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加明
摘 要:在開展高中足球教學時,教師采用因材施教策略,有助于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性,而且能夠較好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更有針對性與有效性的教學方案,以不斷拓展學生的發(fā)展空間?;诖耍w育教師需要充分運用因材施教的具體策略,不斷提升高中體育足球教學的整體效果。
關鍵詞:因材施教;高中體育;足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6-19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34-0096-02
一、引言
伴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我國在開展高中體育教學時,逐漸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局限性,而且開始在教學目標和形式以及內(nèi)容等層面,不斷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采用因材施教的具體實施策略,有效結合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制訂更具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進而豐富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方案,也為學生發(fā)展提供非常廣闊的空間。所以,本文在此以高中足球教學為例,對如何更好地按照因材施教原則,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進行探討。
二、根據(jù)性別差異分開實施足球教學
由于教學資源等因素的限制,很多高中學校的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時,都會對男生與女生采用混合上課的教學模式。但是,男生與女生在體能與能力等方面實際上存在比較顯著的差別,尤其在足球這種激烈程度相對更高的運動項目中,女生的劣勢更加明顯。而且男生與女生在體能與運動能力等方面的差別,會使得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時,面臨非常尷尬的境地。為改善這一教學情況,教師需要根據(jù)因材施教原則,制訂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比如,教師在開展足球教學時,可以將班級中的男生與女生分開,并分別對其進行授課。同時,教師還需結合男女生對足球運動的認知能力與體能情況等,采用更加合適的教學方式,設計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內(nèi)容。一般而言,男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更加強烈。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一些踢球的技能及時講述給學生聽,如停球和頂球以及運球等,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參與足球運動的一些基礎性的技能。而在對女生進行足球技能教授時,教師先要對女生參與該運動的興趣與動力進行激發(fā),可以充分發(fā)揮場地與教材以及器材等作用,并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的氛圍,促使女生參與該運動的積極性不斷提升。而就課程設置和教材形式而言,教師需要大膽進行創(chuàng)新,可以應用兩人三足等教學形式,組織足球運動的接力比賽,并且在接力過程中,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所講解的帶球方式參與該運動,這會不斷提升該項運動的趣味性,也會使得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通過這種方式,高中女生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會有所增加,而高中男生也會掌握一定的足球技能。
三、發(fā)掘學生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開展足球教學
在高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不管何種學科,學生在學習時難免都會存在一定差別,在高中體育的足球學習中,亦是如此。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想高效運用因材施教策略,必須要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進行努力發(fā)掘,進而對學生的運動能力與身體素質以及足球技能的掌握情況等形成充分的了解。
在此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同時要注重分組的科學性,可以按照學生的能力與體力等,將水平較為接近的學生分為同一小組,進而更好地開展足球教學。
如教師在具體教學時,對學生進行分組之后,可以結合各組學生的綜合實力,對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式進行設計,進而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不斷提升教學活動的整體質量。如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對能力比較強的小組,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單獨的訓練,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技能的前提下,更好地對學生的足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在具體教學時,教師可以將這一過程,分為四個主要的環(huán)節(jié)。其一,對足球動作與技巧進行模仿的環(huán)節(jié)。在此環(huán)節(jié)中,主要是教會學生擺腿擊球、用腳完成控球等動作,要求學生動作具有連貫性和協(xié)調(diào)性,不能在擺腿擊球時用力過猛。其二,對具體動作進行體會,要教會學生踢球技術動作的技巧等,也可以要求學生做出完整的動作,并且可以采用先分解后整體的模式,完成一系列動作。其三,基本技術動作環(huán)節(jié)。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先進行個人練習或者以兩人為一小組開展射門練習,具備一定條件時,可以一人一球進行練習。其四,練習傳球和射門環(huán)節(jié)。教師在組織學生練習傳球和射門時,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按照2人或者3人一組的方式,同時結合其他方面的技術動作,實現(xiàn)綜合性的練習,進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結合學生個體差異,開展足球教學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為因材施教奠定基礎,確保整體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四、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靈活開展足球教學
在對教學內(nèi)容與方式進行安排時,教師不能采用固定不變的教學模式,而要結合學生差別,對教學內(nèi)容與方式進行科學靈活的調(diào)整,并且在具體進行調(diào)整時,一定要有據(jù)可依。在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明確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充分結合學生開展足球學習的基本情況,并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測試學生對足球技能的掌握情況,進而對學生的足球運動水平形成基本的了解。在此之后,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內(nèi)容才更加具有針對性。
如在具體開展足球教學時,如果學生具有非常好的參與足球運動的基礎,則教師在基礎教學環(huán)節(jié),不能停留太多的時間,此時應當將教學目標定位于技術教學,并在技術訓練時,不斷增加足球射門和頂球以及運球過人等方面的練習。同時,為提升學生參與足球學習的熱情,教師可以引入足球體育游戲的教學方式,設計一些足球游戲,這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學習足球運動興趣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好地實現(xiàn)足球教學開展效果,學生也能夠掌握更加豐富的參與足球運動的技能。在此情況下,開展高中體育足球教學,也能真正達成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學生的足球水平也真正實現(xiàn)了質的提升。
五、充分結合一般要求和區(qū)別對待
高中生在體質與年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不同。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對高中生的具體情況調(diào)查清楚,不僅要照顧到一般的高中生,而且要照顧一些較為特殊的高中生。同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因材施教。所以,教師在課程教學時,針對教學任務和內(nèi)容,可用采用一般要求和區(qū)別對待的方法。
所謂一般要求,就是要求教師結合高中足球教學大綱,明確高中生學習足球技能的要求。按照該要求,教師需要將教學精力置于如何實現(xiàn)一般目標。而對一些學生困難的高中生,教師應區(qū)別對待,幫助學生實現(xiàn)足球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在練習足球運動的時間與技能以及數(shù)量強度等方面,要求教師必須充分結合因材施教原則,確定教學任務,合理安排教學的內(nèi)容與組織教法等,進而結合具體的教學條件與氣候特征等,著力提升教學活動的開展效果。如在開展男女班混合教學時,教師不應采用統(tǒng)一的開展足球教學的手段與方法,因為男女生在練習足球運動的效果方面,存在比較大的差別,導致教學質量存在較大的差別。教師通過實現(xiàn)一般要求和區(qū)別對待,確保制定的教學手段更加具有針對性,以此明確練習次數(shù),并對學生的運動強度進行合理的安排,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改變學生參與體育足球運動的態(tài)度,不斷提升該課程的吸引力,從根本上改善教學質量。
六、結合學生心理差異因材施教
高中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經(jīng)歷大都非常豐富,有些甚至形成了參與足球運動的習慣,而這些經(jīng)歷的差異,導致學生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由于高中生在心理發(fā)育方面并不相同,所以在學習足球運動時,其心理差異也并不相同。所以,教師在實際開展足球教學時,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心理差異,采用因材施教策略,針對性地開展足球教學活動。
如一些學生在以往參與體育運動的學習過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學習成績,并且對高中所教授的包括足球在內(nèi)的體育知識,充滿了學習的信心,然而在遇到困難之后,即便付出非常多的努力,也無法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很容易陷入非常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長此以往對足球運動的興趣也會逐漸喪失,且學習動力會逐漸弱化。對于此類學生,教師在日常教學時,應當針對足球運動的動作規(guī)格,對他們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而且教師要運用自身優(yōu)美的示范動作,獲得學生的信服,促使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存在的缺陷,進而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而針對另外一類學生,由于其以往在學習體育課程時,水平主要處于中等層次,對于很多教學內(nèi)容,都需要經(jīng)過一段努力之后才能吸收。而這類學生比較了解自身的體育水平,可以相對更好地完成足球學習。對于此類學生,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對其堅持不懈的精神進行培養(yǎng),防止其他不利因素對其學習造成干擾。
而對以往在學習足球知識時,心理素質比較差的學生而言,其自信心非常差,總覺得自己的學習效果不佳。對此類學生,教師不僅要教其體育知識,還要強化其思想層面的教育,促使其能夠真正認識到學習體育知識所具有的好處,進而形成正確的觀念。
七、結語
在開展高中體育足球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按照因材施教原則組織實施教學活動,可以針對不同層次與類別的學生,制訂更具針對性的訓練計劃,不斷提升教學方案的針對性。各個類別與層次的學生,其體質健康狀況也存在一定的差別,而且在運動基礎和學習能力等方面,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意愿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師應當針對不同類別的學生,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制訂出具有差異性的訓練計劃,確保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實現(xiàn)自身足球技能與體育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趙 軍.因材施教,各有所獲——高中體育分層次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4(64):102.
[2]陳偉棟.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分層次教學在高中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風尚,2019(4):109-110.
[3]史仲武.高中足球教學中因材施教原則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77.
[4]黃曉毅.興趣教學,因材施教——淺談高中體育女生惰性問題以及解決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8):114.
[5]羅德平.注重個性發(fā)展及因材施教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結合[J].北方音樂,2016,36(17):132.
[6]郝 娟.注重差異,因材施教——高中體育分層教學之我見[J].文理導航(上旬刊),2016(5):95.