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語文課上我們不僅要教會孩子懂得生活的能力和社會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孩子們立足生活,提高自己人文素養(yǎng)的能力。
關鍵詞: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綻放
現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最難解決的問題是:孩子們不尊敬長輩,語言粗魯,家長們細心教誨,都毫無收獲,能不讓我們心痛嗎?存在這些問題,實際上是孩子們沒有繼承祖輩留下的優(yōu)良品德,缺少人文素養(yǎng)。我們教師應該在教育中把學生人文素養(yǎng)放在課堂教育的首位,培養(yǎng)孩子們的人文素養(yǎng)是我們每一節(jié)的學習目標,讓孩子們贏在起跑線上。
經常聽老師們說自己班級有些小朋友特別調皮,有些孩子還經常對父母說:“我恨你們?!彼麄冎豢吹礁改傅娜秉c,輕視親情。當父母不辭勞苦百忙中抽出時間來陪伴他學習,孩子反而覺得這是一種壓力。做作業(yè)拖拉,沒有責任心,也沒有擔當。反思孩子們的行為,不是孩子們不懂事,而我們在教育上存在弊端。
在語文課上我們不僅教會孩子學習文化知識,還要有“隨風潛入夜,潤物萬無聲”的教育方式。培養(yǎng)孩子們虛心好學,刻苦努力的良好習慣??鬃邮侵慕逃?,他總結的生活經驗,認為自己不是完美無缺的,也很虛心向比自己本領強的人學習,這樣不斷督促自己進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边@句話出現在書本中和日常口語中,讀起來容易,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難上加難。孩子們就算做到一時,也難以堅持。怎樣做才能讓學生提高自己人文素養(yǎng),綻放心靈的花朵呢?
一、 發(fā)現美
著名的雕塑大師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钡拇_,在孩子們身邊到處都是美。孩子們不知怎樣去發(fā)現美。自己班經常有同學把地上的垃圾撿起,經常繞過草坪而行,幫助同學擺好桌子等等這些都是美。有些同學對這些若無其事,讓“美”悄悄地溜走,不會發(fā)現就不會改變自己。正如春天來了,到處生機勃勃,春意盎然,要有五顏六色的鮮花,也要有平淡無奇的小草。這萬紫千紅的春天需要盡情去欣賞,才會發(fā)現它的美無處不在。只要孩子們用心發(fā)現,就會在簡簡單單的課堂學習中,發(fā)現別人的閃亮之處。在開學的第一天,我上了一節(jié)《維護尊嚴》,我發(fā)現孩子們的眼神總停留在課件上,做到專心聽課。70%的同學能理解到尊嚴就是擁有尊貴的人格,是一種精神上的富翁,但要同學們回答:你做了什么事維護自己的尊嚴或維護別人的尊嚴?“尊嚴是不隨便吃別人的東西。”“尊嚴是借別人的東西還?!薄熬S護尊嚴是不說粗言。”孩子們理解還很膚淺,會學,不會尋找身邊的事例。結合這一節(jié)課我想到本班的一件事,二年級時有一位同學偷過同學的錢,可到現在為止還被同學指責是小偷,孩子的內心受到多大的傷害。發(fā)現同學的優(yōu)點才會尊敬別人,才會維護別人的尊嚴。在這節(jié)課最后的十分鐘,我向學生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記錄這一節(jié)三個同學的優(yōu)點。同學們記錄得特別認真,同時也在期待同學們?yōu)樗c贊。展示了三個同學的評價語言,他們評價是三個比較頑皮的孩子“上課不講悄悄話,能認真聽課”“我們之間在討論問題時,有共同語言了,他容易交朋友,做朋友會對你很好”“上課時,能細心做筆記,坐姿端正,很留心聽課”,這三個同學聽到同學的贊美,表情含蓄,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
這個作業(yè)持續(xù)布置了五節(jié)課,發(fā)現孩子們更團結了,不愛打架,搞惡作劇的現象少了??突f:“使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贊美和鼓勵?!北煌瑢W的贊美點燃心中的希望之火。爭著把自己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希望得到同伴的認可,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被關注更是這一群小“男子漢”樹立信心,帶“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覺,一步步改正自己的缺點。讓同學們發(fā)現同學的美,從而更實現對優(yōu)生的長處的肯定,實現對頑皮孩子的轉變。
二、 守望美
做最美的孩子,有好的人文素養(yǎng),行為美,有好的學習習慣,能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同學有困難給予幫助等等。文明禮儀代表一個孩子美的形象,是孩子們做人的起點。一個小學生哪怕雄心勃勃地去做一件事,都很難堅持。孩子們都想成為老師和父母的驕傲,有一個孩子對我說:“老師我想成為最優(yōu)秀的孩子,但在不知不覺中我就做錯了事?!焙⒆拥淖灾颇芰Σ?,守著心中的美,就從小事做起。
我給孩子們提了幾個問題:今天你惹同學不高興了嗎?我改正了哪些缺點?今天我做得最滿意的事是什么?好的習慣需要養(yǎng)成,要能夠堅持。老師和同學發(fā)現缺點要及時糾正。我們校長經常對學生說:“孩子的美以德為先?!钡率呛⒆觽冏鋈说幕A。育人要育德,有了良好的品德,才能內化良好的行為,提高學生內心的素養(yǎng)。著名的生理學家巴莆羅天曾經說過:各種各樣的習慣都是一種連鎖條件反射系統(tǒng)。可見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還要長期堅持,不能間斷,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逐步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
(一) 以同伴為榜樣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边@句孔子的名言告誡我們總要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欣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家庭。團結、勤奮、努力、人文素養(yǎng)較高的同學,他們的優(yōu)點是同學的榜樣。善于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改正自己的不足,懂得汲取同學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這樣的孩子會越來越美。以同學為榜樣促使同學互助互學,共同提高。
我在上課前給學生布置作業(yè):確定三個同學為自己學習的榜樣,列舉優(yōu)點,確定自己學習的亮點。在課后的匯報中,很多同學挑選的小老師與我自己相吻合?!靶±蠋煛眰儍刃目傃诓蛔〉南矏?。基本上向“老師”學習的目標是:“上課認真聽課。”“認真做筆記。”“在課堂不說悄悄話,坐姿美”等等。在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時,也能挖掘某方面的潛能。同學們學習同學的誠心和虛心。一位學生學習成績一般,沒有什么特別的本領,但他有閃亮的品德,有一顆善良的心,寬容別人的過失。他成了同學學習的偶像。孩子們喜歡把人格高尚的人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每一節(jié)課下課前,我要及時總結。堅持一個月后,發(fā)現孩子們的素養(yǎng)越來越高。
(二) 以名人為典范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像無形的力量推進孩子們不斷攀登。著名的學者菲爾丁說過:“典范比教育更快,更強烈地銘刻在孩子心里?!币悦藶榘駱訉ふ椅磥淼淖约?,并能從他們的身上汲取精神上的糧食和動力。孩子把一位名人作為自己做人的標準,就會情不自禁地模仿名人的言行以提高自己,有助于綻放孩子心靈美。老師要有目的地引導孩子以名人做榜樣,學習名人堅強的毅力,刻苦勤奮的精神和淵博的知識,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有可能成為“名人”。我們班有個孩子是留守兒童,膽量非常小,不善于表達自己,性格內向,缺乏信心,但這個孩子很喜歡一個人偷偷寫作。孩子聰明,性格閉塞,不懂得如何和同學交流,也會是她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在學《讀后感》這一課時,我以名人為例和同學交流了殘疾人身殘志堅的事例,當討論《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有位孩子講了“海倫的故事,這位雙目失明,耳朵又聽不見的偉大作家,在小時候在老師的幫助下用觸摸的方法學習。她憑著自己堅強的毅力走向成功?!薄耙粋€人有堅強的毅力,就像海倫一樣沒有什么不能成功的。”孩子們各抒己見,這時我發(fā)現這位孩子小手在課桌下悄悄地舉了一下,很快放下。孩子的心靈受到觸動。“哦!這些名人能做到的事情,我們這些健康聰明的孩子更能做得到,大膽展示自己讓同學們聽聽這美麗的聲音。”我走到她身邊悄悄地說“孩子!加油!你和同學分享心中的故事。”鼓勵她訴說心里話,從那以后課堂能看見她自信的笑容,聽到她響亮的聲音。當然以名人做榜樣并不適應我們每一個孩子,針對孩子的個性特點,要他們自己選擇,取其精華,完善孩子心中的美。
三、 綻放美
每一節(jié)課學習過程利于人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學生只有在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才會綻放課堂的美,才會在行為上表現出一種自覺性。現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再處于無聲狀態(tài),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自主學習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自己搜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自助領悟知識。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盡情地暢談自己的建議,充分地和學生進行交流和辯論。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參與學習,有利于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人文素養(yǎng)強調兩個方面:一個是“人”,指的是關心人,關心人現實的生存狀態(tài),關心人未來的發(fā)展空間;一個是“文”,指的是文明和文化,關注人類文明的延續(xù)和發(fā)展。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是學生知識、能力、道德的綜合體,語文課特別要重視孩子的道德修養(yǎng),綻放道德美。
作為語文教師每天我都會思考:這一節(jié)我要求孩子達到的道德目標是什么?在課堂利用一些活動有意去引導,比如《愛護環(huán)境》這一單元中,我把學生分成三組:第一組環(huán)保天使小組。第二組綠色食品調查小組。第三組特產推薦組。在同學們討論中發(fā)現,有些農村的土地受到污染,臭氣熏天,極不衛(wèi)生。有些農作物產品收成越來越低……孩子們敢于說真話,敢于去做,在課堂中更大膽展示。基本上是在討論中明白應該如何愛護環(huán)境等問題,從思想上開展教育。與學生一起討論問題,主動參與他們的活動,鼓勵他們根據實際探究的情況。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作用之大由此可見。作為老師我明白,教育的任務不是單純地傳播現成的知識,而是注重人的潛質的開掘,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播撒陽光,啟迪心靈,讓學生在教學中沐浴春風,茁壯成長,讓孩子的心靈像花一樣美麗。
參考文獻:
[1]徐捷.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小學生人文素養(yǎng)形成的影響及思考[D].
作者簡介:黃金姬,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qū)溫泉鎮(zhèn)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