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金蕾
摘 要:文章立足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以《鉗工實訓》這一課程實例為研究對象,探討微課在該課程中如何制作,從而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并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
關鍵詞:鉗工實訓;微課;視頻制作
隨著當前社會發(fā)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微博、微信等平臺的廣泛運用,由于具備較強互動參與性,以及較快的信息傳播速度,掀起了我國“微”熱潮。新課改下的微課教學也逐漸被應用于各科中。微課視頻由于具備播放時間較短,存在清楚的教學目標,且教學課程內容比較精煉,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并有效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此針對《鉗工實訓》該課程的微課視頻制作實例展開探索。
一、微課視頻簡述
微課視頻作為展開微課堂的教學視頻主要載體,通過針對某學科的其中某一知識點,設計開發(fā)相應的教學情景,為學生提供多類學習方式在線網(wǎng)絡視頻課程。包括以課堂教學視頻以及片段為核心,包含教學設計、素材課件以及教學反思、練習測評還有學生反饋等。微課視頻具備了講授性、媒體播放性、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少、資源容量小、案例示范以及自主學習等特性。
二、《鉗工實訓》微課視頻制作經驗
在本次應用課堂的微課視頻制作中,主張以教學效果第一,實現(xiàn)知識點的有效傳遞為目標,抓緊微、精核心點的基礎之上,展開知識萃取、教學設計、媒體設計三個步驟。
(一)微課視頻選題設計
對于微課程視頻制作中的選題,需要與《鉗工實訓》課程特點相符,選擇普通教學手段學生無法理解的知識點,譬如借助屏幕錄像軟件和視頻攝制技術,開發(fā)和制作《鉗工實訓》系列微課視頻(從鉗工實訓的基本動作的操作要領,到具體實訓零件制作時的步驟及步驟中的關鍵點),并通過、手機等平臺成為該課程主要的教學資源。選題也應當保證所講內容可以在幾分鐘之內完成講述,確保表現(xiàn)方式的有趣生動,且知識技能點的準確實用。在項目2的任務3中涉及了懂得鉗工的組裝、拆裝等技能作為學習重難點,但這課程通常是需要學生掌握基礎之上實現(xiàn)的,因此微課視頻可以加強該點的教學,運用多媒體表達(見表1)。
(二)微課教學設計
通常情況下微課教學設計需要滿足三大原則:
其一值得學,基于選題角度可以發(fā)現(xiàn)微課內容針對學習者來講需要具備一定作用,而想要達到“實用”或是“值得學”,則需要在材料選擇以及教師的講解角度下功夫。在設計微課視頻過程中,不僅需要運用多樣化素材對學習內容加以反應,還要借助圖片、文字、動畫以及短視頻類綜合手段對內容反復表現(xiàn),以此實現(xiàn)印象深刻且理解容易。
其二想要學,需要能夠對學生激發(fā)起學習興趣并反復觀看,保證微課視頻的幽默、情境吸引以及問題吸引。譬如對于《鉗工實訓》微課程,可以將火車故障情況報道,引發(fā)鉗工工作重要性,將鉗工所需掌握的技能引進課堂。讓學生能夠在第一時間扣緊問題,自然導入知識點。
其三容易學,微課設計的核心任務作為如何能夠運用具備創(chuàng)意性的教學設計,實現(xiàn)問題有效解決并借助生動有趣且通俗易懂的方式,表達所要掌握關鍵重難點。譬如對于鉗工攻絲與套絲課程知識點講解時,借助圖片、文字、視頻、動畫等多形式,表達對攻絲與套絲工具準確掌握的方法,讓學生熟悉螺紋歪斜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
總結如上經驗《鉗工實訓》的微課教學設計主要步驟如下:(1)準備微課視頻制作素材,撰寫內容教案;(2)保證微課視頻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意性并完美展現(xiàn),微課教學設計作為極具創(chuàng)意性活動,能夠對教師的教學講解能力充分體現(xiàn),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在微課視頻片頭制作,需要包含微課名稱、制作作者、適用的對象、所屬的學科、單元以及知識點信息;明確微課的教學目標、評價方法及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要重視設計時提問的恰當,合理設計基本問題、單元問題及核心問題,同時還需要重視教學策略及教學活動;(3)設計轉換撰寫腳本。制作微課視頻需要借助視頻拍攝內容展現(xiàn),因此需要與攝制人員積極溝通,并結合實際情況實現(xiàn)腳本素材的及時轉換從而展現(xiàn)微課內容。
(三)制作視頻
微課視頻制作方式比較多樣化,通過運用錄屏、拍攝、動畫等混搭方式,能夠將微課視頻制作效果更好的體現(xiàn)。拍攝微課視頻以及編輯,需要保證課程腳本設計的合理性,包括文字大小以及顏色,畫面的生動美觀性并做出進一步調整確保最佳成效。假若室內燈光效果并不理想能夠補光,從而確保微課視頻制作能夠有效實現(xiàn)。
(四)反饋點評
對于課程微課視頻的創(chuàng)作結果,需要在教師滿意基礎之上,重視學習者的評價,能夠達到功能透徹理解,知識點的細致化以及準確無誤,達到視頻的制作美感,學習者對于微課視頻的定位明確,具備較強的課程節(jié)奏感。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微課視頻的制作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比賽及評比僅僅作為促進手段,需要保證創(chuàng)作的微課作品能夠與學習者的移動式及泛式學習相適應,從而實踐總結創(chuàng)作出更優(yōu)秀的微課視頻,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柯軍傳.中職模具專業(yè)鉗工實訓課程基于行動導向的翻轉課堂模式教學案例分析[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7(21).
[2] 郭小艷.高職云課堂教學案例分析與思考——以《《海底總動員〉微課制作》為例[J].智能城市,2016(12):150.
[3] 汪方昶.“一師一優(yōu)課”資源的有效利用——論微課視頻案例的制作及教研[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5):82-84.
基金項目:2017年度廣西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微課程在《鉗工實訓》課程教學中的開發(fā)與應用研究》,編號:GXZZJG2017B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