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壽章
【摘 要】 在新時期的教育環(huán)境下,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在教學目標和課堂發(fā)展形態(tài)上,有所轉變。物理教師開始側重于學生學習自主意識的培養(yǎng)。而任務驅動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十分顯著,能夠實現(xiàn)學生物理綜合素質有效培養(yǎng)。鑒于此,本文主要圍繞任務驅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以及具體的應用展開有效分析。
【關鍵詞】 任務驅動? 初中物理? 課堂教學
前言
新課標針對初中物理教學,提出了全新的發(fā)展要求。作為物理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為了強化學生素質建設,教師需要積極貫徹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根據課程內容設置具體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實踐,從而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提升課堂整體教學效率。
一、任務驅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與以往課堂教學模式不同,任務驅動作為一種全新的授課模式,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所呈現(xiàn)的課堂效果十分顯著。首先,以任務驅動為載體,開展物理課堂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意識,為學生自主學習明確目標,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活動更具有方向性和目標性。同時,也能夠顯著改善課堂環(huán)境,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對課程內容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從而在物理課堂上,學習態(tài)度表現(xiàn)更加積極,全面提高物理課堂效率。此外,積極貫徹和落實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習品格,提升學生學科素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初中生的素質教育。因此,作為物理教師在組織課堂活動的過程中,需要以任務驅動為載體,積極開展課堂教學。
二、任務驅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創(chuàng)建物理情境,明確學習目標
在物理課堂上,教師需要合理構建課堂情境,將物理課程中的重難點知識點,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課程內容,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保證學生的物理自主學習方向更加明確。最重要的是,合理構建課堂情境,能夠讓學生對探究任務產生興趣,從而保證學生學習表現(xiàn)更加積極和主動。比如說,教師在組織“信息的傳遞”課堂教學時,則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不同社會時期信息傳遞方法的圖片和視頻,比如說電話、廣播、電視和新媒體等等。之后,教師根據課程內容,設置探究任務,引導學生思考現(xiàn)代化信息傳遞設備中所蘊含的物理知識。
(二)建立學習小組,明確任務分工
在物理課堂上,教師為了保證任務探究活動進展更加順利,教師需要將班級學生均衡的分配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通常,在分組之前,教師需要對班級學生物理學習基礎進行調查。通過隨堂測試、溝通和互動等方式,掌握學生學習基礎,并按照均衡分組的方式,將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均衡分配到各個小組當中,保證各個小組探究能力均衡。并且鼓勵各個小組內部做好組員的職能分工,從而保證各項探究任務順利實施,全面提高各個小組的探究質量。比如說,教師在組織“電路”連接任務探究教學時,這可以要求各個小組對組員職能進行分工,例如繪制電路圖、準備實驗材料和器材、連接電路圖,從而保證探究活動有序進行。
(三)創(chuàng)新任務形式,激發(fā)參與興趣
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活動當中,教師為了順利落實任務驅動教學,需要根據學生具體興趣需求,對任務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構建多元化任務活動體系,從而豐富學生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可以對物理探究活動產生參與熱情,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習品質,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實踐熱情。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合作討論活動,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比如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太陽能在生活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和交流,從而實現(xiàn)物理學習思路和素材的整合。同時,教師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布置探究性的實驗操作任務。例如,教師引導各個小組,利用實驗室器材,進行電路連接實驗。各個小組可以自主設計電路圖,之后按照電路圖進行連接,從而強化學生物理實踐能力。此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積極參與到生活中的物理探究和實踐活動當中,比如說,引導學生自主搜集資料,分析和探究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或者根據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自主設計實驗,并進行自主操作和探究,從而讓學生在任務實踐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意識,從而強化學生物理學科綜合素質有效建設。
(四)優(yōu)化教學評價,加強學習反饋
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在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時,需要對評價體系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為教學反思和改革提供重要的反饋的信息。首先,教師需要在評價思想方面做出更新,重點關注學生在任務探究活動中的整體表現(xiàn),包括探究態(tài)度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等,從而保證評價結果更加準確。同時,教師需要更新評價方法,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對學生的物理探究表現(xiàn)進行直觀性記錄[3]。以便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探究表現(xiàn),進行指導。此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評價活動當中,進行自我反思,彼此之間分享和交流學習經驗,全面提高初中生物理學習水平。
結論
綜上,在初中物理教學領域,任務驅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能夠顯著提高課堂效率。因此,物理教師需要重視任務驅動的合理應用。在物理課堂上,教師合理創(chuàng)建課堂情境,建立學習小組,創(chuàng)新任務形式,優(yōu)化教學評價,以便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到任務實踐探索活動當中。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以及合作探究,對物理課程內容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全面提升初中生物理學科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王小賢.任務驅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資源,2019(03):10-11.
[2] 姚曉君.初中物理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踐探索——以“設計簡單電路”教學為例[J].物理之友,2018,34(09):16-18.
[3] 田防震.基于任務驅動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探索[J].物理之友,2017,33(0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