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強
摘?要:出于英語教學的需要,國內多數學校都聘請了外教,外籍教師利用其所特有的文化和語言的獨特優(yōu)勢為中國的英語教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也漸漸讓我們感受到了不同的英語教學模式與方法。本研究從教師課堂話語的角度,對比英語課堂中外教教師與中教教師課堂話語使用上的差異。
關鍵詞:課堂話語;中教;外教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30-1
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英語交際能力,我校聘請了外教給學生上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為了學習外教的經驗,筆者將我校英語教師與外教教師進行對比研究,以期為我校英語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方式的改善提供一些有益參考。
一、研究過程
本章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問題,參與者,研究目的,研究過程以及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等,以下是詳細描述:
1.研究背景。教師課堂話語的定義與內涵。本研究對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的解釋是:該語言是英語教師在課堂講授中,構建和實施課堂教學時所采用的教學用語。其中包括教師課堂用語;教師提問用語;師生互動用語;教師反饋用語等。但本文所涉及的教師課堂話語內容不包含肌體語言及板書和多媒體課件等書面用語。
2.研究問題。在諸多研究文獻的基礎上,本研究從教師課堂話語的角度,對比英語課堂中中教教師與外教教師課堂話語使用上的差異。主要涉及四個方面:(1)話語量;(2)提問話語;(3)師生互動話語;(4)反饋話語。
3.研究對象及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對象選擇了江蘇省昆山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國際學校的兩位老師。一位是中教教師,24歲,男,大學畢業(yè),教齡2年,無各類榮譽等;另一位是外教教師,男,教齡3年,大學畢業(yè),無各類榮譽等,為了保證研究的有效性與可靠性,我們選擇了相同的班級、課程等。
4.數據的收集與分析。首先將兩位老師的視頻材料轉錄為文字材料從而便于分析,接下來就是收集統(tǒng)計數據。在數據收集的過程中,我們用不同的符號來表示不同的話語類型,并得出以下結論:
(1)話語量。在一節(jié)45分鐘的課堂上,外教教師的話語時間是17分鐘,學生話語時間是15分鐘。而在中教教師的課堂中,教師話語時間為21分鐘,學生話語時間為12分鐘,其他活動時間為12分鐘。教師的說話時間比學生時間更多,外教教師的話語量比中教教師更少,外教課堂中的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更大。
(2)提問話語。兩位老師在語言教學當中都提出了很多參考性問題。具體而言,外教教師所提出的參考性問題比中教教師更多,在一節(jié)45分鐘的課堂中,外教共提了128個問題,其中展示性問題為7個,參考性問題為121個。而中教教師提出更多展示型問題,在一節(jié)45分鐘的課堂上,共提出68個問題,其中展示性問題6個,參考性問題有62個。
(3)互動話語。在一節(jié)45分鐘的課堂中,中教教師的課堂中師生互動時長為23分鐘,其中理解核實話語時間為14分鐘,確實核實話語有5分鐘,澄清請求話語有4分鐘。外教教師的課堂中,有28分鐘的師生互動時間,其中理解核實話語時長為18分鐘,確認核實話語有8分鐘,澄清請求話語有2分鐘。中教教師會使用更多的理解性話語,而外教教師則使用的較少;中教教師使用檢查確認話語的次數則比外教教師要少。
(4)反饋用語。在一節(jié)45分鐘的課堂中,中教教師的反饋話語的數量有84句,其中評價反饋有23句;而在外教教師的課堂中,反饋話語有139句,其中評價反饋有52句。綜合來看,話語反饋比評價反饋使用的更多。中教老師會大量使用話語反饋而外教教師則會更多的運用評價反饋。
二、研究結果與討論:外教在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
1.課堂氛圍輕松,師生關系融洽。外籍教師因為受到他自己國家語言價值觀及本國文化的長期影響,他們大多推崇一種自由、民主的思想,因此,課堂較為輕松幽默,學生對于不會或者是不理解的內容,教師也會非常耐心地教導而不會為追求進度而忽略掉。因此,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心理壓力是很小的。
2.教學方法多樣化,以學生為中心。外籍教師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而且一般比較新穎和有趣,它的本質是以學生為中心。這種方法能夠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外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特別注意避免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死板記憶,他們會盡量讓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汲取知識。比如,有的外教讓學生根據書本內容編排英語短劇;有的則讓學生進行演講比賽并且以此來訓練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
3.注重英語的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外教教授學生英語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中用英語交流,把英語作為一項交流工具在教;而中教往往由于面對考試的壓力,在教英語時會最大限度地去考慮考試方面的因素,教學生如何在英語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而不是如何用英語去和別人交流。學生往往會和外教去交流生活中的種種,而和中教的接觸,即使偶爾有,話題也大都離不開考試。
4.本土語言和文化的優(yōu)勢。外籍教師的母語一般為英語,所以他們在語言的應用和文化的理解上是優(yōu)于國內教師的,特別是文化習俗知識的傳授,國內教師由于大環(huán)境的限制,在文化習俗知識的傳授上有很大的欠缺,而外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到文化習俗的傳授,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語言的學習,更重要的是開闊學生的眼界,加深他們對于英語國家的了解。
誠然,外教教學確有許多中國傳統(tǒng)教學方法沒有的優(yōu)點,但要把這種思路和形式完全搬到中國來,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總之,我們要堅持“洋為中用”,學人所長,不斷創(chuàng)新,把外教的優(yōu)點吸收下來,移植到我們的教學中,使我們的外語教學越來越完善。
[參考文獻]
[1]陳伯超,付瑤.把外教教學納入開放式教學體系[J].遼寧教育研究,2000(09).
[2]胡學文.教師話語的特征及功能.山東外語教學,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