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旭 周亞波
摘 要:為了探究高中英語教師閱讀與寫作教學相結合的情況,采用“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調查問卷(教師卷)”對來自安徽省亳州市某高中共22名不同年齡的高中英語教師進行了定量研究。問卷結果按照均值大小依次為:教師認知、教師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教師本人狀況、學情了解、考綱要求、教師寫作教學、教材狀況。基于研究結果,教師要研究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關系與策略,使之實踐于課堂,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師;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結合
“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習者必備的能力,其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一直是語言教學的重點。英語學習離不開閱讀與寫作,學生只會閱讀英語,不會寫是不行的,只會寫卻不會讀也是不行的。早在20世紀60至70年代,國內外語言學家就對閱讀和寫作的相關性進行了理論和實證研究。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學理論研究者和實踐者發(fā)現(xiàn)將英語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教學,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曾柳英,李禮,2016)。在實際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結合卻一直存在很多問題。本研究以安徽省亳州市某高中的英語老師為研究對象,以問卷和數(shù)據(jù)分析的方法,研究閱讀和寫作教學等方面在實際教學中的現(xiàn)狀。
一、問卷設計
本研究采用自編問卷“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調查問卷(教師卷)”,問卷包括指導語、教師的認知(3題)、教師的閱讀教學題(9題)、教師的寫作教學(9題)有關教師英語閱讀和寫作現(xiàn)狀的題項等,具體題項詳見表1。問卷的題項采用李克特6點計分。
二、研究結果
1.教師對閱讀和寫作教學的認知情況
本次問卷關于教師認知情況研究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教師對閱讀和寫作的認知情況主要包括兩方面:(1)對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和寫作教學主要目的認知(Q1),(2)對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關系認知情況(Q2 Q3)。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大多數(shù)教師高中英語教學與寫作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應試。大部分教師認為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2.教師對考綱要求的了解情況
在調查里各項數(shù)據(jù)中,教師對于考綱要求的了解情況(Q4,Q22)的平均得分較低(4.55),說明教師對于高考考試大綱的學習還需進一步加強。此項數(shù)值的標準差最大,最小值1.00,最大值6.00,體現(xiàn)出調查對象之間對考綱的研究水平差距很大。
3.教師的閱讀教學情況
研究結果表明,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很注重提高學生整體閱讀的理解能力(Q11),注重給學生擴展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Q12),注重要求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詞匯(Q13),注重在閱讀中教學生分析語法和長難句(Q14)。
高中階段,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鞏固和擴大基礎知識,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讀和寫的興趣,也應該充分考慮英語的學科特點,運用不同種類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形成良好的英語素養(yǎng),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4.教師的寫作教學情況
與調查的其他數(shù)據(jù)相比,教師的寫作教學總體情況(Q23-Q27,Q30,Q38)的平均得分較低(4.46)。其中,Q23“我每周都會上寫作指導課”,平均分3.67。Q25“我每周都批改學生的作文”,平均分4.14。Q30“我喜歡給學生上寫作課”,平均分4.14,Q28,“我有英語寫作的系統(tǒng)教學方法”,平均分4.28。以上數(shù)據(jù)在所有38個問題中得分較低,體現(xiàn)出教師在寫作教學中的一些突出問題:
①大部分教師進行寫作課的頻率較低,寫作練習量較少。
②很多教師缺乏系統(tǒng)的寫作教學方法和策略。
5.讀寫結合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在閱讀與寫作的結合方面,很多教師做得不錯。問卷中(Q13,Q15,Q16,Q19)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以閱讀教學來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通過閱讀來培養(yǎng)寫作能力是一種有效途徑。閱讀是積累語言、理解語言,而寫作則是加工語言并綜合運用語言。兩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6.教師的自我評價
此項得分平均值是4.71,相對不高。教師的本人狀況主要是從兩個方面進行問卷:(1)教師的閱讀狀況(Q9),(2)教師的寫作狀況(Q20 Q28)。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教師自身專業(yè)素質都比較高。但相對于問卷的其他結果而言,教師自我評價的平均值較低,說明教師需要提高閱讀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閱讀教學水平。從問卷(Q20,Q28)的調查結果來看,教師對寫作教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對寫作教學的方法與策略還有待改進和提高。
7.教師對學生閱讀與寫作的學情了解
本項問卷包括: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存在的問題的了解(Q5,Q17-18)和教師對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存在問題的了解(Q5,Q31-35,Q37)。其中Q31“學生都能在寫作前審清題目”,Q37“在我的寫作課上,學生的學習興趣高”,得分較低。Q35“學生的作文結構凌亂”,得分較高。
8.教師對于教材的評價
在調查的各項數(shù)據(jù)中,教師對于現(xiàn)階段使用的高中英語人教版教材在閱讀和寫作兩個方面的評價得分最低。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設計師,需要引導學生學習英語教材(朱紅2008)。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從總體上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興趣愛好等,密切關注學生的需求,并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適當?shù)恼{整,這必然會使得英語教學質量得到質的飛躍(姚飛,2016)。
三、研究結論與啟示
綜上所述,首先從教師對閱讀和寫作教學的認知來看,教師對于兩者的重要性和兩者間的關系有一定認識,尤其是對于閱讀教學非常重視。但在寫作課程方面,教師的重視程度較弱,寫作教學的方法不系統(tǒng)。其次,從教師的自我評價看,他們對自己閱讀和寫作水平的自我評價較好,教師本身也較重視學習閱讀和寫作教學的知識,尤其在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上做得較好。再者,從教師對學生學情方面的數(shù)據(jù)看,教師對于學生在閱讀和寫作學習過程的問題比較了解。針對調查結果提出如下建議:
1.英語閱讀教學是提升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高中英語教師應該注重以學生為本,找到學生的興趣點,開展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英語閱讀學習,并加強寫作實踐,借助日記、演講比賽等形式促進學生寫作實踐的開展,從而不斷強化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為高考以及今后進一步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周文曲,2013)。
2.英語寫作教學不容忽視,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是有效的方式。從閱讀到寫作,是課堂上教師引導下的自然的過渡和銜接。寫作以閱讀為支撐,閱讀以寫作為延伸。這要求教師仔細研讀教材、教參,探尋并發(fā)掘讀寫整合的空間。同時,挖掘教材本身的豐富內容,合理拓展相關的、有趣的、能夠激發(fā)學生思維的寫作話題,把閱讀活動的輸入轉化成書面的產(chǎn)出和知識的鞏固,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讀寫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達到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目的(劉威,2014)。
參考文獻:
[1]曾柳英,李禮.國內外英語讀寫整合教學研究綜述[J].考周刊,2016(90).
[2]李偉祥.如何有效進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1(8).
[3]姚飛.淺談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英語教材再處理策略[J].英語教師,2016(16).
[4]劉威.讀寫整合策略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外語教育,2016(18).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