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信息化教學模式已成為教育的主流,隨著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各種微教學實踐在國內(nèi)迅速興起。“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以“精、短、小”的優(yōu)勢倍受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但是在實際教學應用微課的利用率并不高,微課在小學教育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轟轟烈烈。
關鍵詞:微課;小學教育;調查研究
為了深入了解微課在我縣小學教育教學中的運用,筆者針對微課的應用情況以及學生、家長對微課的認識、態(tài)度等設計問卷,分別向我縣城區(qū)幾所小學的教師和不同年級的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400余份,回收問卷400份,我們將回收的問卷進行收集整理,認真對微課在民勤縣內(nèi)小學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及成因進行了分析。
一、小學微課的應用現(xiàn)狀
1.教師調查情況
據(jù)調查分析,微課在我縣中小學教育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率并不高。85.8%的教師利用微課教學時很少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在微課制作、播放課件、播放視頻和解釋教學內(nèi)容等工作基本上由老師一人完成,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的實踐操作,沒有真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49.2%的老師根本沒有在教學中運用過微課教學。
2.學生調查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70.6%的學生對“微課”了解得不是很多;45.8%的學生從沒在網(wǎng)上利用過微課學習;40.3%的學生對于微課很感興趣,希望老師在教學中及課后經(jīng)常使用。
二、成因分析
1.對微課的認識不到位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是以課堂教學視頻為核心,同時還包含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根據(jù)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拔⒄n”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相對于較寬泛的傳統(tǒng)課堂,“微課”的內(nèi)容更加精簡,因此又可以稱為“微課堂”。
可是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教師簡單地認為它只是一節(jié)課中截取的一小部分,也有的老師將其與課件混為一談,很多教師在學習微課程制作的時候,往往把微課設計成了小課件,在技術上追求畫面豐富逼真,音效震撼,總想著自己精心制作的微視頻能成為教學中的亮點,他們雖然認識到了微課的基本特征,即“精、短、小”,卻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微課的本質,上課仍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對于一個知識點,按照教學設計的安排,從頭至尾對學生進行陳述。這樣的微視頻的作用與我們之前的課件區(qū)別并不是很大。
2.教學理念尚未更新和轉變
微課的理念更注重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課堂上將學習時的疑點、難點等進行重點討論、交流、引導,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但是我們的很多老師都已經(jīng)習慣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都會針對自己學生的特點設計好一節(jié)課,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既有重點的引導,又有難點的突破,為此,老師們在實際應用中持有不同的觀點,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他們的年齡較小,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等大多比較弱,還有一部分學生的自控能力差,自主學習的意識不強。在這種前提下如果讓他們?nèi)プ灾鲗W習,收效甚微。所以,很多老師雖然知道微課的優(yōu)點,但在自己的課堂中很少運用,生怕這種“放養(yǎng)”式的教學會貽誤正常的教學。
3.學生的個體差異給微課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我們調查的學校都是縣城小學,班級人數(shù)較多,而且一個班里城鎮(zhèn)學生卻只占10%-35%,大多數(shù)學生來自農(nóng)村。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使他們在學習的方方面面存在很大的差異。身在城里的孩子們平時接觸電子產(chǎn)品的機會較多,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較為廣泛,當然,家長們的素質也相對較高,所以他們在學習時經(jīng)常有“吃不飽”的現(xiàn)象,對于這些孩子,微課教學的開放性和擴充性可以極大滿足他們求知的欲望。但是對于農(nóng)村孩子而言,平時讀的書少,知識面較窄,家庭條件相對差一些,家長們在孩子的教育、學習上的投入相對少很多。有的家長由于家庭條件或工作的原因甚至都不能保證孩子在網(wǎng)絡上的正常學習,所以,利用微課進行課前的自主學習,對我們這樣的小縣城來說,目前還無法實現(xiàn)。
第二,在設計之初沒有謀劃好,沒有和家長做好銜接和溝通,課前的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缺乏家長的參與和指導。
4.家長們對微課教學有較多的后顧之憂
首先,受經(jīng)濟條件和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更多的家長并不支持或贊成微課學習。很多家長認為課堂才是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上和老師同學一起學習比在家一個人學習更利于孩子的成長。更重要的是,由于電視、設計、電腦等信息化產(chǎn)品的普及,使得孩子們的視力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其次,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很多學生只有在家長的陪同下才能正常地學習,一旦離開了家長的視線,馬上就會進入游戲時間,將學習的一切拋于腦后。
總之,在我們西部地區(qū),微課教學還處于發(fā)展應用的探索期,它的優(yōu)點雖然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在實際操作與應用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它的推廣與應用還需要更多相應的環(huán)境氛圍作支持,因此,微課在小學教育教學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苗得潤.小學微課開發(fā)與應用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河北大學,2015.
注:本論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2017年度課題論文,課題網(wǎng)絡初審號[WW2017-1083]。
作者簡介:薛海霞(1981.5—),女,籍貫: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本科,二級教師,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