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科學教學要求學生具有極高的抽象思維能力,需要學生能對各種科學知識進行探究,因此探究性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探究性教學,能夠提高小學生的情感認識與價值觀,端正小學生的科學學習態(tài)度,提升科學教學質量。許多小學科學教師意識到探究性教學的重要性,并在教學中不斷應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探究探究性教學的實踐具有現(xiàn)實價值。
關鍵詞:小學科學;探究性教學;研究
在小學教育中,科學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而探究是各種學科學習的源泉,更是推動小學生學習動力的重要途徑。從現(xiàn)實來看,人類所有科技發(fā)明均源自于對某種現(xiàn)象與事物的探究。只有探究才能夠讓學生對知識進行質疑,才能夠不斷靠近真理。新課改明確要求,小學科學學習應該以探究為核心,通過探究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導地位,激發(fā)小學生探究精神,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科學素養(yǎng)。但是怎樣才能夠實現(xiàn)這些要求,是需要小學科學教師探究的重要課題。
一、為小學生努力創(chuàng)設探究的氛圍,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致
在小學科學教材中,有一些教學內容可通過課堂實驗開展教學,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比較,更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科學現(xiàn)象給學生提出問題,從而導入新課,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精神與探索欲望,為其學習新課奠定基礎。
例如,我們在學習小學科學教材內容“熱脹冷縮”時,科學教師對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有見過噴泉嗎?小學生會很快回答見過。此時教師進一步提問:那同學們你們見過彩色的噴泉嗎?結果學生一下子啞口無言,根本就沒有見過。注意力及好奇心一下子在學生臉上展示了出來??茖W教師繼續(xù)啟發(fā):好,現(xiàn)在老師給大家做一個彩色噴泉實驗,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教師進行演示實驗,在小試管內裝入紅墨水,把帶孔的橡皮塞塞在試管口,插入吸管,吸管只露出橡皮塞外一點點。把燒瓶放入燒杯中,在試管上澆熱水,彩色噴泉噴出來了!學生特別興奮,參與科學學習的興致一下子就被激發(fā)了出來。
二、通過小學科學的實踐活動,引導小學生進行積極的探究
小學科學是一門較為嚴謹?shù)膶W科,這門學科具有嚴謹性、科學性、實證性及邏輯性等特征,這些特征應該是教師科學教學的理念與精神。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許多章節(jié)內容都會涉及實驗,因實驗過程和方法存在差異,導致許多數(shù)據(jù)存在偏差,面對這些數(shù)據(jù)差異,教師不能夠不解釋或敷衍而過,應該從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引導小學生積極探究,從中尋求科學真理。
例如,我們在學習小學科學教材內容“土壤里有什么”時,教師可組織學生觀察土壤,看一看土壤中有什么?以小組方式進行,每一小組進行土壤觀察,觀察后進行匯報。學生會發(fā)現(xiàn)土壤中有沙、黏土和腐殖質。教師進一步設疑:現(xiàn)在請同學們大膽地猜測一下,土壤中還會有其他的物質成分嗎?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就被激發(fā)調動了起來。猜想過后,引導學生進行試驗,先把土壤放于水中,若要有氣泡冒出,這說明土壤中有什么?(空氣)再將土壤進行加熱,發(fā)現(xiàn)有水蒸氣冒出,這說明土壤中有什么?(水)土壤中的沙、黏土或腐殖質的試驗是比較易操作、易懂的。最難的是土壤中的養(yǎng)料、養(yǎng)分試驗過程,同學們想攻克難題嗎?學生的探究欲望被激發(fā)出來,會積極參與到下面的試驗過程中去。
三、少些重復設問,多些有效追問
在科學探究性教學中,當小學生思維因難度而不得不停止時,就會出現(xiàn)一種“趨向性”,因此就需要教師設計出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設問來重構探究的框架與路徑,同時要給予學生拓展思維的舞臺與空間。
例如,我們在學習小學科學教材“動物與環(huán)境”內容時,可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實驗。以小組方式進行,每組一份實驗材料:長方形扁紙盒兩個,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條、干土、濕土。科學教師談話導入:同學們見過蚯蚓嗎?一般在什么地方見到它們?你們覺得蚯蚓喜歡怎樣的環(huán)境?學生自由回答問題。那我們進行下面的實驗,看看蚯蚓喜歡黑暗還是光亮的環(huán)境?探究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操作。把長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蓋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護蚯蚓,方便它爬行。把5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做好觀察和記錄。由實驗結果告訴我們,蚯蚓喜歡黑暗的環(huán)境。那么,蚯蚓喜歡干燥還是濕潤的環(huán)境呢?學生立刻進行小組討論,探究問題的答案。為了驗證答案,實驗完全可以由學生獨立進行。在盒子兩端分別鋪上同樣土質的泥土,不同的是一邊干燥,一邊濕潤。把5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3~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觀察,并記錄觀察結果。結論很快得出來了,蚯蚓喜歡濕潤的環(huán)境。通過實驗操作,充分賦予小學生拓展思維空間的鍛煉時機,鍛煉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開發(fā)了學生的大腦??偠灾瑢W習科學與學生探究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因此在科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良好的探究氛圍,引導學生不斷探究,通過探究追求科學知識的真理,逐漸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英.如何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28).
[2]許華鋒.引領學生有效開展科學探究的策略[J].福建教育,2013(9).
作者簡介:李國彥,男,生于1979年6月,民族,漢,籍貫:甘肅靜寧,學歷:本科,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科學教育。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