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課程的學習,是學生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應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依據(jù)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設計符合初中生特點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英語課程標準;英語課堂;初中生特點
【作者簡介】支鶯(1984.12-),漢族,江蘇昆山人,昆山青陽港實驗學校,大學本科,中一。
初中英語的學習,是要求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要讓教師走進英語課堂。下面我就從理解英語教材和了解初中生兩個方面談一下如何走進初中英語課堂。
一、理解英語教材,掌握教學方法
程曉堂認為:“如果要真正吃透一套教材,就必須了解教材本身體現(xiàn)或者包含的外語教學思想、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材各個組成部分?!苯滩淖鳛閷W科知識的完整的體系,反映了學科的性質和發(fā)展規(guī)律,包含了培養(yǎng)目標所要求的學習內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教材的內容直接影響英語教學水平,同時為學生提供正確和恰當?shù)恼Z言運用范例,是學生獲得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渠道?;A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技能,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根據(jù)英語課程的性質,英語課程標準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水平上都有所進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教師的教學設計應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遵循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生需要,同時使每個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以詞匯教學為例,談一下如何設計課堂教學。在導入部分,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同時引出他們已有的與本單元又密切關聯(lián)的詞匯。切入課文之后,教師通過對新詞有目的地分類,可以降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難度。接著,教師可以借助“單詞故事”,鞏固新的知識,用編故事和對話的形式對課本內容進行輸出,既檢查了學生對詞匯的掌握程度,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最后,作為整堂課的拓展部分,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游戲為學生提供更多與主題相關的語言素材。游戲中可以涉及一些生詞,既拓展了語言的素材又起到了首尾呼應的效果。
以語法教學為例,首先要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本單元中新的語法現(xiàn)象,并幫助學生歸納出語法結構形式。例如:學習It is…adj….for sb….to do sth.結構,教師可以就本單元的話題呈現(xiàn)一些圖片,同時讓學生發(fā)表議論,通過師生對話,來引出不定式作主語的句子結構。接著,通過問題,啟發(fā)學生找出句中在結構上的區(qū)別。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很自然地理解了本課要學的語法結構。教師沒有直接生硬地給出句型,而是給了學生自己歸納的機會,不是簡單地照搬模式,這樣所學到的知識才能被很好地理解。
以寫作教學為例,寫作課是讓學生寫出與所學課本內容相關的,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的不同題材的小短文。教師以教材為基本,以任務型設計為手段,從教材出發(fā),設計語言結構和學生認知水平一致的話題,讓學生有話可說,從而激發(fā)寫作欲望。首先,教師學習課本上的范文,要求學生將文章分段并且分析結構。接著,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通過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來說明問題,整理出各小組的論據(jù),再次基礎上完成文章。
二、了解初中生的特點,做到實施因材施教
要使教學過程順利地進行,除了要理解英語教材之外,也要了解教學的對象。英語學習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初中生已經(jīng)成了青少年,心智出現(xiàn)了飛速的發(fā)展。因此,在這個階段,教師更應該注意分析學生的特點,從導致學生問題的根源出發(fā),去幫助學生克服自身的問題,從而去提高英語學習的能力。在小學升入初中的所有學生中,存在這樣一部分學生,他們的小學生英語基礎不是很好,但是他們對英語還是有一定的興趣的,為了使他們對英語的興趣能夠得到保持和發(fā)展,教師應該仔細洞察他們的心理和情感的變化,通過一定的方式鼓勵他們。針對他們的特點,結合初中英語課本內容,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從初一第一學期英語課本入手,一點一點地教他們朗讀單詞,同時循序漸進教授48個音標,當然,這種課很枯燥,要鼓勵他們要努力并且支持,每天幾個單詞和幾個句子,如:ruler, chair, desk; This is a book. That is a bag.回家作業(yè)就是要求他們把單詞和句子記住,第二天進行默寫。雖然一開始這種方法進行地不太順利,同時我也是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是我還是安慰并鼓勵他們:“沒關系,剛開始就是這樣,繼續(xù)努力,我相信你們一定可以?!边@樣堅持了大概一年的時間,這些學生基本就能夠根據(jù)音標拼讀單詞了。到了初二的時候,我開始幫助他們梳理課本每個單元的重點句型,反復地朗讀,說漢語翻譯成英語,并把這些句子熟練地記住。在課上,要求他們跟讀,聽磁帶朗讀,背誦并且默寫?;丶易鳂I(yè)也是重復熟悉背誦,第二天讓他們單詞、詞組和課文過關。到了初二第二學期,他們的英語課本知識已經(jīng)達到班級里中等水平了。最后,我要求他們自己尋找一些課外讀物,并且開始嘗試寫讀書筆記。這一部分的學生的學習動機很好地得到了保持,所以他們愿意配合教師的方法去提高自己的學習。教師還會遇到學生對英語學習完全沒有興趣的情況,那么,這樣的學生提高起來就更加困難了。教師更應該從基礎開始,一步步,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并通過大量的反復練習、記憶,起到強化的目的。
總之,要真正走入英語課堂,教師在很好地理解英語教材,掌握英語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要重視初中生各方面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郭滿庫.英語案例教學論[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