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
摘 要:音樂教育在小學教育工作中占據(jù)一定的地位。首先分析了模仿游戲、表演游戲和競賽游戲三種課堂游戲,然后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探究如何實施游戲活動,分別從學生特點、音樂知識和教學方法三個方面展開具體論述,希望能夠進一步推進我國教育工作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游戲化課堂;課堂構建
現(xiàn)代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對我國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進行具體教學活動時,需要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此過程中,游戲化課堂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為了進一步明確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如何有效開展游戲化教學,特此展開本次研究。
一、課堂游戲
(一)模仿游戲
小學音樂有大量引導學生欣賞不同音樂類型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主要在于熏陶學生情操,大多和自然環(huán)境具有直接聯(lián)系。各種不同動物的叫聲與自然環(huán)境中存在的美好聲音不僅能夠引導學生認識不同聲音,積累基本樂理知識,同時還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感知不同聲音。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感知力培養(yǎng)過程中,首先要了解模仿游戲具有極重要的應用價值,在教學過程中科學進行模仿游戲,能夠確保學生更為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同時還可以確保順利實施高效音樂課堂。
(二)表演游戲
相對于模仿游戲,在開展表演游戲時教師需要在故事情景中展示音樂含義,不能簡單模仿音樂中存在相關事物的特性。需要科學編排“劇本”,確保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深入感受音樂的情景。在進行具體教學活動時,通過合理構建情形引導學生正確感知音樂知識,并對其加深記憶,確保實現(xiàn)高效課堂。
(三)競賽游戲
競賽游戲是讓學生之間互相比賽,每個學生首先需要選擇一首個人擅長的音樂進行表演,然后由學生代表和教師共同評價學生的表演,對其進行排名。通過該種游戲不僅能夠實現(xiàn)學生心理素質的有效鍛煉,確保學生具有更為豐富的舞臺經驗,同時還可以確保學生在參與音樂學習過程中具有更高的興趣,有效提升音樂學習質量。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進行不同獎項的合理設置,確保游戲活動具有更高的真實性,能夠更為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游戲改進策略
(一)關注學生特點
在成長過程中,學生性格普遍具有較高的差異性,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學生的不同特性,以此為基礎合理設定教學游戲。通過合理應用音樂游戲,確保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時具有較為集中的注意力,實現(xiàn)學生思維的合理活躍,在一定程度內提升學生學習性,有效統(tǒng)一音樂知識和相關游戲。
教師可以通過應用音樂游戲所具有的律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一般而言,在音樂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音樂旋律節(jié)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節(jié)奏感,也可以基于音樂教學內容進行游戲的合理設置。在具體歌曲教學中,教師可以領導學生根據(jù)課堂旋律進行踏步、拍手等各種集體活動,同時還可以利用問答形式進行教學,確保與學生之間進行更為有效的互動,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二)應用音樂知識
大部分小學生普遍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具有較高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科學設置應用游戲對學生游戲行為進行合理規(guī)范,促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真切感受音樂的魅力,實現(xiàn)快樂學習。具體而言,教師首先需要合理應用多種音樂課件對學生音樂學習進行有效引導,同時還需要基于學生具體學習情況,邀請學生上臺表演所學音樂,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信,確保音樂教學目標的合理實現(xiàn)。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基于音樂歌曲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使學生能夠“看見音樂”,更為深入地感受音樂歌曲,實現(xiàn)學生歌曲認知度的有效提升。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德育在教學活動中具有基礎價值。因此教師需要在音樂教學中科學融入道德教育,促使學生具有更強的愛國情懷。例如在學習《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時,在課堂中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使學生對五星紅旗有明確的認識;還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天安門廣場的升國旗儀式,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有效且充分地完成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通過關注學生特點,應用音樂知識,科學構建游戲課程,更為有效地運用模仿游戲、表演游戲和競賽游戲,實現(xiàn)教育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更好地滿足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王麗麗.巧用音樂游戲打造高效課堂淺談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兒童音樂,2016(2):71-73.
[2]陳凌香.整合教學資源建構高效課堂: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資源整合研究[J].學周刊,2017(7):180-18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