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志恒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真正實現素質教育。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4-0105-01
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是教育目標之一。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應對課本的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講解,使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同時,還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掌握學習數學的技巧。數學學科本身就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因此,若想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就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
1.數學思維能力的內涵
數學思維是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思維方式,數學思維是指學生能夠將數字具體化,從而得出正確結論。數學思維能力是指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運用邏輯思維進行思考,及時對所學數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并能夠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的數學水平有所差異。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如魚得水,對新知識的領悟、接受能力較強,可以充分掌握所學的知識,并將其靈活運用;還有一部分學生對知識的領悟能力較弱,掌握并運用知識對他們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谶@種現狀,我們必須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引入思維能力培養(yǎng),進而改變這種學習現狀,使學生都能夠理解所學知識,學以致用。由此得出,加強對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可以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的知識,并且根據數學思維可以運用多種方式解決數學難題,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以及學習能力。不僅如此,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提升學生的辨別力,可以使學生根據數學思維對課本的知識進行舉一反三,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3.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于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如何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的思維進行發(fā)散,是我們重點研究的問題。
3.1數形結合,強化思維深度
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需要學生能夠充分的掌握知識,了解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再運用數學思維模式進行思考,從而強化思維深度。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運用數形結合的思考方式,可以將抽象的知識用具體的圖形表現出來,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在數字、空間之中掌握知識以及其內在聯(lián)系,從而順利的解決數學問題,深化數學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將所講述的數學知識通過直觀、具體的圖形來表示出來,不僅如此,還要將圖形用數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實現數字與圖形之間的轉換,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知識,從而應用其解決數學問題。比如,在講解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時,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都是讓學生將計算公式死記硬背,牢牢地刻在腦海中,這樣的教學方式,在一些簡單的運算中,可以直接計算,毫無難度。但是,遇到一些稍微做了改動的題目,學生便不知道題目的意圖了,很難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并不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應將公式的含義充分向學生講解明白,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深記憶。一般來講,在求長方形周長的方式中主要有三種:①長+寬+長+寬;②長×2+寬x2;③(長+寬)x2。在對這三種方法的運用中,老師需要教學生用數形結合的思維方式來解決,讓學生在求解的時候可以邊畫圖形邊求解,以此來深化學生的思維深度,培養(yǎng)其數學思維能力。
3.2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實踐中解決數學問題
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數學是一項有意義的學科,需要不斷地激勵他們,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發(fā)自內心的主動去學習。而這種原動力來源于生活中的實際需求。為了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分析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場景以及經驗,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在生活實踐中,認識數學、了解數學、愛上數學。例如,在學習小數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從學生已有的生活常識來引入這一概念,首先設定一個文具店的情景,將一些文具放置在里面,并標注文具的單價,讓學生開始選購活動。在選購活動進行的過程之中,學生根據日常的生活常識以及經驗,可以認識價格上標注的小數并準確讀出,然后在輕松的教學場景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并結合課本的知識點,思考這些數字的特征以及概念等等。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經驗設計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發(fā)現自己在這一方面還有欠缺,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激起了學生探求知識、尋求真理的信念。從而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并掌握新的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教師巧妙的通過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將數學問題引入,使數學理論知識和學生們的生活實際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可以將書本上的小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將數學具體化,形成數學思維。
總而言之,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是教育目標之一,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運用數學思維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強化思維深度,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