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的古詩詞有著很高的傳播度,對每個學生都會起到很深遠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中的古詩詞教學是非常重要的。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以讀為本;注重電教;課外延伸
小學語文教材中編排的古詩詞內(nèi)容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藝術(shù)魅力,為了使小學生充分感知古詩詞的文化底蘊,提高小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水平,教師應當一改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在鼓勵學生誦讀的同時,注重學生對古詩詞的情感把握和內(nèi)容理解,通過以讀為本、注重電教、課外延伸三種策略,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語言賞析能力、拓寬學生詩詞視野的目的,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 以讀為本,增強學生的語言賞析
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貫穿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始終,受到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對于一些內(nèi)容相對抽象的古詩詞,僅憑教師的說教很難讓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有清晰的理解,而通過鼓勵學生反復誦讀,可以無形中增強學生的情感感知、培養(yǎng)他們的語感,使學生能夠深刻體會詩詞的韻律美、意境美和語言美,提高學生的識字、析句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給學生講《黃鶴樓送別》這首詩時,我為了讓學生充分體會《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創(chuàng)作意境,提高學生的語言賞析能力,教學過程中以讀為本,組織了多種形式的誦讀活動。在教學一開始,我讓學生根據(jù)工具書以及課文內(nèi)容進行自讀,自己解決古詩中生詞的困惑,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教學過程中,我組織學生結(jié)組誦讀,在整體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感受李白與孟浩然分別時的情形。在課程結(jié)尾,我鼓勵學生進行雙人演讀,在有感情地誦讀古詩的同時適當加入一些表演,展現(xiàn)出李白與孟浩然分別時的依依不舍之情。這樣,通過以讀為本,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產(chǎn)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加深學生對于古詩內(nèi)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
二、 注重電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電教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且具備生動、直觀的教學特征,已經(jīng)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利用電教輔助教學,跟隨了時代的發(fā)展潮流,能夠通過幻燈片、電腦等電教器材對抽象的古詩詞知識做生動化的處理,進而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tài),以達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三、 課外延伸,拓寬學生的詩詞視野
小學語文教材受版面的限制,編排的詩詞內(nèi)容有限,為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拓寬學生的詩詞視野,教師僅憑語文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教學內(nèi)容,適時進行課外拓展,使學生可以在豐富多彩的古詩詞當中對教學當中的古詩詞內(nèi)容、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有更深入的了解,進而拓寬學生的詩詞視野,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
四、 注重詩詞反復朗讀
字里行間的押韻是古詩詞的一大特點,它可以讓古詩詞變得朗朗上口,便于記憶。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古詩詞朗讀時的樂趣便成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突破口,通過讓學生反復朗讀一些押韻且容易記憶的詩句,可以使學生體會到古詩詞的押韻之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也能漸漸理解詩中所表達的意境,從而加強對古詩詞的理解和記憶。
例如,在教授《清平樂·村居》這首古詩時,我首先要求學生熟讀它,文中描繪的意境很簡單,一幅普通農(nóng)村家庭的日常生活畫面,畫面簡單但是意境優(yōu)美,且文中押韻處極多,“小、草、好、媼、東、籠、蓬”,因此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忍不住多讀幾遍。學生在熟讀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樂趣,甚至有學生開始主動背誦,同時,文中所描繪的農(nóng)村的優(yōu)美畫面也慢慢在學生腦中呈現(xiàn),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學生也可體會一二,所以反復朗讀一些古詩詞是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有極大幫助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利用好古詩詞這一特點,注重古詩詞的反復朗讀,讓學生在朗讀時獲得樂趣和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主動性。
五、 注重對詩詞名句的剖析
一般來說,詩詞結(jié)構(gòu)較單一,字數(shù)少,尤其是小學語文中的古詩詞,篇幅都是較短的,因此每句所賦予的意義也比一般文章重了許多。古詩詞很多地方可能并不出彩,但是總會有一兩句名言警句,也就是詩的主旨句,幾乎每首詩都有主旨句,用來表達整首詩的中心思想,而主旨句既能表達作者思想,也能夠做到對仗工整,韻腳押韻,教師可以通過加強對主旨句的講解,讓學生加深對古詩詞的記憶。
例如,在教授《游園不值》這首古詩時,文中所描寫的情景比較簡單:春日里在小路上散步,走著走著看到一戶人家去敲他的門,門沒開,但是看到了院子中的一枝紅杏伸出墻外。單從詩的表面來看可能并無深意,但仔細研究后會發(fā)現(xiàn)詩的第二句不僅意境優(yōu)美,而且滿含寓意。在課堂上我讓學生推敲主旨句的含義,有的學生說文章通過側(cè)面襯托,用“一枝紅杏出墻來”表達整個春天已經(jīng)到來;有的學生說文章采用了擬人的手法,通過寫春色“關(guān)”不住來表達作者對春天的喜愛等等,學生所說都沒錯,然而作者更深層的意義是想表達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是不能被封鎖、被扼殺的,新生事物會沖破禁錮,蓬勃發(fā)展。學生在理解這層意思后開始感嘆古詩詞一語雙關(guān)的精妙,對古詩詞學習興趣更加濃厚,通過對名言警句的深度剖析,也提高了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和理解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中的古詩詞對學生會產(chǎn)生很重要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要通過對古詩詞教學方法的各種研究,尋找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古詩詞產(chǎn)生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和文學鑒賞水平,使學生感受到中華古典文化的深度與哲理,形成興趣、學習、感悟、生活的良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紹軍.小學語文新課程古詩教學的基本策略[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7(04).
[2]羅淑梅.小學語文中的古詩詞教學方法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2,28(10):94-95.
作者簡介:
虞美萍,江蘇省宜興市,江蘇省宜興市洑東小學。
lang=EN-US>12):143.
[3]董潤芳.巧用電子白板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7(97):71.
作者簡介:
尹輝燕,重慶市,重慶市渝北區(qū)農(nóng)業(yè)園區(qū)實驗小學。
span>
參考文獻:
[1]劉悅.思維導圖在高中歷史復習課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5.
[2]吳浩.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略談[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6.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