧,改進課件制作質量,從而最大化地利用好多媒體教學工具。
參考文獻
[1] 姚桂娟.談談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4):64-65.
[2] 郭繼紅.論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J].學周刊,2015(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