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應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過程以及學習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多元化評價
一、 評價應分層次,由點及面——分層性評價
教育是針對人的教育,我們所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學生,因此我們的評價也需分層次進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同一個班級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好,有的差,有的一點就通,有的卻要反復訓練、反復復習才能學有所得,有的甚至收效不大。因此,對于那些學有余力的,給出的測試評價的內容相對也要增加難度,而且并不是一味地說“Good job!”,那樣只會讓這些學生自以為是。
二、 對后進生、問題學生的評價——鼓勵性評價
教學應因人而異。班上有50個學生就有50張面孔,50張面孔,就有50種性格。這里我重點談談對后進生、問題學生的鼓勵性評價。同事們都說我很有愛心,這點我并不否認。
新學期伊始,我又接手了新的班級,熟悉、適應彼此是個并非愉快的過程,總覺得他們好散漫,“惡習”多多!這學期五年級六班有一個學生上課老愛遲到,課堂上小動作不停,光一個書包就夠他折騰大半節(jié)課,因此上課經常因他而被打斷,三番五次地點他的名,提醒他,但收效甚微!不僅如此,作業(yè)也不完成。沒辦法,只好請他家長來,交談一番后無果,我頭疼,他像個“燙手的山芋”……
第一階段考試出來后,這個班的成績雖然年段第一,但包括他在內,還有六個人不及格。于是,我結合本班實際,果斷采取了課堂評比積分制。不試不知道,采用了課堂評比,果真整堂課學生的情緒都比較高漲,一個個紛紛舉手,也包括他。我找機會提問他,答對了加分,答錯了也不批評,更不扣分,盡量用鼓勵性的語言及期許性的微笑鼓勵他多舉手,多參與。這樣,我發(fā)現他的注意力更持久了,我為他點贊,給他加分,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他。看得出來,他很開心。更令人開心的是,那節(jié)課他們組獲得了優(yōu)勝組。放學后,我在班級英語群里專門表揚了他。
對于他的轉變,我不禁暗自慶幸:我沒有選擇放棄,更沒有選擇站在“對立面”,同時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鼓勵性評價對于他的妙用:他已經慢慢地喜歡上了英語,喜歡上我的課!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不管期中考他能否對自己有新的突破,我會期待,繼續(xù)關注。
三、 活動課中的“評分單”——即時性評價
學習是枯燥的、乏味的,對于后進生、問題學生更是如此。為了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學習英語的氛圍,搭建一個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平臺,我特意舉辦了“美食大比拼——如何制作三明治”。此次活動以母親節(jié)為依托,通過活動教育孩子感恩父母,做媽媽的好幫手!
這是一堂沒有教材的活動課,也是一堂沒有模版的活動課。但是,這卻是學生們最期待的活動課?;诎踩紤],我把我的想法向相關領導做了匯報,領導給予極大肯定,并對活動課給予很好的建議。說干就干,我開始對這節(jié)課進行了構思……
前期工作做好了,但這樣一堂“別開生面”的活動課該如何進行呢?學生會不會炸開了鍋?我深知紀律是一切行動得以順利進行的保證,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讓學生在如此激動的場面“守紀律”?我絞盡腦汁,終于心生一計:邀請我們班的配班老師,我們英語組的老師以及家委會部分成員來為我助陣,當評委。因此我特意設計了一份“美食大比拼評分單”。瞧,活動課上孩子們豎起耳朵認真地聽講,制作過程中他們互相探討、互相學習,小心翼翼,齊心協力完成本組的任務。那股勁兒就像完成一件手工藝品一樣,甭提有多認真、多專注!是的,在這里,同學與同學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平時不善言談的林若可同學此時正按著我說的步驟一步步地完成著她的那份三明治,做完后還不停地用小手來回擺弄著,然后用水果刀小心謹慎地把三明治沿著對角線切開。哇,兩份精美的三明治擺放在眼前。她伸了伸懶腰,松了一口氣,終于大功告成了!最后,到了展示成果的時間,顯然林若可的三明治被本組成員一致推薦為最佳作品參與評比。經過評委們的再三斟酌,很多評委給出9.8的高分(總分10分)。因此,她的代表作一舉奪魁,再加上他們組在活動過程中自始至終都能遵守紀律,認真聽講,團結協作,所以作為活動的組織者的我發(fā)揮“特權”,把這附加分1分獎勵給了他們,因此他們當之無愧成為今天的優(yōu)勝組,而林若可自然而然成為他們組的“大功臣”,他們擁著她,恨不能把她舉起來……
冠軍顯然已毫無懸念,經過家委會成員緊張的統計,比賽結果馬上見分曉,林若可所在的小組獲得“最佳組合”獎,他們小組的成員獲得“最佳小廚師”的稱號。我上前擁抱了她,并在她耳邊說:“You are fantastic!”然后摸摸她的頭,說:“相信你在學習上也能迎頭趕上?!彼貓笪乙粋€靦腆的笑,從這笑里我也捕捉到了“努力、加油”的東西……
毋庸置疑,在班主任及其他老師和家委會成員的積極協助下,從孩子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中,此次英語“美食大比拼”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而作為活動的組織者,我深深體會到了評價在活動課中的妙用!評價是一堂成功的課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這堂課,我也是提前作了預設,擔心學生會“激動不已”,所以我邀請了班主任、科任老師及家委會成員當評委,并充分利用了評分單,講解紀律的重要性,學生無形中對自我的約束力加強了,評分單體現了它潛移默化的作用。眾所周知,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實施形成性評價的主陣地,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程度與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成效。課后,英語組的老師們告訴我,他們就座的那一組的同學非常認真地聽講,而且制作時也很用心,確實學了不少東西。我想主要原因是老師就在邊上,對學生心理上造成一種無形的“壓力”——也即老師的關注與評價,但這種壓力是正能量的,所以學生的自律性提高了,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并努力表現自己??傊?,這堂美食活動課,通過“動手做,感恩情,巧點評,品美食”等,讓英語活動課堂炫起來,讓孩子的英語興趣大大調動起來,讓學生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更體現了評價在活動中的妙用!
綜上所述,多元化評價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對于班級中的后進生的評價所取得的作用更是顯而易見!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最新修訂版).2014.
[2]《新課程與教育評價改革》譯叢總序.2003.
作者簡介:
郭金兒,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城關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