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英語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一直以來都受到學校和家長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教育界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紤]到小學階段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能力都有限,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從教學理念到教學模式都很難滿足現代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急需從教學模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以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邮浇虒W模式是近年來普遍推行的教學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模式。實踐表明,小學英語互動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英語;互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2-0033-02
引? ? 言
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提出,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突破和革新。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和學習的主動性。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更偏重于英語的“聽”和“寫”,而忽略了英語學習中的“說”和“讀”。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造成學生英語應用能力較差;另一方面,長期枯燥的單詞和語法學習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了厭煩情緒,導致英語教學效果得不到提升?;邮浇虒W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一改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缺乏互動的弊端,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都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從26個字母的背誦到單詞的講解和反復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都是被動地跟從教師的節(jié)奏學習知識,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沉悶的課堂氣氛,只會讓學生感到壓抑,尤其是對于剛剛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活潑好動、注意力難集中的階段,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現階段英語教學的需求,為學生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Colours的教學為例。這是關于顏色的章節(ji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通常是教師將與顏色有關的單詞寫到黑板上,再帶領學生反復讀寫、背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只是機械地進行背誦,不僅容易記混單詞,而且學習起來也很無趣。在教學中開展互動式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先播放一段動畫片。播放動畫片前,教師可以先預留出問題,如讓學生留意動畫片中人物衣服的顏色,讓學生帶著問題來觀看動畫片,這樣更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觀看動畫后,教師再進行提問,如A人物穿什么顏色衣服?這個顏色大家知道用英語怎么說嗎?通過提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有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然后,教師再將不同顏色投影到屏幕上,以加深學生的記憶。教師還可以通過小游戲來活躍課堂氣氛。如給每位學生發(fā)一張涂有不同顏色的卡片,教師每說到一個顏色的單詞時,拿到這個顏色卡片的學生就站起來,看哪位學生的反應速度最快[1]。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需要融入一些趣味元素,以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邮浇虒W模式的應用極大提高了師生之間互動的頻率,能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提高了其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二、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
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學習效果的高低。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直都占據著教學的主體地位,師生之間的關系基本都處于單方向傳授知識的關系。學生對教師的畏懼情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即使遇到問題也不敢或羞于向教師提問。一旦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還得不到解決時,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畏難情緒,阻礙了學生自信心的建立。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革新,尤其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不斷提出,師生關系也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是教和學的關系,但在人格上,師生之間是平等的。這種教學理念的提出,對學生自信心的建立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重新定義了師生關系。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給了學生更多和教師進行互動的機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促進了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My school life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My school life”為題說出自己的學校生活,也可以跟學生分享自己當初在學校發(fā)生的一些有趣的事,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課堂互動的增加,營造了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放下心理負擔,全身心地投入課堂的學習中?;迎h(huán)節(jié)的增加,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向教師提出心中疑問的機會,幫助學生更及時地解決心中疑惑。這既有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又有利于其自信心的建立。
三、促進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
長期以來的英語教學都面臨著“啞巴英語”的問題。學生經過多年的英語學習卻無法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咏虒W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練習英語口語的機會。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Birthdays的教學為例。教師一改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的“單詞—語法—句型”學習,而是結合情境教學法以“Birthday Party”為主題展開課堂教學,模擬生日宴會準備階段的材料采購,組織學生進行超市采購的英語口語練習。學生可以在課下提前準備,在課上進行表演。教師針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針對學生表演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印象。
英語學習的最大意義在于應用,而交流能力又是應用的核心體現?;咏虒W模式可以結合情境教學法,營造相應的課堂氛圍,選取相應的主題為學生提供開口講英語的機會和平臺,促進學生英語交流能力的提升。
四、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
互動教學模式中的核心體現在“互動”兩個字上。這個“互動”既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又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互動”環(huán)節(jié)的增加,不僅提高了師生之間交流的頻率,還增加了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了學生協(xié)作能力的提高。
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Summer holiday plans是有關暑假計劃的內容。這個階段的學生即將走入初中,因此,這個暑假對于學生來說是很有意義的。教師可以以此為題,在班級內展開“Group Discussion”,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在小組內部展開討論,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再將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匯總,以小組為單位分享給其他學生。小組討論既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又給每一位學生提供了表達自己的機會,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結? ? 語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互動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打破了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局面,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重新定義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同時,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活躍了課堂氣氛,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為學生搭建了英語交流的平臺,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與能力的提升,也提高了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戚麗紅.小學英語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2):189.
作者簡介:張艷平(1980.5—),女,江蘇阜寧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長期從事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