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作文修改,要先學會“改正”,再學會“改好”。要先看大局,從主題、材料、結(jié)構(gòu)等方面的修改入手,做到大局上無毛病了,再看細節(jié),去修改一些詞句的毛病,仔細揣摩,把自己想說的意思準確、生動地表達出來。這樣循序漸進地去修改,一定能把第一遍寫出的“半成品”稿子,改成“精品”佳作。文章作者結(jié)合實踐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心得與大家交流,以供參考。
關(guān)鍵詞:作文修改;語文教學;教學心得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1-07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06-0031-01
一、先看大局
我們在指導學生修改作文時,經(jīng)常說“先看一看文章總體上有沒有毛病”。這個“總體”指的就是文章的大局。
文章的大局大體包括主題、材料、結(jié)構(gòu)等方面。如果文章文題不相符、主題不明確、內(nèi)容不夠充實、結(jié)構(gòu)不完整等,就需要大修大改才能解決問題。
首先從總體上對文章的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進行剖析、裁剪、調(diào)整。做到大局上無毛病了,再去修改一些詞句的毛病,否則就是在做無用功。
(一)改不切題意
仔細推敲“題眼”,也就是題目中最關(guān)鍵、最重要的詞語。如《“倔”爸爸》,重點抓住“倔”來寫,突出他的倔強行為,這就切中題意;如果是自擬作文題目,改時就可重點放在標題上,使標題更貼切、簡練、新穎。
(二)修改主題
文章的立意是不是正確,主題是不是明確,表達的感情是不是健康,修改時要著重看一看。觀點有錯誤,主題不明確,直接影響文章的中心思想。此時,應重新進行深入思考,通過修改加以糾正,把文章的主題表現(xiàn)得更鮮明、更充分、更深刻。
(三)修改材料
看一看文章中所選的材料是否真實,是否有典型性,是否有新意。在文章中,應使主題統(tǒng)率材料,材料足以說明主題,求得主題和材料的統(tǒng)一。
(四)修改結(jié)構(gòu)
對文章的內(nèi)部組織結(jié)構(gòu)進行檢查,看一看文章的結(jié)構(gòu)是否完整,把殘缺的部分補充完整;條理是否清楚,把混亂的地方梳理順暢;銜接是否緊密,在跳躍大的兩段之間加上適當?shù)倪^渡語句等。
二、再看細節(jié)
這個“細節(jié)”是相對于“大局”而言,主要是指對文章中字詞、句子、標點使用等方面認真推敲,仔細揣摩,把自己想說的意思準確、生動地表達出來。
(一)推敲字詞
用詞不準確是造成語言不準確的一個重要因素。用詞不當一般表現(xiàn)在不明詞意、用錯詞性、不分褒貶、生造詞語等方面。用詞不當,別人就很難看懂意思,更不用說受到感染教育了。我們在字詞修改時,應該力求找到一個最恰當?shù)淖只蛟~語。不經(jīng)過反復多次的推敲選擇是無法達到這一要求的。
(二)錘煉句子
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而不同的句式又一定會產(chǎn)生不同的表達效果,這就要求我們在修改時錘煉句子,把句子寫得更加通暢、形象,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首先,可以把要表達的內(nèi)容和感情,以不同的句式去表達,通過比較,選出其中一種既準確又生動形象的句子。其次,要學會進行描寫。寫人時,不能單寫人物說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要把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綜合起來進行刻畫;寫景狀物,不能單寫形狀或顏色,要把景物的形狀、顏色、姿態(tài)等綜合起來進行描繪。同時還可以恰當?shù)剡\用一些修辭方法。最后,還要把自己的感情傾注到句子當中,和筆下所描繪的人、事、物一起動情。這樣,文章的句子不僅準確、生動、形象,而且富有感染力。
(三)改正標點
標點符號是幫助表情達意的重要手段。修改時,一要通過誦讀用對標點,二要寫對位置,學會用標點符號來“說話”,借用標點來增強語言氣勢,表情達意,以提高文章的感染力。
作文修改的方法很多,在實際中運用也是靈活多變的,學生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要點,大膽地運用,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就一定能把第一遍寫出的“半成品”稿子,改成“精品”佳作。
參考文獻:
[1]何 捷.小學生作文修改應從失當走向有效[J].教學與管理,2016(6):26-28.
[2]孫建龍.作文修改改什么[J].小學教學研究,2005(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