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峰
摘 要:所謂思維導圖,概括來說就是一種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思維工具。它符合人類大腦的思維規(guī)律,能夠幫助人類更加有效地思考,進而提高人類學習和思考的效率。目前,思維導圖已廣泛應用到教育教學之中,而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面對小學生閱讀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問題,便嘗試過借助思維導圖所具有的優(yōu)勢作用,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效率。立足于這一思考,提出了幾點想法和感悟。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生;閱讀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確,閱讀能夠開闊人的視野,能夠陶冶人的情操,能夠提高一個人的綜合素養(yǎng),如果說人生有什么捷徑可走,那便非閱讀莫屬。而小學作為一個人接受教育的開端,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對其學習大有裨益,對其今后的生活也同樣有所幫助。但是,目前很多小學生閱讀的效率低下,導致其閱讀的習慣難以形成,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閱讀方法上的欠缺,所以如何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以提高他們閱讀的效率,就值得每一位教師為之思考和探索。
一、借助思維導圖,增加對文本的整體認知
思維導圖又被稱為樹狀圖和概念地圖,其文本在思維導圖中是一步步發(fā)散或逐步遞進的,所以借助思維導圖,可以將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一目了然地呈現(xiàn)出來。這種整體性、直觀性的呈現(xiàn)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加清晰地看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完整的知識框架,進而全面把控知識體系。例如,在教學《開國大典》這一篇課文時,教師通常會布置一些預習的任務,讓學生閱讀課文,提前對課文有一個了解。如果學生僅僅是將課文從前到后地通讀一遍,確實可以了解課文的大意,但其效果也僅僅限于此,對于學生理解課文并沒有多少幫助。但如果學生在預習課文的時候,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將課文分成會前、典禮、閱兵式、群眾游行四個部分,然后再在四個部分上做出一些標記,便可以對課文有一個整體上的認知。這樣,教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學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效果自然會更加理想。
二、借助思維導圖,促進對書本的充分理解
閱讀,除了要讀懂文章的意思,更要理解文章中所蘊含的情感,這樣才能夠對文章有一個充分且深入的理解。確實,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通常篇幅較短,并且在課文講解的時候,教師也會指導學生去充分理解文章,但在課下閱讀的時候,尤其是閱讀整本書的時候,如果學生對書本不能有一個深入的理解,便很容易半途而廢,這不僅達不到閱讀的效果,更不利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而借助思維導圖,學生便可以將書本中的一些信息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比如人物之間的關系、發(fā)生的主要事件等,這就可以避免學生因為信息的混亂半途而廢。當然,對于小學生來說,在開始針對某本書做思維導圖的時候,或許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時教師應該和學生共讀一本書,然后為學生提供一個思維導圖的框架,讓學生一點點填充。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指導之后,學生必然能夠逐漸掌握運用思維導圖閱讀整本書的方法,閱讀的效益也自然會隨之提高。
三、借助思維導圖,促進小學生拓展性思考
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遍喿x其實就是學習的過程,閱讀也自然與思考離不開,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閱讀也是如此,如果只一味地閱讀而不去思考,那閱讀的意義和價值將大打折扣。所以,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小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并且要將思考不斷地延伸。如此,兒童的智力才會得到提升,思維才會得到發(fā)散,進而提升他們的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另外,現(xiàn)今階段兒童具有較強的思維探索興趣和能力構建的可塑性,教師一定要懂得合理、科學地利用這一階段,幫助兒童實現(xiàn)科學閱讀,高效積累。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大腦偏向于形象思維,單純地依靠文字很難進行拓展性的思考。而思維導圖的運用,使枯燥的文字實現(xiàn)了一種轉換,所以學生不僅可以思考思維導圖內的知識,更可以在此基礎上做出延伸和拓展。例如,學生在學習某篇課文或者在閱讀某本書時,在原有思維導圖的基礎上,可以以作者為出發(fā)點,去延伸性地了解作者其他的作品以及作者的生平。這樣,不僅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理解原本的文章或書籍,更可以讓學生在一個更大范圍的思維導圖上實現(xiàn)知識以及思考上的拓展。
四、借助思維導圖,提高學生間交流的效率
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贝_實,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相同的一本書,每個人所看到或理解的東西必然存在差異,而這些差異可以幫助我們更加充分地了解一本書。所以,在為小學生布置了課外閱讀的任務之后,筆者必然會安排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討論,以便彼此之間交換讀書的感悟和心得。但是,很多小學生因為語言表達能力的限制,容易導致小學生閱讀心得交流的效果并不理想。而思維導圖的運用,就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小學生語言表達上的不足,學生之間可以借助彼此繪制的思維導圖加深理解。這樣,學生間讀書心得交流的效率會得到提高,整體閱讀的效率也自然會隨之提高。
總之,運用思維導圖,從對文本的整體認知,到文章的深入理解,再到閱讀的拓展性思考,最后到小學生間閱讀心得的交流,都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運用思維導圖這一工具,不斷提高小學生閱讀的效率,進而促進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
參考文獻:
[1]王麗.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揚州大學,2017.
[2]文建軍.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中的有效應用[J].甘肅教育,2019(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