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小樂器進課堂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為主要闡述,結合當下音樂教學需求為主要依據,從小樂器走進課堂要結合學生特征、對學生聽覺能力培養(yǎng)、對識譜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強小樂器在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的運作效率,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小樂器;音樂教學;音樂素養(yǎng);合作能力;識譜能力;聽覺能力
在音樂教學中不但要引導學生演唱、欣賞等,還要適當展開樂趣演奏提升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基本音樂素養(yǎng)。器樂教學是現在音樂中比較重視的內容,對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力和合作能力具有一定價值。因此將小器樂引入音樂課堂中,有利于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順應社會發(fā)展和時代需求,可不斷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符合型人才。
一、小樂器走進課堂要結合學生特征
1.激發(fā)學生音樂興趣
很多人出生就對音樂充滿好奇,想要不斷深入和探索音樂知識,在生活中經常受到音樂熏陶。在音樂教學中無論針對哪個年齡段的學生,教師都要根據音樂內容、學生自身音樂基礎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在音樂中感受魅力,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
2.提升學生音樂知識和基本技能
音樂教學中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活動,使得學生能夠在音樂活動中自覺探索、分析和發(fā)現音樂帶來的魅力,從而讓學生對音樂產生永久的興趣和愛好,在不斷學習中積累更多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1]。
二、對學生聽覺能力的培養(yǎng)
音樂是產生聽覺的藝術形式,聽覺感知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基本條件。在實際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聽覺感知進行針對性訓練和培養(yǎng)。所以,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符合聽覺規(guī)律,將學生的聽覺貫穿在整個音樂教學活動中,具體培養(yǎng)方法如下:
1.對音樂進行欣賞
不同學生對同一音樂的聽取感受會有所不同。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堅決不能以自身感受灌輸知識,而是要進行積極引導,允許學生對同一音樂產生不同感受,引領學生認真欣賞音樂,提升自身欣賞能力和感受能力。比如:在學習《多年以前》演奏時,教師要運用鋼琴對歌曲進行演奏,引導學生通過視覺聆聽內容,使得學生在真實的演奏中感受不同情緒變化,積極鼓勵學生表達自我,認可學生,使得學生可以借助聽力感受樂器演奏帶來的魅力。
2.對音高的聽辨訓練
音高是學習音樂的主要因素之一。針對學生的音高訓練教師要遵守一定原則進行,使得學生慢慢接受和吸收。一般音高教學在音樂課前十分鐘開展,使用音高樂器進行。例如:鋼琴、口風琴等,在樂器演奏中培養(yǎng)學生聆聽習慣,要求學生掌握標準音LA,進而在此基礎上進行聽辨[2]。音高的訓練可以提升學生聽覺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分辨音樂,對學生未來學習音樂、欣賞音樂等具有不可忽略的價值。
3.對節(jié)奏進行訓練
音樂只有在節(jié)奏的襯托下才會具有靈魂,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對學生節(jié)奏感的培養(yǎng)和訓練。需要學生掌握不同類型音樂節(jié)奏感,可以借助各種手段進行教學和訓練,可以使用教師拍手學生模擬進行訓練,也可以借助樂器進行,還可以通過不同樂器音律進行演奏排序,從而演奏出有節(jié)奏感的音樂。
三、對識譜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習樂器演奏就是學生不斷識譜的過程,通過班級音樂教學發(fā)現學習過樂器的學生普遍識譜能力較強。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學習樂器學生的識譜能力不一,那么在此種情況下如何讓沒有基礎的學生快速掌握識譜技能呢?例如:在學習鋼琴演奏中,學生需要準確演奏出不同音符,還要通過特定練習等幫助學生掌握音高基本技能,以此不斷提升學生自身識譜能力。教師要意識到樂器演奏的重要性,現在很多地區(qū)以及普及該種小樂器進行演奏,在洛陽市瀍河回族區(qū)學習樂器的學生人數大概有4252人,占所有學生的37.9%,在社團中學習樂器的學生有756人,也就是說該地區(qū)學習樂器的人數大概有5000人左右,大概占學生總人數的56.87%左右。
四、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
現在一般音樂演奏都是通過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的,需要多人之間相互配合完成。要想成功地演奏出優(yōu)秀的作品,就需要進行專門的訓練和培訓,提升自身集體主義精神和意識。比如:在洛陽市瀍河回族區(qū)舉行的小樂器演奏比賽中,是一種有針對性的團體活動,各所學校的樂器演奏訓練,都需要所有學生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樂器演奏活動,在一次次訓練中提升學生合作意識和團結能力。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把樂器引入課堂中,不斷完善音樂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提升學生情感投入,為學生構建更多創(chuàng)造場所[3]。洛陽市瀍河回族區(qū)學生在音樂樂器學習中會體驗到很多樂趣和喜悅,獲得成就感,增強自身對音樂樂器學習的自信心,從而不斷激發(fā)學生對樂器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升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小樂器進入課堂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有價值和意義的內容,豐富音樂教學,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樂器引入音樂教學中,對學生各方面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價值,其可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聽覺能力、識譜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得學生發(fā)展成為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為學生未來發(fā)展奠定基礎和保障。
參考文獻:
[1]印瀅斐.口風琴教學與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探究[J].黃河之聲,2017(19):57.
[2]戴星花.整合課程內容,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素養(yǎng):坑梓中心小學樂器、形體教學進課堂案例剖析[J].新課程學習(上),2014(12):155.
[3]錢麗莎.讓小器樂奏響音樂大課堂:用器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J].小學教學研究,2016(22):60-61.
注: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小學音樂課中小樂器教學評價標準的研究》(JCJYC18140366)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紅利,1979年生,女,漢族,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音樂教育。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