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者云:“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逼渖羁讨赋鰝€人具備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個人只有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才可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才可以在立足社會的基礎上為社會發(fā)展貢獻一分力量。因此,初中體育教學除了需要做好基本的身體素質拓展外,教師還需要肩負起德育滲透的重任,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滿足新時代背景下素質教育的要求?;诖?,重點探究德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意義及其策略,希望對初中體育教師有所啟發(fā)和幫助。
關鍵詞:德育;初中體育;價值觀念;綜合素質;滲透策略
一、德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意義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思想道德教育在國家發(fā)展中的戰(zhàn)略意義,指出各學科教師必須將德育認知提升到重要高度,借助德育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使其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體來看,德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價值。
德育滲透是健全初中生人格的重要途徑。在經濟社會發(fā)展中,良莠不齊的思想交織纏繞,并在互聯(lián)網的傳播下對初中生的心理認知產生影響。由于初中生的認知能力不成熟,且對周圍環(huán)境充滿好奇,如果缺乏正確的德育引導,其很容易在錯誤思想的影響下誤人歧途,阻礙初中生的健康發(fā)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利用言傳身教、榜樣示范等手段引導學生朝著正確方向發(fā)展,使他們在德育滲透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具備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從而實現人格的健全,能夠積極適應社會環(huán)境,成為一名對國家和社會發(fā)展有用的人。
德育滲透也是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果的保障。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追求個性發(fā)展,心理敏感,存在逆反心理。由于初中生的興趣愛好不一,可能部分學生對體育課程缺乏動力,如果體育教師采取粗暴手段很容易適得其反,造成師生之間關系緊張,體育教學效果不理想。借助德育滲透,體育教師密切同初中生之間的交流,利用其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得初中生形成尊師重教的意識,能夠服從體育教師的教學安排,尊重體育教師的勞動成果,在促進初中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基礎上,有效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
當前,德育是我國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任務,但是部分初中體育教師仍舊認為德育僅僅是班主任或者思想品德教師的工作任務,放松了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對此,初中體育教師需要積極學習國家教育方針中的德育要求,提高德育滲透的意識和能力,實現初中生思想品德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二、德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措施
德育是新時代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初中體育教師首先需要認識到德育的實際價值,并在此基礎上將德育與體育教學有機融合,在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興趣基礎上,潛移默化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一方面,初中體育教師需要豐富德育滲透的技巧,其除了使用口頭教導方式外,更多的是改變體育教學方法,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把德育貫穿于體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始終,對學生產生春風化雨般的影響。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將體育教學與德育滲透緊密結合起來,在傳統(tǒng)體育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諸多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例如,短跑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接力比賽,使學生在接力比賽中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比賽的勝利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取得的,需要團隊的共同努力。這種競賽的體育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短跑能力,還對學生進行了一場思想道德教育,初中生可以在比賽中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進而在日常生活中防止以自我為中心,形成集體利益至上的思想觀念。體育教師在室內進行體育理論知識的講解時,可以借助多媒體等教育資源為初中生展示著名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奮斗精神,促使初中生理解國家榮譽感與民族自豪感,幫助初中生形成愛祖國、愛人民的崇高意識。
另一方面,初中體育教師還需要發(fā)揮自己的人格魅力,在教學中發(fā)揮好榜樣示范作用,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形成良好的行為與寶貴的品格。初中生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是對他們產生影響的直接個體。對此,初中體育教師需要注意各方面的細節(jié):(1)儀容儀表,體育教師需要穿著得體,注意面容,使得初中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有正確的自我意識。(2)語言語態(tài),體育教師需要使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舉止優(yōu)雅,促使初中生能夠注意自己的言辭,形成較高的修養(yǎng)。(3)關愛學生,體育教師需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對待學生要有耐心,及時幫助存在問題的學生,使得初中生可以感受到教師的溫暖,使他們心存愛心,能夠形成助人為樂的良好品德。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德育對初中生身心發(fā)展的作用以及對教學質量的意義,在教學中合理滲透德育,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趙巍,韓彥榕,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融入德育教育[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4).
[2]王靜.以德育教育為核心 不斷豐富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內涵[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12).
[3]徐東昊.在籃球教學課中對中小學生實施德育教育的研究[D].長春:吉林體育學院,2013.
作者簡介:林?,F(1989-),男,福建省廈門市人,本科,畢業(yè)于福建省莆田學院,現有職稱: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