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延宏
【摘 要】學生參加學校教育是基于國家培養(yǎng)人才方向的需要。而學生參與學校教育目的,大部分是為了應試教育。當今社會,從傳統(tǒng)教育觀念向終身教育的理念轉變,越來越被大多數(shù)國家所接受,被大眾所認識。我國對未來社會發(fā)展的人才需求也正被復合型人才、一專多能所取代。作為教育基石的學校教育,要想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我認為應該從學生的學習意識、學習習慣及建立自主學習能力上培養(yǎng),達到學生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關鍵詞】學校教育;終身學習;自主學習;習慣培養(yǎng)
一、終身學習的涵義
終身學習是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實現(xiàn)個體發(fā)展的需要,貫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續(xù)的學習過程。正如我們聽說過的“活到老學到老”。在特殊的社會、教育的生活背景下,終身學習理念得以產(chǎn)生,是因為它具有終身性、全民性、廣泛性等特點。終身學習啟迪著我們樹立終身教育思想,使學生學會學習,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不斷探索、自我更新、學以致用和優(yōu)化知識的學習習慣。
二、學校教育具有的學習特點
學校教育重在學生在系統(tǒng)掌握書本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上;學生學習方式大多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學生學習的時間相對集中,易于管理;學習的目標明確,指向未來服務社會的準備等特點。
三、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的措施
(一)學校教育的實施者轉變觀念
作為學校教育的實施者,教師在完成學校教育任務中,首先需要轉變觀念,把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當成己任。
高考制度不改,勢必會造成教師以考而教,學生以考而學,國家也以考而取的人才需求模式。這種“急功近利”的學習狀態(tài)給教師無形中上了“緊箍咒”,這就要求教師既要面對考試競爭的壓力,又要設法引領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教師對這一理念的貫徹落實并堅定不移地實施下去,對于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十分關鍵。
其次,教師自身也應該是終身學習的實踐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的以身示范,會使學生耳濡目染地向老師學習,逐漸形成熱愛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學校的育人環(huán)境同樣需要
校園文化是引領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主要渠道?!敖逃瓷??!庇捎诂F(xiàn)代社會的不斷進步、知識更新日新月異。學校教育就是要告訴學生,學習不能停留在書本上,更要與生活結合。既要倡導知識決定命運,又要鼓勵終身學習才是安身立命的終極根本。如:通過以德育為先導的“三農教育”,讓學生到“田間地頭”感受我們的衣食父母,農民勞動付出的辛苦;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操作性強的實踐中心,接觸社會勞動技能的培訓,讓他們明晰生產(chǎn)過程中人為因素所帶來的巨大動能,知識的運用會有巨大作用。無論通過學習、活動都是為學生儲備終身學習理念,做好積極的鋪墊。
(三)強化自主學習的好處
作為受教育的學習主體學生,在參加學校教育學習的同時應該明確自主學習對自身有哪些具體的幫助。
好處是:能夠培養(yǎng)自我主動學習,也就是主動發(fā)展的能力;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能夠通過適合自己學習方式、方法,不斷完善個人的學習體系,找到自己的自信心;能夠培養(yǎng)個人不斷創(chuàng)新的能力;能夠讓學習者永保對新生事物探究的好奇心,擁有好奇心的人才會不斷去挖掘、去發(fā)現(xiàn)新生事物、去解決新問題的不竭動力。
在實際教育中,可以通過開展活動來達到培養(yǎng)的目的。如:完成“我的城市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讓學生查閱資料和文獻,搜集關于城市發(fā)展現(xiàn)狀的相關數(shù)據(jù)和信息。通過向班級同學介紹自己的調查結果與報告,并提出改善城市建設的合理化建議,讓學生實踐課本外的知識體系,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四)讓學生體會學習帶來的快樂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為了讓學生體會學習帶來的快樂,老師們著實花費了不少的心血。如:參加機器人競賽,學生從最初的笨手笨腳,到應對自如。無人機的掌控、足球競賽、機器人的合作都充分地讓學生們感到無比的興奮與快樂。
現(xiàn)代教育,利用多媒體的教學給學生帶來了耳目一新的學習體驗。通過形象直觀的教學演示,生動有趣的卡通形象,動動鼠標制作繪畫作品,極大地滿足了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成就感。
(五)為什么要樹立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是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學生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更是學生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需求,還是學生應對未來社會挑戰(zhàn)肩負起民族復興的使命的要求。只有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個人主動學習的能力,將好的學習方式、學習途徑、學習模式傳授給學生,才能真正地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四、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應具備的學習習慣
一心向學的習慣:即培養(yǎng)幫助學生積極利用有效的學習時間吸納與自身息息相關的知識儲備,善于利用碎片時間把枯燥的學習變得豐富有趣。
認真思考的習慣:即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用專注的學習態(tài)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從而使自己所掌握的東西真正變成自己的學問,使自己終身受益。
獨立完成任務的習慣:即培養(yǎng)學生遇到困難和棘手問題時,堅韌不退縮的意志品質,更培養(yǎng)他們攻堅克難并勇于承擔重任的可貴精神。自覺完成任務可以培養(yǎng)學生形成自然而然的自覺行動的習慣。
五、終身學習的重要意義
學會終身學習,它能夠幫助學生在步入社會關系中,克服來自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困難,并通過學習找到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能夠滿足個人得到最大的發(fā)展空間,更好地實現(xiàn)自身價值;能夠充實個人的精神生活,不斷地提高生活的品質,從而獲得幸福感。
結論
通過有效的方法、可行的措施,利用學校教育一定會對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有所幫助,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與習慣。
【參考文獻】
[1]厲以寧.研究終身學習,讓全社會受益[J].中國高等教育,2007(1)
[2]高致敏.關于終身教育、終身學習與學習化社會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01)
[3]顧明遠.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J].求是,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