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萍
【內容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要力足于培養(yǎng)初中生的道德品質,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對初中生進行素質教育也是當代教學的綜合需求,符合教育改革的目標。本文就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實踐進行論述,通過分析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提出如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措施。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學科? 核心素養(yǎng)? 實踐探究
引言
對于初中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他們的道德觀尚未形成,對待事物的看待還是有一些主觀的因素,對于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也不能做出合理的判斷。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是初中的一門重要課程,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落實,這門科目的教學要求也有了明顯的變化,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初中生的道德品質,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做新時代的接班人。
一、對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
“核心素養(yǎng)”是指一個發(fā)展應具備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能力,是一個人的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它對人的行動有支配作用。近年來,核心素養(yǎng)這個詞被廣泛用于教育中,也是當前教育界研究和探討的熱點話題,注重學生的個人素質的提高。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也體現了核心素養(yǎng)這個教學指標,新時代下,教師要重視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尊重個體差異,恢復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更加重視學生的個人發(fā)展。目前來看,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對這門學科有基礎的認識,了解道德一詞的根本含義,能夠培養(yǎng)基本的法律意識,有辯證分析的思維能力,正確看待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二、如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1.將核心素養(yǎng)融入到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這一科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分析當前初中生對待這門科目的看法,向他們闡述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第一,道德與法治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第二,道德與法治對他們個人發(fā)展的影響。并讓他們在課堂上討論這門課程的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給他們灌輸核心素養(yǎng)的含義,讓他們將學科的學習與核心素養(yǎng)建立聯系,準確定位這門科目。當下社會,道德與法治是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的基礎,道德是一個人應有的素質,每個公民應“知法、懂法、守法,護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教師要從思想上加以改變,擺脫傳統教育制度的束縛,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向同學們講授基本的法律知識,并講解相關案例。就拿最近發(fā)生的一起案件進行闡述,某小學同學懷疑校同學偷了他的一塊橡皮,借了他一塊錢沒有還,同時,還偷老師的口紅。該同學與另一名同學毆打趙同學,導致其嚴重受傷。讓學生就這些熱點話題進行討論,老師可以將事件相關的法律寫到黑板上,供同學們參考,從道德和法治兩個方面分析該同學的行為。教師還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播放“法治在線”類的節(jié)目,讓同學根據案例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同時,還要思考道德的含義,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談談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參與社會捐贈以及志愿活動,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判斷事物的能力
對于初中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思維還不完善,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不客觀。教師可以開展主題班會,讓學生參與討論,列舉生活中的一些具體事情判斷當事人的做法是否正確。如,當今社會的“扶不扶”問題,如果是自己遇到這種問題該怎么辦。教師要幫助學生理性分析問題,如,老人摔倒不扶,只能說是道德問題,而沒有觸犯法律,目前這個問題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扶了又怕被訛錢,左右為難。讓學生就這個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還可以進行場景表演,幫助學生培養(yǎng)理性的思維,對于他們今后的發(fā)展也有重要意義。
3.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的公眾參與意識。在參與過程中,提高他們的責任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夠抵抗各種誘惑,做一個正直的人。學??梢越M織學生如敬老院慰問老師,給他們融入必要的關懷,同時,還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學雷鋒,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并記錄自己幫助人的實踐和時間,對這些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學生做好事,關注生活中的問題,就生活中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提高自身的道德感。
結束語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制定階段性的教學計劃。給學生列舉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讓他們分別從道德和法律的監(jiān)督辯證分析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體現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完善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理念,更正學生的道德觀,讓他們有客觀的分析能力,對待事物有自己的看法,提升自身的道德感,同時,還要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