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延秋 張敏杰 王立峰 武曉靜
【摘要】微課作為新興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國內各高校發(fā)展迅速,它的出現(xiàn)可以很好的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變質巖石學作為地學類學生一門專業(yè)必修課,如何提高學生對變質巖的掌握和理解一直是迫在眉睫的任務。本文分析了微課在變質巖石學中的運用,希望為微課在地質類課程教學應用中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微課 高校 變質巖石學 運用
【基金項目】石家莊經濟學院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2015J24),河北地質大學教學改革示范課程(課程名稱:變質巖石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67-01
隨著信息化技術水平的發(fā)展,人們對于知識的學習途徑已經從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變成多樣式教學模式[1]。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以其短小生動的特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變質巖石學作為地學類本科專業(yè)學生的一門專業(yè)必修課,變質巖因其形成環(huán)境的多樣性一直是學生們學習的難點,而微課的運用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讓學習更具有自由性,學生們利用閑暇時間就能提前預習及復習課堂內容,更好的掌握專業(yè)知識。
一、微課的課前制作
微課的制作是微課建設的基礎,一個適合學生的微課才能在教學中發(fā)揮出理想的結果。微課的制作一定要圍繞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需求,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精心制作出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的微課課件[2]。
(一)結合教學目標分解教學內容
變質巖石學中知識點難易程度不一,如何合理的安排每一節(jié)微課的內容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每節(jié)微課的主題要突出,目標要明確,講授內容不宜過多,以一個概念或一個問題為準,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開始可回顧上節(jié)內容,結尾可提出問題,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教學手段的多樣性
微課作為信息化技術的一種產物,圖形、動畫、聲像等均可作為微課的材料,制作微課所用課件文字不宜過多,微課學習和教師課堂講授有所不同,主要為學生自學,所用課件應多添加圖片、動畫等材料,以豐富微課內容,增加學生的興趣,提高自學效率。以變質作用的類型為例,教學手段從原來的圖片講解轉變?yōu)閯赢嬛v解,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時,也降低了理解難度。
(三)恰當?shù)奈⒄n長度
傳統(tǒng)的課堂每一節(jié)課約45分鐘,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很容易使人感覺疲勞和厭煩,所以微課課件在制作的過程,每節(jié)微課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以10分鐘左右最佳,最長不超過15分鐘,對于任何一個知識的講解都不宜過長或者過短,過長學生會感覺繁瑣和疲憊,過短則有可能無法解釋清楚知識點,從而達不到預期效果。
(四)合理的制作團隊
一個好的團隊對工作的順利完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團隊中不僅需要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和專家,也需要善于創(chuàng)新的年輕教師,從而使得課程建設更加合理。微課的制作同樣離不開視頻制作團隊,不管是前期的錄制或是后期的加工,一個極具有視覺效果的課件肯定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和興趣[3]。
二、微課的課堂展示
微課不能直接取代課堂教學,微課的展示必須是以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展開的,將微課展示與課堂相結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導入式展示
在新知識點導入時,如果僅利用口頭講解,有時候很難讓學生理解,利用微課形式可以更形象的展示新知識,可以更好的調動學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重難點展示
微課的展示是突出重點,分解難點的一種主要手段,傳統(tǒng)的教學很多時候講解重難點時沒法照顧每一位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也不便進行多次重復講解,而利用微課這種形式,在生動形象的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要進行重復學習,加深理解。
(三)拓展展示
大學課程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講解課本知識,還需要與生產實踐及科學研究相結合。通過微課展示,可以很好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思路,了解最近的研究動態(tài),為以后的工作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如在講解變質相的P-T圖解時,應盡量介紹圖解的演化和發(fā)展過程,并引用最新科研成果進行補充分析,這樣在幫助學生理解的同時,擴充學生的知識面。
三、課后分享及總結
微課課件在運用過程中學生和老師很多時候不能實現(xiàn)面對面交流,老師不能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成效,所以課后分享及總結顯得尤其重要。
(一)互聯(lián)網
微課的特征在于便于傳播和觀看,除了在課上展示外,應將微課課件提前分享給學生,方便學生的預習和課后復習。建立QQ或微信群,采用群組討論的方式,將微課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固定時間在群組中討論,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學習知識、解決問題。
(二)課下討論
對于學生提出的主要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幫助學生理解難點。同樣可以通過課下討論的方式,了解學生對微課課件的反響和建議,便于老師更好的掌握學生的需求,并進行改進。
四、微課在變質巖巖石學教學的運用優(yōu)勢
(一)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微課學習不同于教師課堂講授,教師講授一般只講授一次,而微課學習可以重復觀看。微課內容簡短,重點難點突出,可以滿足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學習,學習過程中可根據(jù)自身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自由選擇學習內容,更有利于學生對難點內容的多次學習,以達到預期學習目標。
(二)提高學習的自由性
相較于課堂學習,微課學習時間更自由。課堂學習學生只能根據(jù)上課時間表按時上課學習,但微課卻可以隨時學習,而且微課時間比較短,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同時微課學習所要求的設備比較簡單,現(xiàn)在學生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均可滿足微課的學習,學習成本比較低。
五、結論
微課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它能夠更好地適應當代人對知識學習的需求。微課在變質巖石學教學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能更好的對重難點進行講解,取得較好的實際效果。只有擁有設計合理的微課內容,制作精美的微課課件,恰到好處的課程導入,完善的課后分享和總結,這樣一門微課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它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周丙鋒,謝新水,劉星期.高校微課中的教學要素及教學效果評價[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5,(09):30-36.
[2]唐美潔.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03):103-105.
[3]高文敏.論精品課程建設的決定性因素[J].黑龍江教育, 2008, (05):42-43.
作者簡介:
于延秋(1985-),男,漢族,河北衡水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礦物巖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