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從詞匯積累、句型掌握和口語能力鍛煉這三個角度出發(fā),結(jié)合實際教學案例,研究了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希望能以此為廣大小學英語教師提供參考和啟發(fā),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和優(yōu)化。
關(guān)鍵詞:故事教學法;小學英語;詞匯積累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會碰到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學生不易聽懂,于是就會在課堂上分散注意力。而故事具有趣味性、生動性、豐富性等特點,可以充分挖掘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小學生能重新把注意力放到課堂上。因此,研究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 利用故事教學法幫助學生積累詞匯
大多數(shù)小學生的認知能力都還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對于枯燥的英語詞匯常常會產(chǎn)生記不住、記不牢的問題,導致小學生對詞匯學習產(chǎn)生畏懼和排斥的心理。對此,教師應當找到切實的方法解決這項問題,確保學生能夠把英語詞匯牢牢記在心中。運用故事教學法展開英語詞匯教學,可以幫助小學生訓練英語語感,讓其對這門語言產(chǎn)生敏銳的感受,從而促使學生能在故事的大環(huán)境下學好新單詞。小學生大多對故事很感興趣,教師在課堂上加入一些趣味性強的小故事,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生詞,而不必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在聽故事與復述故事的過程中,學生能自然地接觸并運用詞匯,從而一步一步地將這些詞匯印在腦海里。在講故事之前,教師可先設計或挑選出一個合適的故事,保證故事內(nèi)容能覆蓋到本堂課學生要學習的單詞。接著把重點生詞單獨提出來,采用圖片展示、聲音模仿、動作神態(tài)模擬等多種方式輔助學生記憶。此外,教師還要全身心投入到講故事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運用生動的語言營造良好氛圍,并以夸張的肢體動作及面部表情幫助學生理解。
例如,講到“How do you feel?”的時候,會涉及angry、sad、worried、afraid、happy等詞匯。教師可以運用PPT給學生設計一個小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說到小老鼠吵醒了睡著的獅子,惹得獅子非常生氣,這時教師便用憤怒的表情不斷重復:“The lion is very very angry.”當講到獅子想要一口吃掉小老鼠時,又學著小老鼠的樣子用害怕的語氣說:“Im so afraid.”這樣的故事情境加上教師的神態(tài)與配音,就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不知不覺地掌握了有關(guān)情緒的單詞。
二、 利用故事讓學生了解新的句型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會用到“實物呈現(xiàn)”與“圖片呈現(xiàn)”這兩種方法。但此類手段顯得較為直白,缺點就是單調(diào)和機械化,難以真正引發(fā)小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而將故事教學法運用到課堂中,便有利于呈現(xiàn)出新的句型,發(fā)掘出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掌握語句的運用。并且,教師所采用的故事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這便能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教師講到“What Can You Do?”時,其中的內(nèi)容講的是小田鼠和蛇的故事,學生對這一故事比較感興趣,也很容易認真聽教師講解。教師對學生講述:小田鼠有一天不小心碰到了一條蛇,這條蛇想要吃掉它,而聰明的小田鼠馬上開動腦筋,騙過了這條蛇,最終從蛇口逃生。這個故事趣味性十足,又讓人感到驚險刺激,一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在講述的過程中,教師再加入豐富的語態(tài),模仿不同動物的聲音和語氣,輔以夸張的動作表情,便能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故事情節(jié)中的語言點,知曉相關(guān)語句和語法的運用。
對句型地呈現(xiàn)一直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難點之一,而本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要讓學生鞏固核心語料“What can you do?”“I can... Can you...?”“Yes, I can.”“No, I cant.”等句型。教師要注意,不能直截了當?shù)卣归_教學,更不能把故事立即翻譯成中文講給學生聽。而是要在故事的講述過程中呈現(xiàn)新的句式,突破教學難點,確保學生能在預設的故事情節(jié)中掌握關(guān)鍵句型,并理解其中所表達的含義。這樣一來,學生才能真正學到句子的運用方法。
三、 利用故事教學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
語言交際活動需要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開展,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也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景,使學生有更多機會運用自己學到的英語知識。而小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鮮少有運用英語甚至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導致學生口語能力不足。對此,教師就應當合理利用故事所講述的情景,讓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完成口語交流任務,提高學生口語表達水平。比如,在講故事之前,教師就可以展示事先準備好的圖片,或提出幾個關(guān)鍵詞,引導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猜測故事情節(jié),并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出來,之后教師再開始正式講故事。待學生聽完以后,教師再讓學生結(jié)合圖片,盡量復述出剛才聽到的故事內(nèi)容。學生在回憶故事情節(jié)的過程中,就能熟悉單詞和語法,并在復述的同時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當學生逐步熟悉了故事情節(jié)后,教師就可組織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分別扮演故事里的角色,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和比賽。
例如,講到“Read and write”時,教師向?qū)W生展示四組圖片,讓學生想象圖片所表達的故事內(nèi)容,并把自己的想法大膽說出來,和其他同學交流。接下來,再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組內(nèi)成員相互討論,說出故事里的人物在做些什么。最后,小組成員輪流上臺表演故事內(nèi)容,教師帶著同學們把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朗讀出來。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就會有意識地模仿教師的語音和語調(diào),改善自己的口語表達。教師也可主動指出學生在表達中存在的問題,幫學生糾正過來。
四、 結(jié)束語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運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吸引學生注意的同時全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合理運用故事教學法,幫助學生積累更多詞匯,認知英語句式的使用方法,并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學生將來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文莎.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8(2):71.
[2]陳靚.淺談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校園英語,2018(17):113.
[3]鄭麗紅.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8(1):74.
[4]王愛媛.故事中的點滴教學——探究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文存閱刊,2018(16):147.
作者簡介:
王琴,四川省雅安市,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實驗小學。
nsi-font-family:宋體;mso-bidi-font-family: 宋體'>[1]都占云.提高農(nóng)村小學數(shù)學教學效率的方法[J].吉林教育,2017(5):98.
[2]王光明.數(shù)學教學效率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5.
作者簡介:
鈕生權(quán),江蘇省宿遷市,湖濱新區(qū)祥和中心小學。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