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梅 劉君莉
摘 要 課程改革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化學課程標準》中重點強調了培養(yǎng)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并提出了具體探究的相關建議,旨在改正學生舊有學習方法中所存在的錯誤,彌補學習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促使學生將被動接收知識轉變?yōu)橹鲃荧@取知識,提高對知識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讓學生以極高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同時,科學探究作為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課程標準中,設立了獨立主題,確定了明確的科學探究目標與能力培養(yǎng)方法。
關鍵詞 生長點 疑難處 策略運用 科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2.054
Opinion on "Scientific Inquir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SHAO Yumei[1], LIU Junli[2]
([1] Wuwei No.13 Middle School, Wuwei, Gansu 733000;
[2]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48)
Abstract One of th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curriculum reform is the change of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In the chemistry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 of scientific inquiry, and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of specific inquiry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correct the mistakes in the old learning methods of students, make up for the defects in the learning methods, and promote students to change the passive reception of knowledge into the active one acquire knowledge, improve the curiosity and thirst for knowledge, and let students devote themselves to study and life with great enthusiasm. At the same tim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emistry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tific inquiry has set up an independent theme in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determined a clear scientific inquiry goal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method.
Keywords growing point; difficult place; strategy application; scientific inquiry
化學這一學科本身就是對自然進行科學探索且充滿探究意識的學科。化學的發(fā)展歷史無疑就是人們對大自然規(guī)律進行探尋的記錄??茖W探究在化學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科學探究能夠使人們以科學的眼光看待問題的本質,以科學的技術對相關概念及規(guī)律進行正確驗證,沒有了科學探究,所謂的學習也只是對已有的知識進行重復驗證與實驗。所以說,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與意識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學習方式的重要措施之一。科學探究是《化學課標》提倡的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具有重要意義的學習方法之一,科學探究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在化學教學活動中,不僅要給學生充分的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的時間和空間,而且還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表達自我意見的時間與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對自己所得出的見解進行解釋,從而提高課堂的互動氛圍,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如何在課堂中引領學生進行正確的科學探究,應注重在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 在知識的根源上進行科學探究,有助于知識的內化
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工作是為學生今后的化學學習打下基礎的重要階段,由于學生是初次接觸化學這一學科,所以在某些方面不能夠正確理解,這時,化學教師可引導學生復習已學過的知識,幫助學生檢索舊知識,達到“以舊引新”,發(fā)揮舊知識的遷移作用。這樣,新知識的生長點往往就成為學生科學探究的焦點。如“離子”的教學中可先復習原子的構成,從而“提出問題”——“原子核外的電子是怎樣運動的呢” 給學生提出嘗試探究的具體任務。讓學生進入問題的情境之中;讓學生根據以往所學的化學知識進行預測,然后讓學生之間進行探討,進行意見交換,從而結合多種不同猜想方案:(1)原子核外的電子是雜亂無章地運動,沒有任何規(guī)律。(2)就像人造衛(wèi)星圍繞地球旋轉一樣有固定的軌道。(3)電子在原子核外一定區(qū)域內繞原子核高速旋轉運動,分層排布——舊知識遷移。同樣,為了突破本節(jié)內容的教學難點,可采用“互動——探究”教學法進行教學,層層鋪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學習“元素化學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這一知識點時,可先讓學生回顧空氣一節(jié)中學習的稀有氣體的性質,再引導學生觀察1~18號原子中稀有氣體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中最外層電子數目,之后,師生共同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并對新知識進行概括與總結。
初中化學教學中,物質性質的多樣化的學習又是一個生——生和師——生互動的探討過程,也是學生不斷體驗與感悟的過程。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硅化學性質時,可以將對懸濁液溶液的學習放在二氧化硅化學性質研究之前,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容易的理解二氧化硅所具有的化學性質,還能讓學生茅塞頓開,給學生帶來溢于言表的心理愉悅。類似的探究,由于教師抓住了構建新知識的生長點,夯實了科學探究的基礎,并利用了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科學探究的氛圍中明確了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把分散的知識點鏈接成線,形成網絡,使之更系統(tǒng)化,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熱情。
2 在知識的疑難之處進行科學探究,有助于知識的簡化
化學是建立在對現象的觀察和對實驗的分析總結基礎上的一門學科。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說:“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中得來?!倍诔踔谢瘜W學習階段,學生主要是通過觀察與實驗進行科學探究,初步形成化學概念和認識化學規(guī)律的。所以教師要盡可能組織學生以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對現象的觀察和對實驗的分析總結來自主解決疑難問題,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分組實驗探究。有的小組的學生設計出白磷燃燒的探究方案。還有的小組的學生的設計出探究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探究過程中要求讓學生注意觀察:(1)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tài)、變化及現象;(2)反應前、后的物質總質量的變化。之后,再讓學生對比思考:反應前、后物質(或物體)的總質量的變化情況;這樣,讓學生在實驗、探究、觀察、分析和思考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并得到“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的結論,最后教師在評價得出的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的結論后,再次提出問題:驗證該定律僅觀察實驗現象有不同結論嗎?再組織學生探究稀鹽酸和碳酸鈉的反應與鎂條燃燒的反應,此時圍繞學生理解的疑難之處,我繼續(xù)提出問題:為什么上述兩個實驗會出現這樣的實驗結果?學生經歷具體的實驗探究和“再探究”的過程,此時我利用多媒體動畫展示水通電分解、氫氣燃燒生成水和氧化汞受熱分解等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圖突破難點,再讓學生觀察、分析和歸納認識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實質,這樣通過讓學生進行實際觀察與分析來做出對實驗現象正確的解釋,從而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實質。由于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和微觀實質的得出來自學生自己設計并成功的嘗試實驗,以及學生實際觀察,分析與討論所得出的,所以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更深,對質量守恒定律的掌握也更為扎實。這樣的科學探究使學生印象深刻,體驗了化學原理的再發(fā)現過程,也學會了科學實驗需要嚴謹,同時明白了科學家發(fā)現真理的途徑和方法,主動建構了對知識進行認知與驗證的相關步驟,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了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學習方法。
3 重視解決實際問題上進行科學探究有助于學會學習
化學與人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許多化學知識與化學現象都能夠在實際生活中被人們所觀察到,所以在初中的化學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利用所學化學知識來對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進行解釋,從而提高學生對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在生活、生產和社會實際中,了解化學變化的規(guī)律;活用化學知識。在解決生活、生產和社會實際問題上進行科學探究,鼓勵學生加強對化學的學習,并通過課堂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從而更好的加深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例如,金屬的銹蝕與保護是初中中考的??純热?,教學中可引導學生觀察生產、生活中的易被銹蝕的金屬制品的實例,并分析生產、生活中的易被銹蝕的金屬制品選擇的防銹方法,從而學會金屬銹蝕的條件,金屬防銹的方法;金屬資源的保護措施等知識。還可以在課后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家庭金屬制品廢棄物的分類,廢棄物回收價值與意義調查與思考,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對所調查問題進行探討,提高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與聽取他人意見的能力,同時還有助于鍛煉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更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評價能力。
總之,科學探究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學習方法之一。但是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從知識的根源進行科學探討,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充分消化;注意引導學生在知識的疑難之處進行科學探討,從而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對化學知識進行掌握與理解;重視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進行科學探討,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熱情。在初中化學。教學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有利于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改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不斷的科學探究中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式與學習習慣,為今后的學習與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