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淑芳
摘 要:生命教育作為教育的價值追求,其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義,確立生命尊嚴的意識,讓學生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近年來,特殊教育學校積極探索和踐行生命教育課程,運用多種途徑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尊重生命、對待生命,并且教會他們學會寬容,關心別人,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聾生;生命教育
一、讓學生認識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它要求特殊教育教師必須關注“聾生”的生命需要。部分“聾生”由于自身生理缺陷,與正常人溝通存在障礙,限制了其與外界的交流,以及部分教育的缺失,導致他們的道德認識水平發(fā)展慢于正常人,在性格上很容易出現(xiàn)自卑、猜疑等心理,表現(xiàn)出對他人的不信任、敵視,以自我為中心,對親人及同學感情比較淡漠,有的聾生甚至有傷人和自殘等行為。針對以上問題,對聾生進行行之有效的生命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特殊教育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對生命認知的理念。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可充分挖掘有關生命題材的內容,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不遵守秩序給人們帶來的危害,教育學生要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秩序,這樣才能建立起和諧、文明的校園;教師也要注重與聾生的心靈和生命進行對話,不僅要教育聾生珍愛生命、敬畏生命,還要幫助他們認識生命的本質、理解生命的意義、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
二、在各學科中滲透生命教育
特殊教育學校教育內容涉及學校各個學科領域,科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體育等學科,是生命教育的顯性課程。我們學校應將德育與學科教學、專題教育與日常管理、重點活動實踐體悟與平時習慣培養(yǎng)結合,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這些課程中進行生命教育課程的滲透。語文、歷史、體育與健康等學科也蘊涵著豐富的生命教育內容,溝通與交往、美術這些隱形課程中也有機融合,對學生進行了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提升生命質量的教育活動。作為特校教師,應在這些學科教學中增強學生生命教育意識,挖掘顯性和隱含的生命教育內容,分層次、分階段,適時、適量、適度地對學生進行生動的生命教育,并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認識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質量的教育活動。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生命教育活動
在學校開展了許多豐富多彩的生命教育活動,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感恩教育、環(huán)境教育、禁毒和預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專題教育形式,開展靈活、有效、多樣的生命教育活動。從學生的興趣、經(jīng)驗、社會熱點問題或歷史問題出發(fā),結合貴州省銅仁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特點,將相關內容整合起來,形成校本課程,注意符合聾生的身心特點,進行人與自然、人與家庭的啟蒙教育,探究生命的可貴、生活的意義以及自我保護等內容。學校的班團隊活動、節(jié)日紀念日活動、儀式活動、興趣小組活動也可以結合學生現(xiàn)實需求,在了解學生需要的基礎上,組織和安排生命教育活動,使學生在場景式生命教育活動過程中受到教育,感悟生命的價值。
四、結合綜合實踐活動,營造生命教育發(fā)展空間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特殊教育學校實施生命教育的陣地。該課程提高了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身邊的問題的能力。教師會關注每個學生,把學生看成一個完整的人,注重學生個體的存在。比如,帶學生參觀百花渡自然博物館,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帶學生觀看生命教育博物館,讓他們理解“我從哪里來?”并從生命教育中理解父母的辛苦,學會感恩,對人生有更多的了解,進而理解生與死的意義。教師還可充分利用各種實踐活動,幫助聾生加強人際溝通,傳授他們知識與技能,創(chuàng)設健康和諧的氛圍。教師還可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結合學校的德育計劃,帶領學生體驗“火災來臨怎么辦?” “防震減災避震逃生應急疏散演練活動”等應急疏散演習的安全教育活動,學生學到了遇到危險時不能慌亂,增加了自我保護的應變能力,理解了生命之于每個人是多么寶貴。
通過開展生命教育, 聾生在內心深處真正認識了生命的寶貴,既學會善待自己的生命,也會去善待他人的生命,從而不斷提高生命意識和整體素質,完善人格,發(fā)展人性的光輝,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海英,成 偉.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當代教育科學,2010(20):56-58.
[2]李 軍.中學生命教育主題活動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