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對歷史學科教學工作的深化,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對歷史核心素養(yǎng)之“時空觀念”內涵與培養(yǎng)充分認知的基礎上,剖析歷史核心素養(yǎng)之“時空觀念”培養(yǎng)的意義,并且嘗試性地探索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之“時空觀念”培養(yǎng)的方法,旨在以對學生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為切入點推動歷史教學改革,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服務。
關鍵詞:歷史學科;時空觀念;培養(yǎng)方法
一、歷史核心素養(yǎng)之“時空觀念”
(一)歷史核心素養(yǎng)之“時空觀念”的內涵。從字面上看,時空觀念就是時間與空間觀念。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歷史核心素養(yǎng)之“時空觀念”指的是一種歷史思維方式,涉及到特定的時空聯(lián)系以對客觀事物進行觀察與分析。歷史學科的“時空觀念”具有一定的學科特征,時空觀念主要體現(xiàn)為以歷史事件中人的各種活動形式?!皶r空觀念”可以為學生建構對歷史事件整體性清晰化的認知,為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歷史核心素養(yǎng)之“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學生所具有的“時空觀念”是在歷史學科的學習中所逐漸形成的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皶r空觀念”既涉及到歷史時序方面的觀念,又涉及到歷史地理方面的觀念。時空觀念為學生以時空框架的思維模式對歷史人物的行為和思想進行學習與探究提供學習支持。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為學生歷史學科的學習提供思維模式的支持,為學生探索歷史學科的本質提供前提條件。在歷史學科教學中,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其實就是在引導學生習得歷史學科學習的關鍵能力。
二、歷史核心素養(yǎng)之“時空觀念”培養(yǎng)的意義
(一)體現(xiàn)出歷史學科的價值。一方面,任何歷史事件都是發(fā)生在特定的時空范疇之內的。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使學生認知到歷史事件的時空觀念。另一方面,在歷史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有將歷史事件放置于特定的時空之內,才能體現(xiàn)出歷史事件或者是歷史人物的意義。同時,歷史學科的“時空觀念”為教師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學科領域對歷史事件進行深度探究提供支持。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時空觀念”涉及到諸多內容,以體現(xiàn)出歷史學科的學科價值。
(二)建構學生的歷史思維模式。在歷史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為學生建構歷史思維模式。歷史思維模式是在歷史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對歷史事件所形成的具有獨特性質的思維方式。從某種程度上,歷史學科教學根本的教學目標就是建構學生的歷史思維模式。教師對學生的“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從時間與空間兩個維度對歷史事件進行認知與探究,不僅僅使學生對抽象化的歷史事件進行形象直觀的認知,而且通過時間與空間的觀念建構形成歷史思維模式。
(三)推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發(fā)展。在歷史教學活動中,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為學生對歷史事件形成獨立性思考提供支持。一方面,歷史事件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主觀性的內容,如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在歷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應用“時空觀念”來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相對獨立的思考,以形成較為客觀的認知。另一方面,從時間與空間兩個維度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認知既是把握歷史問題的關鍵因素,又是指導學生進行獨立性思維的關鍵。
三、歷史核心素養(yǎng)之“時空觀念”培養(yǎng)的方法
(一)培養(yǎng)學生時間觀念的方法。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通過歷史時間發(fā)展的脈絡學習歷史知識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不僅僅利于學生掌握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且為學生深度分析歷史事件提供支持。1.指導學生掌握基本歷史時間專業(yè)用語。在歷史學科中存在一些表示時間的專業(yè)術語,如中國古代、近代史的起始時間等,這是學生習得時間觀念的基礎。在歷史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對歷史時間專業(yè)術語的講解,不但能有效地落實歷史教學目標,而且能為學生歷史時間觀念的形成奠定基礎。2.利用歷史教學用具。在歷史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充分地發(fā)揮出教學用具的積極作用,尤其表現(xiàn)為歷史年表。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歷史年表或者是自己制作歷史年表,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依托歷史年表向學生講授相關的歷史知識,使學生認知到歷史年表在歷史學習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指導和鼓勵學生自己制作歷史年表,一是學生通過制作歷史年表便于依托時間維度對歷史知識形成整體性的認知,二是為學生建立起時間觀念的歷史思維模式。3.利用歷史學習工具。在歷史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歷史學習工具進行歷史學科的學習。時間軸可以作為一種學習歷史的工具。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制作時間軸。在把各個歷史事件以時間為序依次進行排列的過程中,教師既可以引導學生把握住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又可以為學生歷史時間觀念的形成奠定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的方法??臻g觀念為學生歷史學科的學習提供支持,具體體現(xiàn)在使學生能通過空間的維度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形成全面的認知與掌握。
在歷史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使歷史學科與地理學科相互滲透,具體表現(xiàn)為教師對歷史地圖的運用,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一方面,歷史地圖可以直觀地使學生認知到歷史事件與地理空間二者的內在關系。例如,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歷史地圖為學生講解相關的知識內容。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支持,在歷史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動態(tài)化的歷史事件空間發(fā)展的情況,以便于學生對相關歷史內容的掌握,以及為學生歷史空間觀念的形成夯實基礎。同時,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充分地發(fā)揮出教材中插圖的積極作用,以促進學生歷史空間觀念的逐漸形成。
參考文獻:
[1]艾宛虹.淺談歷史核心素養(yǎng)之時空觀念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歷史教學,2017(5):11-13.
[2]夏輝輝.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與教學落點——以“時空觀念”為例[J].中國教師,2017(8).
[3]張乃國.初探歷史核心素養(yǎng)之“時空觀念”的有效培養(yǎng)[J].新課程(中),2017(10):182-182.
[4]葉仙.穿越時空學歷史——高中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之“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探究[J].新課程(下),2017(11):192-193.
作者簡介:王欠欠,1986年4月,女,漢,河南省開封市人,本科,研究方向:歷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