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利青
摘 要:童話是一種運用豐富的想象力賦予動物、植物等人的特性,并借其有趣的情節(jié)與愛憎分明的情感傾向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的文學體裁。作為一種兒童文學,童話在學生想象力、理解力、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方面都能發(fā)揮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育資源并不十分便捷的農(nóng)村,學校與家長更要聯(lián)合起來,給予學生進行童話閱讀的條件與引導,讓學生借童話放飛自己的想象力,促進身心共同健康成長。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童話閱讀;家校合作;想象;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1-10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09-0066-02
雖然教育領域的進步日新月異,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相比于大城市,農(nóng)村的學生對課外知識的學習確實有所欠缺,這不僅是因為農(nóng)村缺少豐富的知識資源,還在于一些家長只知將孩子交給學校,讓他們在學校及教師監(jiān)督下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教師應當與家長共同合作,讓童話成為打開學生思維大門的第一步。
一、想象之翼——有書可讀
倘若我們將童話閱讀看作是放飛學生想象力、發(fā)散學生思維的一雙翅膀,那讓學生有書可讀就是為學生插上這雙翅膀的第一步。
(一)重視童話閱讀
對小學低段的語文學習而言,童話故事本身對學生來說不算太過陌生,因為《動物王國開大會》《小馬過河》《小猴子下山》這些學生需要學習的課文很受他們喜歡,但是,這些對學生來說是完全不夠的。因為當這些童話故事以課文的形式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學生在教師、家長的影響之下,大半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閱讀這篇課文需要學習的字詞以及得出類似于“從《小馬過河》的故事中我們知道別人的經(jīng)驗不一定適合自己,想得到答案需要親自實踐”這樣的結論之上,而童話故事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并分辨善惡這些特性反而無法體現(xiàn)。
所以,我們不僅需要以教材為基礎,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更需要重視童話作品本身,讓學生不再帶著“學生字”“懂道理”的壓力而以完全放松的心態(tài)去閱讀童話。這種重視與教師、家長在日常與學生的相處中習慣了對學生學習的重視并不相同,它不需要刻意去為學生制訂閱讀計劃,也不需要一遍一遍地在學生耳邊強調閱讀有多重要,只需要教師與家長做好溝通,希望家長也能對學生單純的童話閱讀給予重視,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了解童話并為學生講故事。這樣,學生的課上課下就都有機會以玩樂的態(tài)度了解奇幻的童話世界,久而久之,不需要給予學生什么壓力,童話中所傳達出的一些精神也會在無形中被他們所吸收。
(二)資源綜合利用
作為一個有著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語文教師,筆者自然也接觸過不同個性的學生以及學生家長,但在童話閱讀這一點上,大多數(shù)學生與家長都有相似的心理。不管是乖巧還是調皮的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而為人父母的家長也大多是在心理上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但卻因為工作的忙碌與覺得自身并不懂學習等,很少主動去陪學生做什么或者為他們提供切實需要的學習資源。
家長對學生童話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會導致學生的閱讀局限在課本內容中。也許有的家長會在學校的推薦下為孩子提供《安徒生童話》這樣的課外讀物,但只有口頭上的推薦不能保證每一位家長都會愿意抽出時間陪著學生去選書籍以及閱讀。因此,學生需要進行童話閱讀的資源,但這個資源的整合需要教師與家長共同合作來完成。在閱讀內容的挑選上,教師會更專業(yè),而在學生個性與閱讀的習慣上,也許家長了解會更透徹,這樣一來,雙方多加溝通,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共性與個性從各種童話著作中為他們挑選合適的作品,甚至可以涉及動畫影視、語音聽故事等多種形式的資源,以確保學生獲得更豐富恰當?shù)拈喿x資源。
二、憑借之風——多元呈現(xiàn)
雄鷹展翅,需御風翱翔,作為學生成長引導者的教師與家長只為學生提供可供閱讀的童話作品是不夠的,還需要采用多元形式給予學生愛上童話、理解童話的契機。
(一)利用影視資源
在上一個部分筆者就已經(jīng)提到了影視資源正是學生了解童話故事中的一種方式,事實上,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對學生來說,畫面呈現(xiàn)的故事比文字或者語音呈現(xiàn)的故事更有吸引力。
當然,這種吸引力也更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只記得娛樂而忘記了其他,但即使如此,我們也不可因噎廢食,完全“剝奪”學生看電視上網(wǎng)的權利,而需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借助影視資源更為直觀生動的特點讓學生了解童話故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再在學生意猶未盡之時通過提問、談話甚至“引誘”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思考并在好奇心與求知欲的驅使下愿意通過閱讀了解更多的內容。
這樣的引導方式其實是同樣適用于教室與家庭兩種環(huán)境的,但處理方式卻有所不同。就拿筆者曾在課堂中播放過的《白雪公主》片段為例,在課堂中,留給動畫播放的時間畢竟有限,所以并不適用于引導學生發(fā)表見解,但可以用簡短的片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主動去閱讀,還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借并不完整的視頻片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家庭環(huán)境中,家長則可以在時間寬松的條件下讓學生觀看完整的童話故事,然后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同樣還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態(tài)度上的引導,并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
(二)分角色表演
學生不但可以是童話故事讀者、聽眾或者觀眾,還可以在表演欲與模仿欲的驅使下成為童話的呈現(xiàn)者。
以學生極為熟悉與喜歡的《白雪公主》為例,如果這個故事用文字或者語音的形式傳遞給學生,那通過意識思維的轉化,學生接收到信息則會幻化為他們腦海中的“小人”在為他們表演,這種存在于學生腦海中的場景會在無形中調動他們的表演欲。這個時候倘若再借助《白雪公主》的動畫片來使得學生腦海中的“白雪公主”“皇后”等“小人”形象更為具體,在激發(fā)學生表演欲的基礎上,還會激發(fā)學生的模仿力,兩相結合,學生對分角色表演的活動必會充滿興趣,也會為了去做好表演這件事而對“白雪公主”“小矮人”“皇后”的形象有更清晰的認識。不同學生的表演呈現(xiàn)也是有差別的,因為這個過程是學生在無意識下對自身的想象力、理解力與表現(xiàn)力的綜合運用,只要作為教師的我們給予學生表演的引導與機會,那學生也必然會回饋給我們成長的驚喜。
三、振翅飛翔——表達訓練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有言:“教是為了不教。”也正如所有教師常常掛在嘴邊的那句“學以致用”一樣,引導學生閱讀童話不過是為了在合適的年齡段給予他們恰當?shù)淖x物,最終都希望學生可以借此學到更多的知識,比如語言的運用與表達。
(一)口語表達
口語表達可以說是人與人交流最為依賴的一種方式,也是語文學習中重要的一項內容。而對年齡偏小的學生而言,童話就是促使他們進行口語表達十分恰當?shù)囊环N“工具”,在前文中筆者也從不同方面談到了童話教學中引導學生表達疑問、見解還有切身表演這些內容,這其中都或多或少包含口語表達的部分,但卻未重點強調學生的口語表達訓練與童話學習之間的關系。事實上,口語表達也未必需要刻意去訓練,但卻需要在之前所提及的教學內容中對涉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提升的部分多加留意,并進行合理規(guī)劃。如教材中一篇童話《動物王國開大會》,教師在學生分角色朗讀與分角色表演時,需要重視學生的發(fā)音、語氣等“臺詞表現(xiàn)”,要鼓勵學生主動談自己對“狗熊”辦事不周全的看法,說出自己從中得到的啟發(fā)。而當學生回到家中,童話故事所具備的邏輯簡單、善惡分明、情節(jié)有趣等特性就可以作為學生向自己的家人轉述這個故事的前提。在對故事進行轉述這一環(huán)節(jié),一開始可以以作業(yè)的形式進行,同時讓家長配合監(jiān)督。習慣的養(yǎng)成雖然不簡單但卻也不是多困難,以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為例,一個月的時間足以讓學生與家長同時習慣講故事與聽故事的模式。這樣一來,之后即使不用作業(yè)強制或者在轉述童話之外這一項“任務”,學生也能跟家長交流,這對他們語言組織能力的提升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二)書面呈現(xiàn)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要他們現(xiàn)在就能通過閱讀一篇童話故事寫出一篇感想來,是不切實際的。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但在不合適的年齡不要求學生去寫作,卻不代表不能引導他們去學習寫作。童話對低年齡段學生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幾乎所有教師都心知肚明,筆者在上文中所提到的與家長一起促進學生對童話的閱讀與理解的一系列措施也正是希望在合適的時期給予學生最合適的教育方式。
既然如此,那就讓我們的教育真正連為一個整體,從閱讀與理解到肢體表演與語言表達,口語表達之外的書面呈現(xiàn)也一樣重要,比如繪畫,再比如造句。要知道童話世界是簡單的,也正是這種簡單能將其幻化為學生腦海中極有特色的典型形象,比如帶著紅帽子的“小紅帽”,比如一身黑長得兇神惡煞的“巫婆”,比如能變成青蛙的“王子”,再比如小巧可愛的“拇指姑娘”。這些具有典型特點的形象有助于學生拿起畫筆去展現(xiàn)自己心中的童話形象,同樣也能讓他們學習連詞造句時寫出“……就像巫婆一樣可怕”這樣的句子,并能鍛煉學生的思維,為他們將來的繪畫、寫作能力提升都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雖然童話故事本身就對小學生充滿著吸引力,但也需要引導者來給予學生接觸童話、愛上童話的契機。在學生學會自覺去吸收外界的信息獲得成長之前,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導是極有必要的,就像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曾說過的那樣“童話雖然不真,可是含義卻深”?!安徽妗迸c“含義深”的童話是低年齡段學生的絕佳讀物,我們?yōu)閷W生提供閱讀的機會以及空間,他們也必然會還我們更活潑、更開心的笑顏。
參考文獻:
[1]楊天正.淺談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童話教學[J].中華少年,2017(30):300-301.
[2]楊麗瓊.小學班本童話課程的開發(fā)[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8):1-3.
[3]盧俊勇,陶 青.農(nóng)村學校中的家校合作:本質、意義與策略——促進農(nóng)村留守兒童家庭經(jīng)驗與學校經(jīng)驗的統(tǒng)一[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8(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