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維納
摘 要:角色扮演教學法具備科學、豐富的理論支撐。文章從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了解文化差異、完善評價體系以及提升語言應用能力四個方面進行分析,論述角色扮演教學方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充分挖掘角色扮演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英語教學;角色扮演;情境創(chuàng)設;文化差異;評價體系;語言應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09-0088-02
新課標強調在英語教學中需重視語言的學習過程與實踐性,讓學生通過語境和體驗真正理解、掌握及運用英語。角色扮演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材目標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指導學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讓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學習,從而達到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方法。新課程改革深入發(fā)展背景下,研究角色扮演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在英語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角色扮演法的基本特征是游戲性、交互性與教育性。有情境才能進行有意義的語言交流,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以學生認知水平為基礎,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教材,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行真實的語言交流,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Nobody wanted to play”時,若教師直接講解課堂內容,學生不僅不感興趣,而且很難融入課堂中。教師可運用角色扮演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教師可扮演采訪者(T),學生扮演被采訪者(S)。T:Nobody wanted to play,I would like to know why.Why don't you go out?S1:Because it's too cold outside.T:Li Hong,why don't you go out?S2:Because I have to do my homework.T:Xiao Ming,why don't you go out?S3:Because I'm talking to my friends.當教師采訪學生為什么不出去的時候,學生就會說出理由,從而對學習內容“Nobody wanted to play”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在英語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學習情境,利用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讓學生對英語保持學習興趣。
二、在英語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了解文化差異
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與我國存在較大差異,而在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未能向學生講解英語語言國家與我國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使學生不了解英語語言國家的背景文化,導致以主觀的視角看待英語,學習效率低。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需適當講解我國與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差異。
例如,在教學“Kippers Birthday”時,教師可在英語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讓學生了解我國與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差異。一名學生扮演過生日的人Kipper,其余學生扮演Kipper的朋友。生日這一天,Kipper所穿的服飾非常美麗,朋友們都贊揚道:You look great today!而Kipper該怎樣回答呢?教師講道:在中國,當其他人贊揚你的時候,你會表示謙虛;但在西方國家,當其他人贊揚你的時候,你要表示感謝,那么Kipper該怎樣回答呢?Kipper會回答:Thank you!在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Kipper拆開禮物后說道:You are so good at choosing presents. It's just what I like.朋友回答道:Thank you!I know you like it!生日結束后,朋友們說道:You are so enthusiastic.Kipper會回答:Thank you!教師總結:很好,同學們對這部分的文化差異都已了解。在英語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可讓學生了解我國與英語語言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拓展視野,掌握英語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進而為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在英語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完善評價體系
英語傳統評價體系較為單一,不能滿足新課標的要求。因此,在英語評價體系的設置中,需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與教學目標設置多元化的教學體系,如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組員評價與自我評價,以達到對學生英語學習成果進行全面評價的目的,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The Snowman”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意愿以及認知水平將學生分為若干組,每個小組自行設計以“The Snowman”為主題的游戲或話劇,并要求每一位學生在游戲或話劇中都必須扮演一個角色。小組1設計的主題是“Talking snowman”,學生1扮演雪人,學生2扮演路人,學生3與學生4扮演堆雪人的人。當學生3與學生4堆完雪人后,學生2剛好路過。由于學生2近視且沒有戴眼鏡,以為雪人是人,則向雪人打招呼:It's snowing hard today!堆雪人的人共同回答:It's a snowman and can't talk.路人還沒有來得及回答,雪人就說道:Although I am a snowman,but I can talk,snow day is good.路人與堆雪人的人都驚呆了!游戲結束后,教師要適當對學生的表演做出評價,正面評價學生,注意查看每一位學生的“演技”與言語是否得當,再進行同學評價、組員評價、自我評價,最后得出總分。英語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一定程度上可完善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此外,通過傾聽、表達、鑒賞、評價,學生英語語言能力也能有效提高。
四、在英語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提升應用能力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需結合辦學條件拓展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活動,“說”出英語,在實踐中應用英語,進而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實際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What is it”時,教師將知識講解完后,為提升學生對“What is it”的應用能力,可要求學生向同桌介紹自己的文具。這樣,學生就會扮演介紹者與詢問者的角色完成任務。詢問者1:What is it?介紹者:This is my pen.尋問者1:How do you spell it?介紹者:P-E-N.詢問者2:What is it?介紹者:It's a pencil.尋問者2:How do you spell it?介紹者:P-E-N-C-I-L.詢問者3:What is it?介紹者:It's a pencil sharpener.詢問者3:How do you spell it?介紹者:P-E-N-C-I-L,S-H-A-R-P-E-N-E-R.詢問者4:What is it?介紹者:It's a pencil case.詢問者4:How do you spell it?介紹者:P-E-N-C-I-L,C-A-S-E.然后再進行角色轉換,即介紹者轉換為尋問者,詢問者轉換為介紹者,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扮演兩種角色,提高學生對“What is it”的應用能力。在英語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將開放性、教育性與藝術性融為一體,通過語言拓展,可讓學生在應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有效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五、結束語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應用角色扮演教學法,可立足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與本國的文化差異,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思維。還能完善英語評價體系,提高學生對英語的重視程度,提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進而促進英語高效課堂的實現。為此,教師應深入研究創(chuàng)新角色扮演教學法的運用策略,使角色扮演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怡波.角色表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英語教師,2018(01).
[2]陳志恒.提高小學英語課堂角色扮演的有效性研究[J].基礎教育,2016(23).
[3]湯章梅.英語課堂開展角色表演之我見[J].校園英語,2015(22).
[4]史智慧.角色扮演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