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推進,高中語文教學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閱讀分析題是高考中的重要題型,其所占據(jù)的分值也比較大,所以加強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重要手段,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培養(yǎng)學生積累更多的文學素養(yǎng)。根據(jù)當前社會高中語文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分析其原因,進而提出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一、 引言
在高中新課標的指引下,老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使學生主動地思考問題,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主動的過程中加深對閱讀的理解,讓學生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在思想上得到領悟。
二、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一) 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影響,閱讀模式僵化
大部分高中生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沒有充足的閱讀時間,無法將所有的語文學習精力集中在閱讀上,從而降低了閱讀的質(zhì)量。因為語文科目在高考中占比較大,所以教師也在教學當中無形地受到分數(shù)論的影響,使學生過于注重分數(shù)的提升,而忽略了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無法達到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大部分的語文教師只注重學生的技巧提升,從而忽略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固化了學生的思維模式,使學生在課堂當中死氣沉沉。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引導下,教學效率非常低,使學生們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物極必反,從而造成語文整體成績的下滑,使語文成為學生學習的弱勢學科。
(二) 并未正確認識閱讀地位,閱讀范圍不夠?qū)挿?/p>
語文科目在所有科目當中是基礎性科目,具有相對較高的地位。但是部分教師和學生的觀念對語文學習不夠重視,學好數(shù)理化才是學習的硬道理,即便他們意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但是在學習方法上也是僅僅掌握在寫作和背誦為基礎,對語文閱讀的方式?jīng)]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語文教育學者曾指出,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依靠閱讀技巧,還要使學生積累閱讀量,并且在閱讀過程中深刻地領悟到內(nèi)容的意義,使學生在閱讀當中積累文學素養(yǎng)。目前部分高中教師對語文閱讀不夠正式和專業(yè),阻止學生看一些《青年文摘》《讀者》《學術期刊》等課外書籍,使得一些擴充閱讀量的有益書籍定性為課外書,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語文閱讀教學所處的地位是非常低的。
(三) 教學模式過于刻板,閱讀教學效果較差
隨著新課標的積極推動,高中語文課堂改革也不斷加深。但是大部分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模式,依然脫離不了呆板和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的影響。在授課過程中將文中的知識點進行零碎的講解,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看似具有規(guī)律性和連環(huán)性,但是對學生整體的感覺是比較生硬的,一堂課聽進去,云里霧里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處于被動的地位,對課堂內(nèi)容的記憶和句子的分析,都無法正常的掌握。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在和學生進行書本上的知識探討之后,就無法帶領學生進行課堂之外的拓展,所以使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得不到提升。從而無法完成整體的學習任務,大部分語文教師只注重完成教學目標,應對應試教育的考試,無法從整體上去帶領學生挖掘文章背后的情感體驗,從而使語文閱讀教學過于傳統(tǒng)化和呆板。
三、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創(chuàng)新發(fā)展策略
(一) 創(chuàng)設各類情境,調(diào)動學生學習熱情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模式仍然脫離不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案的影響,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有了學習的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來加以實現(xiàn)。例如,語文教師在講解《荷塘月色》這一章節(jié)過程中,可以借助PPT進行輔助教學,播放音頻,使學生受到視覺和聽覺的直接感受,并且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意識。通過多媒體畫面來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荷塘月色之美,加深學生對課本學習的理解和印象。從很大程度上來講,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就是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從作者的角度,感受作者當時的情感體會。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于高中生理解文章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性格來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和真切地感受到學習的氛圍。經(jīng)過長期教學實踐證明,創(chuàng)立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體驗度,能夠使高中生在語文學習成績上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 加強師生合作,活躍課堂氛圍
教師除了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外,還可以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使學生們進行討論,挖掘中國文學史上有關荷塘月色的詩句。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進行提問,并且積極地加以引導,鼓勵學生大膽地參加到課堂學習當中,從而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并且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三) 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式,進行拓展化訓練
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已經(jīng)無法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對語文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并且利用科學的方式加以引導。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積極地營造高效和諧的情景教學,使學生在情景教學中能夠積極地提高自己閱讀的能力。并且還可以在閱讀當中,提高學生的思維方式,使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講解《羅密歐與朱麗葉》這篇章節(jié)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電影中的片斷,讓學生充分地融入情景當中,并且了解人物的心理特點和表達意義,鼓勵學生進行小組探討。教師還可以使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四、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教師首先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近階段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調(diào)整和幫助學生,確保學生能夠提高語文學習興趣。通過教師科學合理的引導和點撥,有助于增強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程度,使學生逐步掌握學習技巧,進一步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黃玉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J].語文學習,2015(1):8.
[2]余黨緒.我的閱讀教學改進之道:思辨性閱讀[J].語文教學通訊,2017(28):5.
[3]吳格明.理性:語文課程改革不應缺失的價值坐標——語文課程改革的深度反思[J].課程·教材·教法,2016(2):81.
作者簡介:
蒙春珍,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